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为西京研究院发表的第641篇原创文章,赵建博士的第599篇原创文章。

最近几年,惊吓市场最大的两个宏观风险因子:一是在内部,民营企业的信心出现塌缩,舆论频现让人心惊肉跳的“民营经济退场论”,越来越多的人担心“市场化的大旗还能扛多久”;二是在外部,地缘环境越来越复杂,一个崛起的中国如何重新在世界平衡自己的位置和角色,近半个世纪搁置争议的台海之间还能有多长时间的“和平红利”,中美之间的剑拨弩张形势显示似乎必有一战。

但最近几天,马云和马英九仿佛是同时归来,一个到学校考察,一个回大陆祭祖。双马归来的消息,对上面提到的两大宏观风险因子是一个巨大的缓释。投资要懂见微知著,要看边际信号。结合当前已经持续一段时间的民企正向舆论,还有台海两岸开始回暖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越来越多的恢复直航的航班消息,我们认为当前的内外政策面正发生一个中期级别的利好变化。

事实上,中国四十年的经济腾飞,恰恰就是靠两大力量:一是靠市场化调动起了民营经济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卑微的个体都能“物尽其用,人尽其能,财尽其力”;二是靠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与美国建立蜜月关系,通过紧密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经贸往来,形成了事实上难以割舍的“G2”格局,中国至少从技术和市场两头从美国获取跨越式发展的资源,美国也依靠货币和科技的强势地位从中国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以支撑其消费型社会的运转;对牵动地缘神经的台海问题一直实施战略模糊的策略,企图以空间换时间,通过两岸同胞之间的经济、文化、社会等交流,逐渐促成和平统一大业。

然而这两大力量自2018年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国内民间出现了明显的反市场、反民营经济思潮,一些所谓的自媒体大V借助数字网络传播的渠道大放厥词,抓住市场经济和民营企业的一些缺陷鼓吹“一个时代结束了”,主张对市场经济、对私人资本进行清算和改造,让人觉得似乎要回到过去的“老路”。同时官方政策的实施层面,在环保、房地产、教培、资本无序扩张治理等方面,也走的有点急,一刀切、层层加码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民营企业的身心都造成了冲击。

二是恰逢主张国家主义、孤立主义的特朗普上台,美国极右思潮泛滥,中美关系一改过去的温情脉脉,开始变得剑拔弩张,从贸易脱钩开始,逐渐在科技、金融、政治等各个领域全面脱钩。民主党拜登上台后虽然有所缓和,但是其极左思潮在全球泛滥,国际政治环境更加不利于中国。而三年疫情和俄乌冲突加速了历史的进程并放大了这些风险因素。中国当前似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

时间进入2023年,疫后元年的经济虽然在某些行业明显的报复性反弹,但是局势依然很严峻。我之前的两篇报告《赵建:经济最困难的时间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出现》和《赵建:当前最大的挑战是通缩,但物价变化对中低收入群体很不友好》已经提示了这一点。

造成当前通缩最核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国内房地产形势依然没有明显好转,而且还在拖累居民和政府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居民忙着提前还贷,地方政府忙着借新还旧,地方债风险越来越大;二是全球经济衰退的局势越来越明显,欧美进入新一轮去库存,导致中国最近几个月的出口快速下滑,尤其是对美国的出口,有点一落千丈的感觉。这意味着,过去驱动经济增长的内外循环两大引擎:房地产与净出口,当前面临着不仅是熄火的压力,甚至还对经济增长形成拖累,对GDP的增长和吸收就业是负的贡献。

危机是驱动中国结构性改革的第一动力。疫后经济的治愈与修复,必须进行重大的动力切换:不能也无法再继续依靠房地产,也不能再过度依赖发债搞基建,要建立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格局,就必须重新依靠民营企业和市场经济的“双核动力”。用李总理的话来说就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

实际上这些年对民营经济的认可和支持,在上层官方语境来看是从没有变化的。甚至是,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各个文件精神和领导讲话来看,国家从没有像过去几年这样重视民营经济。为什么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不断重复这个看上去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常识?这恰恰说明社会舆论上,具体政策执行过程中,民营经济的确受到了很多的冲击,否则也不用高层出面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

现代经济是基于预期的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如果民营企业家缺乏稳定的预期和信心,是不会扩大长期的资本支出和扩大再生产的,更不用说搞长期的创新研发。我们看到过去五年,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的确是有所下降,至少是不像前些年那样不断增长了,也就是说的确存在着国进民退的现象。这些问题都难免会制约中国经济的活力,尤其是在疫后特别需要民营经济打头阵推动经济恢复的时候,民营企业的信心对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对待民营经济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如何看待阿里、腾讯这样的平台企业,如何看待马云这样有个性,在社会中有巨大影响力的企业家。2021年DD打车美国上市夭折,蚂蚁金服国内上市搁浅,加上无数高科技中概股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值烟消云散。之后就是马云等企业家出国“考察”久久未归,牵动着国内很多人的心。很多人错误的解读了国家共同富裕和治理资本无序扩张的政策,以至于搞得人心惶惶,民营企业预期转弱,消费投资严重不足。如果说马云的离开代表着一种意味,那么马云的归来,则代表着另一种信号——民营企业的标志性人物,用行动来表达对中国走市场化道路的信心。

国外大环境、大气候也是影响中国经济复苏的另一个重大因素。中国的国际发展环境说到底却决于中美关系,而中美关系最敏感、最大的风险点又集中在台海地缘上。实际上,长期以来中美在台海问题上也是非常明确,无论是三个联合公报还是两国元首共识,都明确了和平统一的主基调。但是由于疫情和俄乌战争等种种“历史加速器”,加上诸多政客拱火窜访,严重影响了两岸关系,台海曾经一度处于军事紧张的危险边缘。其实大家都知道,如果台海关系处理不好,中国的和平红利将彻底终结,良好的发展环境将让位于类似今天乌克兰一样的残酷战场,这是所有的人都不愿看到的。

在两岸关系似乎处于一种死扣的困境下,马英九宣布回大陆祭祖。这虽然是一种非官方、非政治的行动,马也是一个退休的台湾官员,但所释放出的信号在当前阴云密布的台海两岸也是一束亮眼的光芒,让人在紧张的两岸关系以及中国整个严峻的国际环境中看到巨大的希望。与此同时,因疫情停航和搁浅的通往台湾的直航飞机也越来越多了起来。结合刚刚召开的中国高层发展论坛,大量的美国企业家和民间团体来华参会对话交流,让我们看到中美关系在短期内发生巨大改善的可能性。

事实证明,“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是大势所趋,回到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是人心所向。我们往往对看得见的力量表达出过分的担忧和悲观,对那些看不见的、虽然卑微但是可以汇聚成河的力量却很少报有信心。事实上,谁也阻挡不了历史和时代长河奔涌向前的大趋势,即使偶尔阻挡也不过只是搅起一段小浪花。当然时代的一朵小浪花砸到个人身上也可能是一个惊涛骇浪。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坚信大的趋势不会改变。从这个意义上,乐观者不仅会成功,而且本质上来说也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