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重庆市的刘国明和李春华是一对夫妻,他俩都是老知青,曾在云南的西双版纳砍坝烧荒栽种了八年橡胶树,到了1979年夏天才回到重庆生活。说起自己的那段知青生活,刘国明师傅很感慨,他说年轻时吃点苦不算什么,可他年轻时却做了一件连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的糊涂事,这件事成了他夫妻俩一辈子难以抚平的伤痛。

过去的时光,时常会像放电影一样浮现在刘国明师傅的脑海里,特别是当年去云南支边的情景,他至今还记忆犹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永远难忘1971的那个春天,刘国明和他最要好的女同学李春华在菜园坝火车站乘坐火车离开了重庆,开启了他们支援边疆建设的知青生涯。当年刘国明和李春华都是十八岁,他俩高中都没毕业,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来到了美丽的西双版纳。

来到西双版纳后,刘国明和李春华他们被分在了景洪县橄榄坝农场,他们的任务就是砍坝烧荒栽种橡胶树,支援国家建设。

砍坝烧荒挖树穴有多苦多累,没有亲身经历是无法想象的,几天下来,刘国明和李春华手上水泡就磨破了,两手都不敢握砍刀把,碰到砍刀把就火辣辣地疼。

刚到农场的那段时间,晚上躺在简易的草棚里睡都睡不着,透过草棚顶上稀疏的茅草看着天上的星星,李春华就会泪流满面,超负荷的劳动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也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因为既然选择了,就没有退路。好在有刘国明的关爱和鼓励,李春华也就慢慢适应了艰苦的生活环境,体质也在不断强壮。

一晃就到了1975年的春天,刘国明因为写字好看,再加上他平时劳动积极,又是高中生,他被调到分场场部负责宣传工作,不再到一线参加生产劳动了。也是那年春天,李春华被安排到分场苗圃,负责育苗管理工作。苗圃的劳动量虽然也不小,但和刨挖树穴相比,确实轻松了很多。

空闲时间,刘国明常到苗圃看望李春华,偶尔也替李春华干点零杂活,让李春华休息一下。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年龄的增长,刘国明和李春华的感情也在不断升温,他俩由原来的同学关系慢慢演变成了情侣关系。

1977年1月下旬,刘国明和李春华一起回重庆探亲,李春华的母亲对李春华说:“春华,你也二十好几的人了,婚姻大事也该考虑了。”“妈,你看国明怎么样?他对我挺好的。”李春华把她和刘国明恋爱的事情如实告诉了父母,她的父母都支持她和刘国明恋爱结婚。

刘国明的父母也很喜欢李春华,他们还请李春华一家吃了一顿饭,刘国明和李春华的恋爱关系也就算确定了。

1978年夏季,在同学们的影响下,刘国明和李春华也报名参加了高考,因为两人平时很少看书,再加上离开学校的时间较长,在学校学过的课程基本都忘了,那次高考两个人都没考上。因为考的分数太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刘国明说这辈子他是与大学无缘了。

那年秋天,李春华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刘国明觉得未婚先孕不那么光彩,他想让李春华打掉孩子。李春华觉得两个人结婚是迟早的事情,既然怀孕了,去办一张结婚证就行了,当时他们的同学也有结婚的。

就这样,刘国明和李春华领取了结婚证,成了合法夫妻。但农场的同事和同学们都不知道他俩未婚先孕的事情,就连自己的父母,他俩谁都没告诉。

到了1979年春天,知青返城的消息就在农场传开了,北京、上海和四川的知青们都在为尽早回城做准备,当时李春华马上就到了预产期,她和刘国明也开始坐立不安了,听说在农场结婚的知青不能回城,这令刘国明夫妻俩更是寝食难安,他俩甚至有点后悔了,后悔不该那么着急结婚。

1979年5月下旬,李春华生下了一个女娃,面对可爱的宝宝,刘国明和李春华却高兴不起来,当时知青们都在陆续回城,他俩也着急呀。

就在刘国明两口子心神不宁的时候,分场三队的一位老职工的家属张大娘给李春华送来了三十个鸡蛋和二斤红糖,张大娘的老伴是农场的老职工,刘国明很尊重他。

看到了张大娘,李春华就像看到了亲人,她流着眼泪说出了自己的担心,要是把娃儿带回重庆,她怕娃儿的户口落不上。

张大娘也听别人说过,外地知青和当地人结婚的,想回城都回不去。可李春华夫妻俩都是重庆城里人,他俩回城应该不会有问题,要是带着娃儿回城,户口能不能落实,这个就不好说了。

