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消息传到魏国,群臣无不欢呼雀跃。唯有黄权黯然神伤,偷偷抹泪,曹丕很是不满:我如此礼遇,难道仍不如刘备吗?
黄权,字公衡,原是益州牧刘璋手下的主簿,为人刚直忠义,胸怀韬略。起初,刘璋的手下张松、法正勾结刘备,劝诱刘璋邀请刘备入蜀,抵御汉中张鲁。
黄权闻言连忙劝阻:“刘备素有骁名,主公请他过来,将如何对待他呢?若当成手下,那刘备必定心生不满;若当成宾客,则一山不容二虎。一旦刘备在蜀中扎根,便如泰山一般,请也请不走了,届时主公就危险了!唯今之计,不如闭境封关,加强防守,以待时局!”
黄权的话一针见血,分析透彻,奈何刘璋早已猪油蒙了心,被张松忽悠得一愣一愣的。他不仅派遣法正率众迎接刘备入川,还将黄权一脚踢出成都,贬到广汉去当县长。
黄权悲愤交加,却又无可奈何。
结果黄权一语成谶,刘备果然狼子野心,从刘璋这骗走了大量兵马钱粮,还倒打一耙,引军攻打益州。刘璋肠子都悔青了,想召回黄权已是不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备声势浩大,刘璋手下的吴懿、费诗、李严接连率众投降,沿途诸县亦是望风而降。唯有黄权等少数人闭城坚守,誓死抵抗。刘备久攻黄权不下,绕过广汉兵围成都。一直等到刘璋投降后,黄权才不得已归降刘备。
刘备对黄权这种既能治理地方、又能带兵打仗的忠臣自然爱不释手,一见到黄权就加封他为“偏将军”。
次年,曹操攻下汉中,张鲁逃入巴中。黄权劝谏刘备:“若失去汉中,则三巴之地皆危,如同割去蜀地的大腿与臂膀!请主公速速拿下汉中!”
刘备深以为然,任命黄权为“护军”,先行一步去劝降张鲁。只可惜还是晚了一步,张鲁早已降曹。黄权虽未招来张鲁,却为刘备定下了争夺汉中的基本策略。
经过3年的休整,刘备在黄权与法正的建议下,率军北上,于定军山阵斩夏侯渊,从曹操手中夺下了汉中,并进位“汉中王”。刘备大封群臣,黄权因定策之功,获任“治中从事”之职。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举兵东征伐吴。黄权无法劝阻刘备,就自告奋勇作为先锋:“吴人骁勇善战,而我军顺流而下,进易退难。臣自请为先锋为陛下试探敌人虚实,还请陛下在后方坐镇!”
黄权既不想让刘备亲涉险地,又作出了战术规划,愿意以身试险,尽可能地减少蜀汉的伤亡。
刘备虽未听从,但依旧任命黄权为“镇北将军”,总督江北诸军,防范曹魏,刘备自己则驻扎江南,相当于以黄权为东征军的二把手。
之后,刘备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惨遭夷陵大败,狼狈逃回永安。刘备的战败太过突然,东吴大军占据了长江水道,阻断了黄权归蜀的道路,致命黄权孤悬江北。

此时,黄权只有4个选择:降吴、降魏、自尽或率军厮杀。
此战本就是为了伐吴而来,无数蜀兵死于吴军之手,黄权不可能选择降吴;自尽或率军厮杀都注定着手下的几千号将士会埋骨他乡,珍惜士卒的黄权亦不愿选择这2条路;剩下的唯有投降北方的曹魏了。。。
所以,黄权又一次身不由己地投降了。
魏蜀吴都有“任质子”的制度,即将领士卒出征在外,亲属家眷需扣留国内为质,以防叛变。黄权投降,其妻儿依律难逃一死,被收押下狱。刘备自知理亏,叹息道:“是朕辜负了黄权,黄权从未辜负朕呀!”下令释放黄权家眷,仍旧予以厚待。
而魏文帝曹丕接受黄权的投降后,大喜过望,自以为霸气侧漏,群獠皆服。他将自己比为汉高祖刘邦,自豪地对黄权问:“你舍逆效顺来投,是要学陈平和韩信吗?”
黄权则实话实说:“微臣得刘备知遇大恩,万不得已才来归降。作为败军之将,不死已是万幸,哪敢追慕古之先贤呢!”
黄权的耿直与忠义,虽让曹丕尴尬,却也让曹丕更加渴望让黄权心悦诚服。曹丕为他加官进爵,异常优待,还恶趣味地加封黄权为“镇南将军”,与刘备给“镇北将军”针锋相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蜀中传言刘备诛杀了黄权家眷,曹丕以为机会已来,特地下诏允许黄权发丧。黄权却不发丧,摇头道:“微臣与刘备、诸葛亮推心置腹,他们了解微臣的志向,微臣亦了解他们的为人。这个传言只怕不实,还是查清楚再说吧!”待查明情况后,刘备果然未动手,让曹丕又一次自讨没趣。
次年,刘备驾崩,魏国群臣皆向曹丕庆贺,只有黄权暗中伤心。曹丕见他仍心念旧主,很不高兴,召见黄权准备吓吓他。曹丕一连派了好几拨的使臣催促黄权来见,黄权的手下们都吓坏了,但黄权不紧不慢,神态自若,让曹丕彻底没辙了。
后来,黄权在曹魏遥领益州刺史,出任车骑将军、仪同三司,连司马懿都对他器重不已。
公元240年,黄权于曹魏去世,谥号“景侯”,终究还是没能回到蜀地。而他留在蜀地的儿子黄崇得到蜀汉重用,于绵竹之战为抵御曹魏力战而死。
纵观黄权一生,2次出降均是迫不得已,而投降后均能尽心侍奉新君,又不背旧主。这般忠义耿直又有战略眼光的黄权,若能留在蜀汉,必是托孤辅政之臣。只可惜,刘备不听劝告,自己将黄权推向了敌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