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下午,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突然现身位于北京三里屯的苹果零售店,这也是3年来库克首次访华。

苹果还宣布对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捐助增加至1亿元人民币,为中国各地的教师和学生创造成长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美关系日渐紧张、苹果高呼去中国化的敏感时期,库克来华意欲何为?在中美之间、中印之间玩高难度“走钢丝”,苹果能否笑到最后?

01、扶不起的印度

去年10月,苹果公司宣布计划在印度生产其最新型号的手机。紧接着,苹果迅速开始转移中国的产能至印度,年底的产能已占到iPhone整体产能的10%—15%。

开源节流、追逐利润是公司的天然职责。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退、生产成本的日益上升,苹果将中国的部分产业转向相对落后的印度,完全符合经济规律。

其实除了苹果,国内的小米、OPPO、Vivo等手机品牌,也从原来的Made in China变成了Made in India。

为什么是印度?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亚洲排第三位,仅次于中国和日本。从全世界来看,印度刚刚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随着中国人口负增长,印度或将在今年成为全球第一的人口大国。

印度2017年就开始生产低端iPhone手机了,但是其表现却让苹果非常失望。

印度最大的集团塔塔集团旗下的一家电子负责生产iPhone 14外壳,然而该工厂的生产线上每两个iPhone零件中只有一个是达标的。50%的良品率与苹果要求的几乎零缺陷的目标差距太大。

除了良品率远低预期,印度还频频“翻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前不久,苹果数据线供应商Foxlink位于印度安得拉邦的一个数据线生产工厂起火,造成约一半厂房和机器设备被烧毁,损失超过1200万美元(约人民币8300万元)。

2020年,苹果代工厂纬创在印度的工厂因为员工不满薪酬而破坏生产线,还偷窃数千台iPhone,生产被迫中断。2021年,印度富士康工厂发生了员工食堂集体食物中毒的事件,引得千名印度员工罢工。

去年9月,摩根大通就声称,到2025年苹果将把高达25%的iPhone生产转移到印度。香港《南华早报》的一份新报告显示,到2027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50%。可以看出苹果对Made in India寄予厚望,然而印度却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02、富士康COPY富士康

看到了印度各种幺蛾子,就不难理解库克为什么一边宣称“去中国化”,一边又高调来到中国,在北京三里屯与粉丝互动,并参加3月25日至27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在这次高层论坛中,库克强调了苹果公司和中国市场30多年来的密切联系。“苹果公司和中国的关系,是相互成长并且双方都很享受这样的关系。”库克说,在中国已经有数百万开发者以及非常强大的供应链。

据统计,包括iPhone、iPad和MacBook笔记本电脑在内的苹果产品中,超过90%是由代工企业在中国生产。拥有30万工人的郑州富士康工厂能够承担80%的iPhone14系列的产能,iPhone14 pro的产能超过85%就在郑州。

与印度天壤之别的是,中国的供应商格外珍惜苹果的订单。有苹果员工透露,很多时候他们下达的任务预估要花几个星期,结果中国人三四天就做完了,让人难以置信。

那么库克这次来中国,是要在供应链上深度绑定中国吗?

非也!苹果将供应链转移到印度,是大的战略方针。注意最近有个新闻,苹果已经向印度提出建厂申请,帮14家中国供应链企业拿到了许可,包括富士康、立讯精密、舜宇光学等果链巨头企业。

同时,苹果还认识到了印度代工厂的生产效率低、良品率低的问题,为了打消中国代工厂去印度发展的顾虑,还积极推动有利于代工业务的政策落地。

最近,在苹果的奔走之下,印度卡纳塔克邦完成了劳动法自由化,根据新的立法,“两班制生产”在印度也合法了,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苹果一系列神操作的刺激下,中国一批果链企业纷纷在印度扩张。