最后,张大娘为刘国明夫妻俩指出了一条路,要是不想把娃儿带回重庆,干脆就给娃儿找个好人家,把娃儿送给别人抚养。纠结了好几天,刘国明夫妻俩决定把娃儿送人。

张大娘说她认识其他分场的一户人家,夫妻俩人品挺好的,就是到了三十多岁还没有孩子,他们很想抱养一个孩子。

两天后,张大娘带着二百块钱来到了刘国明的住处,给李春华留下二百块钱的营养费,她就抱着刚出满月的女娃就走了。李春华没要人家的营养费,又拿出自己的三十块钱,一并塞给了张大娘,她没别的要求,只希望人家能对娃儿好一点。

抱走了娃儿,李春华和刘国明坐在地上呜呜大哭。哭够了,李春华跑到张大娘家,她想让张大娘去把娃儿要回来,她说实在是舍不得,她想把娃儿带回重庆。

张大娘看李春华哭得可怜,就对她说:“春华,你要想好了,我把娃儿要回来可以,可你把娃儿带回重庆,万一不能落户咋办啊?孩子没有户口,就成黑人了。还有,这夫妻俩心肠好,娃儿跟着这样的人家也不会受委屈的。”

当时刘国明夫妻俩也拿不定主意了,就没把娃儿要回来。

图片来源网络

那年的7月初,刘国明和李春华回到了重庆,过了一个月,他俩就被安排在钢铁厂工作了。

刚回到重庆那一阵子,李春华晚上都会躲在被窝里偷偷哭泣,她时时都在牵挂着她的女儿。可她又不敢跟父母和公婆说把孩子送给别人抚养的实情,心里再苦也只能她和丈夫两个人扛着。

领到工资的第一个月,李春华让丈夫给云南的张大娘寄去了二十块钱,并给张大娘写信,让她给娃儿买点营养品。张大娘回信说娃儿很健康,娃儿的养父母都挣工资,以后不要再寄钱。

回到重庆的第三年春天,李春华生下一个男娃,有了孩子,再加上工作和家务繁忙,李春华也就慢慢淡忘了留在云南的那个女娃儿。

转眼就到了1995年,有关知青题材的电视剧《孽债》在上海电视台热播,李春华是一边看电视一边流泪,等电视剧播完了,她和丈夫商量了一下,决定到西双版纳去看看女儿。

可到了西双版纳才知道,张大娘和张大爷一年前就去世了,当年张大娘到底把娃儿送到了哪里,李春华夫妻俩根本就不知道,到了这个时候,李春华才后悔,后悔当初没问清楚娃儿养父母的具体地址,连人家的姓名都不知道。西双版纳这么大,上哪去寻找娃儿啊?

后来联系到了张大娘的儿子,可他说从没听老人提及过这个事情,以前的老职工,也都说没听说过这事,自己的亲生女儿,就这样音信全无。唯一的线索只知道娃儿的乳名叫雨虹,因为娃儿是雨后出生的,名字是刘春华夫妻俩给娃儿起的。

这一晃又过去了二十多年,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刘国明夫妻俩一直没间断地寻找留在西双版纳的女儿,可一点线索都没找到,留在西双版纳的女儿再也没了音讯。

后来,李春华夫妻俩又多次到西双版纳找张大娘的儿子,希望他能提供一下线索。可张大娘的儿子一直说确实不知道,有一次李春华跪在了张大娘的儿子面前,张大娘的儿子也没能提供一点线索。

去年夏天的时候,李春华在大街上看到了一位四十岁上下的中年女子,她眼前一亮,觉得那女子跟自己有几分相似,肯定是她的女儿,她就跟人家搭讪。结果那女子是湖南人,根本和李春华的女儿雨虹不搭边,人家的小名不叫雨虹。

眼下,刘国明和李春华夫妻俩还在继续寻找女儿,他们还没有放弃寻找的打算。刘国明说,留在西双版纳的女儿,成了他夫妻俩一生难以抚平的伤痛,当初的一个错误决定,成了他夫妻俩一辈子的自责和愧疚。

昨天(3月27日),西双版纳张大娘八十七岁的儿子突然给刘国明打来电话,他说让刘国明夫妻俩抽时间去一趟西双版纳,有事要和他们说。刘国明因为刚做完白内障手术,他计划恢复几天,就赶紧和老伴一起去西双版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等不及的刘春华接二连三给张大娘的儿子打了好几次电话,想知道究竟,张大娘的儿子说见面再说吧,一句两句话也说不清楚。难道是刘国明和李春华的女儿有了消息?我也期待着刘国明夫妻俩能得到一个好消息。如果真的是好消息,我一定分享给大家。

作者:草根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