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著名的北伐名将、抗日名将,曾指挥过5位元帅和6名大将战斗过,被人称赞为“中国铁将军”,他就是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张发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一位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1955年我军大授衔时,他却在香港对身边人叹息道:“当年如果不是跟错了人,站错了队,我本来也是可以坐元帅之首的!

北伐名将

1896年9月2日,张发奎出生于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清化乡矮岭村。8岁进入私塾读书,11岁进入县立高等小学堂就读。

1911年春,张发奎和同学李君去游泳,李意外被溺水身亡。同学的父亲是土豪,他一口咬定这是张发奎所为。张发奎害怕受到牵连,他被迫辍学连夜逃到广州,先是当了一名染织学徒,在武昌起义后当兵。

1912年春,张发奎考入黄埔陆军小学堂,随后在学校里加入了同盟会。1913年,勤奋好学的他在3000名同学中突围而出,成功升入武昌第三陆军中学,后来又进入武昌陆军第二军官预备学校。

张发奎在毕业后,参加了第二次反袁之役,一度成为孙中山的贴身侍卫和警卫营营长。别看张发奎个子不高,但他打仗不要命,特别英勇,最初他当兵时还是个大头兵,连枪都没发,他就拿着一根棍子一阵冲锋,还缴获了枪,被提拔为少尉。

1926年,国民政府誓师北伐时,张发奎已是勇冠三军的一名猛将,成为了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师师长。

在北伐战争中,很重要的两仗是汀泗桥血战和贺胜桥血战,汀泗桥三面环水,后又有高山为依托,只有西南铁路桥可通过。当时吴佩孚在这里集结了两万大军,准备凭借天险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一举歼灭。

在战斗打响后,一上作战勇猛的张发奎一边下令让三十六团渡水偷袭敌后,一边亲率三十五团和叶挺独立团从正面冲杀,经过数小时的血战冲过铁桥,占领了汀泗桥,随后又乘胜攻克贺胜桥,北伐军直逼武昌。

张发奎在北伐中因功晋升为第四军军长。由于第四军在北伐战争中所向披靡,被誉为“铁军”,张发奎升任“铁军”军长后,也被人称为“中国铁将军”。

抗日名将

“九·一八”事变后,张发奎多次请求抗日,但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而无法开赴抗日前线。这让张发奎痛感国事危急而报国无门,于是在1932年10月出国游历欧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发奎在国外宣传抗日救国受到了各地华侨的欢迎,他在伦敦发表谈话时说:“如有机会,余愿率一旅之孤军奋起抗敌,期有报国仇于万一也。

1935年春,张发奎回国后又再次去南京见蒋介石,提出了:“今后中国之出路,唯有抗战之一途。”蒋介石当时承诺日后抗日拜他为抗日先锋。

抗日战争时期,张发奎历任第八集团军兼右翼军总司令、第二兵团总司令兼第八集团军总司令、第四战区司令长官、第二方面军司令长官等职。

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昆仑关会战、粤北会战、桂柳会战等战役。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还是华南战区的受降主官。

关键时刻跟错人

1927年4月,宁汉分裂,张发奎拥护汪精卫,反对蒋介石。当时武汉国民政府命令讨蒋,但因张学良率领奉军与吴佩孚残部联合想趁机占便宜,武汉方面这才决定先进行北伐。

在这次北伐中,北伐军将奉军主力击溃,占临颍、克许昌、夺开封。北伐军班师武昌后,张发奎被武汉政府任命为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随后率部进入江西,准备讨伐蒋介石。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也与南京政府一样实行清共,然而张发奎因部下有不少共产党员而且多为骨干,他并不热心去反共,反而是接纳了一批共产党员到第二方面军任职。

当时第二方面军下辖三个军,分别是有铁军之称的第四军、第十一军以及暂编二十军。当时贺龙是二十军军长、叶剑英是第四军参谋长、另外林总、徐向前、陈毅等人也是第二方面军中的基层干部。

另外我军的10大开国大将也有6位当时在第二方面军任职,他们分别是粟裕、徐海东、张云逸、许光达、谭政、罗瑞卿。

在八一南昌起义时,我党也拉拢过张发奎,让他也到起义军中来,但张发奎并不看好我党,所以就拒绝了周恩来等人的邀请,继续跟随汪精卫。

张发奎果然是看错了人,汪精卫后来投靠了日本人,但他顾全大局并没有与汪精卫同流合污,而是主动申请抗日。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发奎并不得蒋介石的重用,到1949年任陆军总司令时,还是在蒋介石下野后由李宗仁任命的。这也是他为何没有跟随国军败退到台湾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史没有这样,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如果当时张发奎能跟随一起进行起义,他虽然曾领导过我军的五位元帅,6名大将,但也未必能位列元帅之位,更别说是元帅之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