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美国、欧洲是全球电动汽车三大重要生产国及地区。中国在全球电池产能中占据了65%左右的市场份额,在关键原材料领域的话语权比整车领域更大。因此在美欧因为电池级碳酸锂等问题“头疼”时,中国的锂材料供应链反而进入了洗牌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权威数据显示,3月16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基准价为34.7万元/吨,在半个月内下降了14.95%,创下近一年新低。事实上,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从去年11月起就持续下跌,这必将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

锂材料下跌,竟与宁德时代有关?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强势,主要体现在整车和动力电池两大领域。整车领域,中国涌现出了比亚迪这样年销186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国际领先品牌;在动力电池领域,则有宁德时代这样的全球领军企业。

比亚迪或宁德时代的大动作,都有可能影响行业格局。近期锂材料价格下跌,就与宁德时代的“锂矿返利计划”有一定关联。

2月下旬,宁德时代推出“锂矿返利计划”,即某重点车企从宁德时代购买动力电池,宁德时代会将其中的50%左右,以20万元/吨的价格进行结算,但前提是该企业在未来三年从宁德时代采购的电池比例不得低于80%,第4-5年的电池采购量也不能低于前一年。

宁德时代占全球动力电池装车总量的40%还多,上述举动影响了国内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自给自足的比亚迪之外,国内很多新能源车企的动力电池供应商都是宁德时代。宁德时代用“锂矿返利计划”,锁定了未来3年大量的动力电池订单。随后又以此为基础,要求上游原材料厂商调低出货价,从而降低动力电池成本。

当然,宁德时代只是充分利用了自身的规模、渠道和技术优势,并不足以撼动整个市场。锂材料价格的下跌,还因为国内锂材料市场本身就处于过剩状态,才让降价成为可能。

锂材料,其实并不短缺

实际上,中国并不太短缺锂材料,甚至还逐渐出现了供应过剩的情况。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自然很难维持在高位。

早在202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就表示,全球锂资源的可开采储量达到2200万吨,足够装备超过22亿辆纯电动汽车。近两年,受中美贸易战、俄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有危机意识的汽车厂商囤积了大量的动力电池。

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大型厂商甚至远赴非洲收购了大量锂矿,但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速放缓,锂资源供过于求的局面已经不可避免。

更重要的是,锂是可回收材料。今年两会期间,吉利汽车创始人李书福就曾表示,中国在锂离子电池回收再利用的水平很高,锂和镍电池的回收率超过了95%。

同时,中国锂材料的来源也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锂矿资源之外,比亚迪等厂商大力推进的“盐湖提锂”项目的技术也逐渐成熟,在理想状态下,拥有大量盐湖的青海省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锂资源产能的不断释放以及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的放缓,锂材料价格将会回归到正常水平。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万元/吨是相对合理的价格。那么这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厂商、消费者双赢?

近几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提升,但消费者还是感觉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太贵了。以比亚迪为例,它的品牌单车销售均价超过了17万元。

对汽车厂商来说,锂材料价格下跌也是利好消息。目前动力电池的采购成本占电动车企车辆成本的40%左右,高价锂材料抬升电池价格会摊薄其利润。锂材料价格下跌之后,汽车厂商产品的性价比会变高,形成与消费者双赢的局面。

随着行业的逐渐成熟,锂材料、锂离子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价格都有望回归到合理水平,从而实现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