例如富士康宣布将投资7亿美元在“印度硅谷”特伦甘纳邦建立新工厂,以提高iPhone的产能,并承诺在10年内为印度增加10万个就业岗位。富士康还宣布要投资2亿美元在印度建厂生产AirPods,预计最早2024年年底投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本地工厂指望不上,就寄望于中国成熟的代工厂在印度开辟第二战场,通过系统化的训练印度本地工人,在印度复制出一个又一个高效率、高良品率的富士康。这就是苹果在印度扶不起之后推行的“B计划”。

充当供应链“备胎”并不只是印度,越南、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都是苹果考虑的重要国家,苹果最近几年一直在和富士康、和硕、纬创等主要供应商讨论评估供应链转移的可行性。

搞定了供应链,苹果正在加速启动消费链的渠道建设。在本月初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库克说苹果将很快在印度开设第一家零售商店。

03、示好中国或为撤离中国铺路

华为跌倒,苹果吃饱。自从华为被美国棒杀之后,苹果便成了最大赢家。2022年,苹果iphone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8%暴涨至18%,将曾经被华为夺走的份额又重新拿了回来,再度成为了国内市场排名第一的手机厂商。

而中国iphone市场又占据了苹果iphone总收入的27%。自2015年以来,苹果每年在中国的收入超过400亿美元,上一财年在中国的销售额接近750亿美元。

作为苹果的CEO,库克深知中国市场对于苹果公司的重要性。据统计,库克来中国的次数已经超过了20次,第一次是1996年。2012年3月,库克正式担任CEO后首次访华,他上次来中国还是在2019年10月17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中国市场是香饽饽。但是2018年以来持续不断的中美贸易战、芯片战,让苹果无法置身事外。

美国的政客、苹果的股东们近年来一直在向苹果公司大力施压,向库克大力施压,要求其尽快与中国“脱钩”。在股东大会上,董事会成员多次要求库克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如果库克不采纳甚至扬言要罢免他的CEO职位。

库克今年虽有惊无险获得了连任,对于政客和股东的警告,却不能置若罔闻。

而中国政府对于苹果的态度,也并非100%无条件支持。人民日报曾经发文称“要减轻苹果依赖症”。

据统计,富士康每组装一个售价万元的iPhone,产线工人只能拿不到10美元的利润。在中国经济的转型时期,处于产业链最末端、利润最低的制造环节,并不是上层最看重的产业。

人民日报这种官媒发声透露出的政策信号,库克不可能不懂。一方面是美国的施压,一方面是中国的暗示。在中美博弈之间“走钢丝”,谋求公司利益最大化,这可是高难度的活,稍有不慎,全盘皆输。

于是乎,疫情结束之后,中美关系仍然紧张之际,来华“拜码头”示好。

本周一,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库克。王文涛强调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愿为包括苹果公司在内的外资企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服务。双方就苹果在华发展、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苹果在中国的发展,商务部到底有什么具体的支持政策,目前不得而知。不过可以知道的是,工信部貌似对苹果很不满意。

目前国内手机市场中,除了苹果手机,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使用的都是USB-C接口,只有苹果已经沿用了十几年的Lightning接口。

CCTV在对相关消息进行报道的时候,多次将特写给到了苹果的Lightning接口,工信部正着手推动电子设备接口和快充的统一标准。这无疑是在警告苹果:如果不使用USB-C接口,未来将会被禁止进入中国市场!

此外,美国频频对中国企业进行制裁,中国政府是否效法反击?如果中国对美国企业进行报复性制裁,苹果在劫难逃。

对此,库克心知肚明。此次高调到北京,既是向外界释放的烟雾弹,也是近距离试探中国政策。

即使代工厂搬到印度、越南是大势所趋,库克现阶段仍然不能公开挑战中国。一方面是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虽然增速在下滑;另一方面还需要依托中国的代工厂给印度、越南当好“教练”。

库克来华,苹果去中国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本文由虎啸商业评论(ID:managerclub)原创,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