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时,毛主席为什么说“董其武不可不授上将军衔”?

董其武,山西河津人,1919年奔赴太原,考入阎锡山创办的斌业学校,1926年,参加了号称“铁军”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后任少校支队长,并参加北伐战争。

1928年,投资傅作义部,因战斗英勇,很快被提升为少校参谋。“九一八事变”后,即率部进行抗日,参加长城战役,重创日军,后因在抗战中屡次克敌,功勋卓著,被誉为“抗日民族英雄”。

1949年1月21日傅作义宣布北平和平解放,董其武响应毛主席的“绥远方式”,于1949年9月19日,率部在绥远省宣布起义。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绥远省政府主席、23兵团司令、69军军长、全国政协常委。1955年授衔时,董其武被授予上将军衔,他拒辞不受,但毛主席说:“董其武不可不授上将军衔”,并在怀仁堂亲授董其武一级解放勋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少年立志,以四个第一考取军校‍董其武1899年11月27日出生于山西省河津县固镇村北街董家巷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旧社会穷人的孩子要想读书那是难上加难,好在董其武的舅舅是个私塾先生,他从6岁起就在舅舅的私塾读书识字,不到10年,这个刻苦的孩子就把舅舅私塾的课程全读完了,但也马上面临辍学。

董其武感叹命运的不公,只能苦闷的写下两句话贴在舅舅的炕头上:“璞玉藏石,何日得逢卞和氏;干将浮土,几时得遇茂仙翁?”

这两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彰显了少年董其武的文化底蕴和远大抱负。而且正因这两句话,让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这个“贵人”,就是董其武舅舅的李天培老先生。

李老先生看到这两句话后眼前一亮,他立马资助董其武到河津县读高小,接受更加系统的新式教育。

1918年7月,19岁的董其武和几个同学一起报考山西督军阎锡山在省城太原创办的斌业中学,这个学校是专门培养初级军官的,对董其武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家贫的董其武为了省钱,连毛驴车都舍不得坐。420多公里的路程,他一个人步行走了整整8天,终于从河津县赶到太原参加考试。

斌业中学的招生考试科目包括国文、算术、体育和检查体格。参加考试的共有7500多人,董其武冷静答题,沉着应战,最终以4个第一的优异成绩名列榜首,该校首批正式录取了1200人。

4年下来,董其武因成绩优异,于1922年被保送进入斌业专门学校。在这所学校的2年里,他不仅学习军事科目,还学习了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物理和法文等课程,尤其以数学和法文成绩最为突出。同学们都认为他毕业后可以顺理成章的留校任教,然而,一场意外改变了董其武的人生轨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参加北伐“铁军”,投效傅作义1924年3月,也就是董其武毕业前3个月,斌业专门学校安排学员植树,担任班长的董其武为了保护同学,和大家一起教训了督军府一个飞扬跋扈的副官。

这下可坏了事,督军府的人找到学校兴师问罪,校长荣鸿胪答应一定查明惩办。董其武心怀愤懑,拒写悔过书,只得离开了学校。

1926年夏,董其武参加了号称“铁军”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被任命为特务营党代表,后升任第四军北伐先遣纵队少校营长、少校支队长(相当于团长编制)。

先遣纵队军纪严明,在转战豫皖各地中所向披靡。董其武改任营长,不久又升任中校副团长。

1928年“宁汉合流”后,董其武因对老蒋编遣非嫡系部队的做法不满,与14位北伐时的校级军官到上海另谋出路,后来又辗转投到了时任天津警备司令傅作义麾下,后因军功屡屡晋升。

“九一八事变”后,董其武立即写请战书上报傅作义要求抗日。1933年,他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在怀柔县阻击日军连续血战15个小时,打退敌人10次进攻。

1936年11月,绥远抗战开始,头一仗便是董其武指挥的红格尔图战役。他以奇袭捣毁了日军及匪首指挥部,并击落敌机一架。

这场战役战果显著,鼓舞人心。毛主席派南汉宸携其亲笔贺信及绣有“为国御侮”的锦旗表示慰问,称绥远抗战为“全国抗战之先声”。

从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到1945年日本投降,董其武坚持抗战12年,被誉为抗日民族英雄。

