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是学习能力完美的学霸,也会有自己的短板。当学生接触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不得不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时,可能这门语言,就会将学生之前对于学习的自信全部粉碎。

中文学习就是如此,甭管之前的母语学得多好,在中文面前,也都变成了“弟弟”。一开始学习可能是因为兴趣,随着学习的难度逐渐升级,可能支撑学生继续学习的就是不服输的斗志,“我就不信我学不好!”于是学生满怀信心参加考试,结果考试不及格,那些题目,国内的学生看了,都得脑筋多转一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好生在中国!看完美国学生的“不及格试卷”,感觉学了假中文

先来一道简单的题目:造句。家人和学校这两个词,对于国内的学生来说,造句不过是信手拈来的,可美国学生学了很长时间,可能中文还是幼儿园大班的水平,这造出来的句子,怎么看都感觉别扭。

虽然都是名词,但也应该有与之匹配的类别,学生好像把“我”当成了万能搭配,不知道是不是老师教的时候强调了好几遍“实在不会就用我代替”。就是学生还没学会变通,把“我是学校”搬上来,也让阅卷老师没想到。

连词成句也是外国学生学中文的时候常考的题目,在参加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之前,学生也得刷题,不然心里也没底。要说理科刷题还能总结出一个知识点不同的出题方式,但学中文可不一定,换个词,学生就懵了。

这位连词成句题目“挂零”的同学,好像还懂得什么叫做倒装句,句句都能把主语放到意想不到的位置,就是不按照正常的排列顺序来。不会平时练习口语的时候,都是和山东同学交流的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试的时候马虎是很容易犯的错误,没仔细审题,或者将题目看串了,就容易把答案搞混。不管是中文考试,还是英文考试,那学生的失误不可避免,就像国内学生考试有奇葩答案一样,美国学生的中文试卷里,也有离谱的答案存在。

把“菜”写成“人”,然后整个句子的翻译意思就完全变了,学生答题的时候难道就没感觉有什么不对吗?看来他们应该学习国内学生检查卷面的好习惯,在作答完毕之后,也得核对一下答案,不然老师阅卷的时候又多了一个笑点。

还有让国内的小学生感到困扰的“把字句和被字句”,到了外国学生的中文考试里,他们也没能保持清醒。写出来的答案让上课的老师感到又白教了,这上课的难度,堪比教小学生学拼音。

学生就是反应不过来,总在钻牛角尖,就让老师有点不知所措,有的同学语感好,不用怎么抠细节,就能理解题目的意思,有些同学没有这种思维,那当然就把考试当成“老大难”。

题目是基础的还好,国内的学生能感叹还好生在中国!能有天然的学习优势,反过来,人家学英语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遇到简单的题还好,可是看完美国学生的“不及格试卷”,国内学生感觉学了假中文。

这道写同义词、反义词的题目,难度指数十颗星,有些字词读都读不懂,更别提做题了。学生有点同情外国学生,再反观自己学英语时的样子,也能获得一点心理上的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题有难易程度之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学中文英文都是学霸

试卷的出题难度也分等级,基础题、中等题和拔尖题,各占不同的比重,各个科目的出题方式大抵如此。想要通过更高等级的考试,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储备量也不同。

学英语让部分同学脑袋直懵,背单词背不下来,句型又不会,可以看出来,不管是学习哪一种语言,如果学生一没有兴趣,二不具备学习能力,那成为学渣也是必然。

同样状态下,那些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能把学习当成是兴趣探索的同学,不会逃避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而且每攻克一个难点,还会有更高的成就感。早点进入状态,比别人多一些方法,那就离成为学霸不远了。

笔者寄语:光说不练假把式,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做题和练口语需要共同进行,学习路上制造出来的小笑话,也是一种成长,拿到更高分数的试卷时,学生会感恩自己之前犯的小错误。

今日话题:觉得中文和英文,哪个学起来比较难?(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