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啮齿类动物中,水豚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一种。

与臭名昭著的老鼠不同,人们对水豚的喜爱已经溢出了屏幕。

在日本,泡温泉的水豚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

水豚是世界上最大的啮齿动物,也是最大的“老鼠”,却是动物界的社会能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脾气好,纯素食,喜欢群居,有温顺性格。产生的粪便富含蛋白质,是许多动物的零食。这些优点让水豚成为了动物界的好朋友。

它的朋友有温顺的鸟、龟、狗、猴子,还有战斗力爆炸的鳄鱼、猫。

在科学界,科学家们也表现出了对水豚的喜爱,因为在水豚身上,科学家发现了抗癌的奥秘。

哥伦比亚、瑞典和美国对水豚的DNA进行测序,发现水豚的基因中隐藏着抗癌之谜。这个谜团一旦揭开,可能会激发新的癌症治疗方案。

我们为什么会得癌症?

原癌基因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是生物体正常基因组中的致癌基因。一般处于非表达或压抑状态。

但在特殊情况下,如病毒感染、接触化学物质或高剂量辐射等,原癌基因可能会被激活,变成癌基因,从而导致癌细胞发生癌变。

从某种角度来说,细胞的基数越大,细胞分裂错误的概率就越大,越容易得癌症。

这一理论在同种动物的实验中也得到了证实。

于1998年发表了一项针对17738名英国公务员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控制了吸烟等多重危险因素后,身高与癌症的关系仍然呈正相关;

2011年,在对74556只北美家养犬的死因进行分析后,也得出结论,体型较小的家养犬患癌症的几率最低。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是否意味着像大象和鲸鱼这样的大家伙比我们人类更容易患癌症?

显然不是这样的。

根据Peto悖论,物种间癌症的发病率与生物体中的细胞数量没有直接关系。我们前面提到的真实案例更多的是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的差异。

以大象和鲸鱼为例。他们得癌症的概率远低于人类。他们已经进化出一套自己的有效机制来预防细胞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是啮齿动物,为什么水豚比普通老鼠更不容易得癌症呢?

根据基因透露的信息,一开始水豚的体型并没有那么大。

水豚的祖先大约8000万年前出现在非洲,4000万年前来到南美洲,那时它们的体型都正常。

来到南美洲后,水豚再也不需要躲藏起来了,因为没有天敌了。生存压力解除后,水豚开始肆无忌惮地长大。

除此之外,再加上它出色的细胞分裂能力,自然而然地长成了现在几十公斤的体型。

身体变大后,除了需要更多的食物,还需要处理更多的细胞错误。

但在野外捕获的小鼠中,科学家发现其癌症发病率高达46%,而在水豚身上,这一概率仅为14-30%。

科学家认为,水豚已经进化出一套新的抗癌策略。根据他们的基因,他们的基因在检测和对抗分裂速度异常的细胞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其次,在水豚体内发现了高浓度的透明质酸。这种物质在很多生物体中都有,但在水豚中含量比较高,而且分子比较大,长度是人体的5倍。

透明质酸在裸鼹鼠体内也大量分布,裸鼹鼠是另一种啮齿动物,也是非常有名的抗癌斗士。

最后,

要想身体健康,心态一定要好。

水豚的处世哲学值得学习。

善待他人,善良友善,甘于受苦,乐于分享美好的事物,哪怕是自己的便便,做朋友的坐骑或枕头,做鳄鱼的好朋友.健康秘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