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表于《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的一篇文章指出:当前“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存在诸多不足,无法在2型糖尿病漫长的发展轨迹中更早地识别出糖代谢异常患者,而这可能无意中加速了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流行。

文章建议,将糖耐量试验(OGTT) 1h≥8.6mmol/L作为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切点,这一标准有助于更准确、更早地识别出糖代谢异常患者,通过及时干预,延缓或预防2型糖尿病等疾病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发布文章

什么是“糖耐量试验(OGTT)”?

人体对其所摄入的葡萄糖的调控能力称为“葡萄糖耐量”。健康人的糖调节机制是正常的,无论吃进多少食物,血糖都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即使一次性摄入大量的糖水化合物,血糖浓度也只是暂时性地轻度升高,并且很快(2~3小时)便可恢复到正常水平,说明健康人对葡萄糖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即葡萄糖耐量正常(即“耐糖现象”)。

当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不足时,机体对糖的利用及转化能力下降,在进食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便会显著升高,而且短时间内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说明机体耐糖能力减低,这种现象谓之“糖耐量异常”。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简称“糖耐量试验”)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主要用于检查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判断受检者是否存在“糖调节异常”或“糖尿病”。

糖耐量试验(OGTT)是用以确诊糖尿病的一种检查方法,临床常用于怀疑患有糖尿病,而单凭化验空腹血糖又不能确诊的患者。此外,也常用于对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前期筛查。

如何判定糖耐量试验(OGTT)的检查结果?

(1)正常人空腹血糖在3.9~6.1 mmol/L,餐后0.5~1小时血糖达高峰,但不超过11.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3.9~7.8 mmol/L,餐后3小时血糖恢复至空腹水平。简言之,正常人的血糖调节能力(即“糖耐量”)是正常的,空腹血糖<6.1 mmol/L,OGTT两小时血糖<7.8 mmol/L。

(2)当静脉空腹血糖<6.1 mmol/L而OGTT两小时血糖介于7.8~11.1mmol/L之间,说明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轻度下降,已达到“糖耐量低减(IGT)”的诊断标准。

(3)当静脉空腹血糖介于6.1~7.0 mmol/L之间,且OGTT两小时血糖≤7.8 mmol/L,说明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尚好,但对空腹血糖调节能力轻度下降,已达到“空腹血糖受损(IFG)”的诊断标准。

无论是“糖耐量减低(IGT)”还是“空腹血糖受损(IFG)”都属于“糖尿病前期”,倘若不加干预、任其发展,很可能进展为糖尿病人。

(4)当空腹血糖≥7.0 mmol/L或OGTT两小时血糖≥11.1 mmol/L,说明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显著降低,已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前"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存在哪些不足?

《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的文章指出,目前的诊断标准不足以在2型糖尿病的漫长发展过程中更早地检测出血糖异常,这可能会无意中导致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迅速流行。

首先,当前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不统一。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建议不一致:虽糖耐量受损(IGT)诊断标准相同,但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标准不同。此外,ADA建议可利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评估糖尿病前期,但由于缺乏证据,WHO并未给出类似标准。

△WHO和ADA的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

其次,血糖异常被认为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当前的诊断标准并未体现这一点,依据如空腹血糖这样某一点的指标来评价显得有些绝对化。

第三,当利用"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标准分别评估血糖异常时,会出现检出人群明显不一致的情况,仅在一小部分人群中观察到重叠结果。

第四,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会受到许多临床因素的影响(如贫血、种族/民族差异、慢性肾病和血红蛋白病),这可能导致对糖尿病前期诊断不准确。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前糖尿病前期标准可能会导致诊断延迟,错过最佳干预时间。胰岛素钳夹试验证实:即使葡萄糖水平低于当前糖尿病前期的既定阈值,β细胞功能也会逐渐恶化,直至达到前期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并且,有研究显示,虽然ADA给出的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5.6~6.9mmol/L,但当年轻男性(26-45岁)的空腹血糖浓度低于5.6mmol/L时,已经能够预测6年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

此外,在招募基线无糖尿病英国受试者的Whitehall II研究中,经过13年随访发现,空腹和负荷后葡萄糖水平最初呈稳健的线性上升趋势,随后在距离2型糖尿病发病前的3至6年血糖水平会迅速上升。随着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逐步恶化,β细胞功能迅速下降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最终发展为2型糖尿病。

文章作者认为,在当前诊断标准下,糖尿病前期患者已经处于疾病进展的危险边缘,为了预防/延迟2型糖尿病的发病,应将干预措施提前。

糖耐量试验1小时血糖:预测未来糖尿病发病风险

在糖耐量试验化验单中,除了空腹和2小时血糖,往往还有30分钟、60分钟和180分钟血糖。其中,由于2小时血糖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它在诊断糖尿病中的地位已经确立,这一点毋庸置疑。

目前,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依旧使用的是空腹和2小时血糖。而事实上,空腹和2小时血糖预测长期糖尿病发病风险并不完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9年发表在Diabetes Care的Botnia研究发现,基线为糖耐量正常(NGT)、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和IFG/IGT这4组人群,7-8年后糖尿病发病率依次上升,从2.4%到13.5%。

当加上OGTT基线上的另一点——1小时血糖155mg/dL即8.6mmol/L为切点后发现,正常糖耐量但1小时血糖>8.6mmol/L的,7-8年后糖尿病发生率由2.4%上升到8.5%,糖耐量异常人群但1小时血糖<8.6mmol/L的,7-8年糖尿病发生率由5.1%下降至1.8%。

随后,这8组人群又根据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进行划分,正常糖耐量、1小时血糖>8.6mmol/L,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人群糖尿病发病率进一步上升至14.3%,而糖耐量异常、1小时血糖<8.6mmol/L、无代谢综合征的糖尿病发病率下降至0.8%,接近于0%。

因此,面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通过1小时血糖水平(8.6mmol/L为切点)及是否有代谢综合征等细分患者,判断患者的糖尿病风险。在OGTT所有点血糖中,1小时血糖对未来糖尿病的发生预测作用最大,OGTT 1h血糖<8.6mmol/L有较好的阴性预测率。

建议将OGTT 1h≥8.6mmol/L作为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

有学者指出,餐后或糖耐量试验(OGTT)后血糖过度升高通常是血糖异常表现出的第一个功能障碍。OGTT 1h血浆葡萄糖水平是比空腹血糖、OGTT 2h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敏感的生物标志物。建议使用OGTT 1h≥8.6mmol/L作为糖尿病前期的诊断阈值。

OGTT 1h≥8.6mmol/L的患者发展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明显更大,在这一时期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将带来更大的获益;而相比之下,OGTT 1h<8.6 mmol/L人群的β细胞功能保存得更好。

并且,“STOP糖尿病研究”证实,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对空腹和OGTT 2h血糖正常(即低于当前糖尿病前期标准)但OGTT 1h≥8.6 mmol/L的受试者有效。

参考资料:

1.医脉通内分泌科《“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有变化?建议将OGTT 1h≥8.6mmol/L作为切点,LANCET子刊发文》

2.医学界内分泌频道《一文读懂“糖耐量试验(OGTT)”》

3.医学界内分泌频道《OGTT只看空腹和2小时血糖?你想得太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