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资同城化‘起步期’三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国、省战略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成资同城化为战略支撑推动资阳高质量发展,围绕共建现代化成都都市圈,有力推动成资同城化‘起步期’任务圆满收官。”不久前召开的成资同城化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资阳市成资同城化“起步期”工作成效及“成长期”工作打算等有关情况。

临空经济区、高新区作为成资同城化发展的主阵地,做强了“阵地支撑”,同城化势能更加强劲。目前,资阳临空智能制造产业园建成标准化厂房16万平方米、完成场平5000亩,资阳方特文旅、高仙机器人、九天中创等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建设方案》《成资协同开放走廊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印发实施。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园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加快建设,医疗器械产业列入全省四个特色优势产业试点名单,中国牙谷累计引进爱齐、卡瓦等知名口腔企业106个,实现规划建设面积、产业链完整度、隐形矫治器产量“三个全球第一”。

三年来,我市突出“交通先行”,加快构建高效通勤圈。轨道交通资阳线已全线启动铺轨,今年3月实现全线桥通,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成达万、成渝中线高铁加快推进,成自宜高铁今年建成通车,成资动车最快22分钟通达,成资两市将率先实现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突破;成资渝高速、成资大道建成通车,放高路等4条成资“断头路”持续打通,成资间高快速路网持续织密,资阳中心城区至成都主城区车程缩至50分钟;2条资阳中心城区至天府机场跨市域公交线路开通,运行班次增至38趟。

深化“建圈强链”,现代产业协作不断拓展。我国首列齿轨列车(电客车)成功在资阳下线,将用于国内首条齿轨铁路——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线路;成资交通装备、医药健康等410户企业相互配套,承接成都鞋服产业转移企业78户,成都科伦等企业建立资阳基地;安岳柠檬、雁江蔬菜等“资味”产品有力保障成都市场,80%的绿色有机蔬菜产品供应成都。集聚创新资源赋能产业发展,成资协同创新中心提质运营,服务企业200余户,2户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户口腔企业实现“成都研发、资阳生产”。

聚焦“公服共享”,优质生活圈提质增效。我市深入实施同城生活便捷行动,四川音乐学院临空经济区校区(美术学院)9个月建成招生,成资结对学校增至122对、占都市圈的一半,高三“二诊”实现成资同步;与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等在蓉医院建立医联体14个,专家坐诊、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专科联盟等不断扩增;政务服务同城通办事项增至166项;“资阳市民云”、“成资通”公交卡等经验在都市圈推广,社保、就业、公积金等合作持续深化;“张老引水”工程主体完工,老鹰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联合执法扎实开展,空气质量保持都市圈第一。

探索“协同增效”,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我市充分发挥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深化改革“试验田”“承载地”作用,谋划提出7条助推综合试验区建设走在都市圈前列的具体举措;推动临空经济区3宗16亩地块涉及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在成都农交所资阳所公开挂牌入市交易;联合建设成德眉资信用数据共享库,已共享各类信息2000余条。(全媒体记者黄智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