由于战绩突出,他先后担任国民党陆军第38师89团中校团副,陆军第28师上校团长,国民党陆军第68师218旅少将旅长,陆军第101师中将师长,陆军第35军中将军长,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副总司令,绥远省主席兼保安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1947年6月,老蒋授予董其武上将军衔,然而董其武早已对腐败的国民党政权失去了信心,他表面上接受了这个军衔,私下却打算另谋出路。

03◆弃暗投明,响应毛主席的“绥远方式”先来说说“绥远方式”是怎么回事。

它的提出源于1949年3月5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毛主席总结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大战役后剩余的100多万国民党军队的3种方式为:

用战争去解决敌人,即“天津方式”;在敌人主力被消灭的前提下,迫使敌军用和平方法,迅速地彻底地按照人民解放军的制度改编为人民解放军,避免伤亡和破坏,即“北平方式”;“绥远方式”是有意识地保存一部分国民党军队,让它原封不动,或者大体不动,一段时间之后再改编为人民解放军。

“绥远方式”是中共中央、毛主席透彻分析全国和绥远的革命形势后制定的战略决策。

1949年1月21日,董其武的老上司傅作义宣布北平和平解放,1月22日,董其武飞抵北平面见傅作义,表明要追随傅司令走和平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接洽和筹备,1949年9月19日,“绥远和平起义通电签字仪式”在鹿城包头举行,董其武等37人依次签了名,正式宣告脱离国民党反动派。

此后,10万绥远大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加了全国解放战争。1949年10月1日,绥远军民隆重举行庆祝开国大典暨绥远和平起义大会,董其武激动地赋诗抒怀:

“为迎春风排万难,义旗终插青山巅。弃暗投明党指路,起死回生恩胜天。从今矢志勤改造,他日立功赎前愆。任务不计多艰苦,喜见万民解倒悬。”

04◆血染朝鲜战场,荣获朝鲜最高奖赏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董其武希望原绥远起义部队赴朝参战,得到毛主席的批准。

1951年9月1日,主席亲自签发《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命令董其武率领志愿军第23兵团(原绥远起义部队改编)入朝,主要任务是修建泰川、院里、南市3个飞机场,并担负后方警戒。

虽说董其武率部在后方修建飞机场,但是同样遭到美国空军的狂轰滥炸。美国空军于10月18日、22日、28日轮番轰炸机场工地,共投掷炸弹8379枚,炸死炸伤官兵700多人,第23兵团战士的鲜血染红了机场工地,但是董其武和将士们誓死也要完成既定任务,没有丝毫退缩。

3个月后,将士们冒着生命危险,出色地提前完成了南市、泰川、院里机场修建任务。

毛主席发来贺电,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董其武等6人自由独立二级勋章,整个23兵团6000多人立功受奖,并发来诚挚的感谢信。

05◆毛主席:董其武不可不授上将军衔绥远起义后,董其武任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1955年春,人民解放军将军授衔方案下发后,董其武被授予陆军上将军衔。在讨论研究时,军以上干部都同意董其武为上将军衔,可董其武自己则认为定得太高,就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请求降为中将军衔。

毛主席看完信后,坚决不同意,并让杨成武转告董其武:“他是有名的起义将领,根据功劳、贡献与资历,应该授上将军衔,谁有意见也不能降低,这是党的政策。但是你杨成武不同,你是共产党员,是可授可不授上将军衔的,而董其武则是不可不授上将军衔的!”

1955年9月底,周总理在国务院礼堂亲授董其武上将军衔,毛主席在怀仁堂亲授董其武一级解放勋章。

写在最后:1982年,年事已高的董其武决心在有生之年一定要成为一名中共正式党员,于是第4次向党组织提出申请,坚决要求入党。当年12月13日,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向董其武宣布:“邓小平主席亲自批准你加入中国共产党!”

83岁的董其武十分激动,写下两句话:“闻道虽晚志不衰,甘将余生献人民”,并赋诗一首《入党感怀》:

“欣逢盛世开太平,愿为苍生献此生。行见华夏乐小康,更期世界跻大同。”

1989年3月3日,董其武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