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鼎臣

日前,我们走进湘潭县射埠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邓述东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发挥代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12个醒目的大字。在邓述东看来,人大代表是他最珍视的身份,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是他毕生的事业。

“我是农民的儿子,小时候,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8亩水田,很小就跟着父母一起插田扮禾。”邓述东说。

与黄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邓述东,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明白农民盼望什么、需要什么,也知道土地适合种什么。一直扎根农村、根植农民的他深知,劳动力相对不足,农民知识水平相对较低,这是当前农村的现实。作为基层农业技术工作者,就应该使复杂的技术简易化,用最轻松的方法、最简易的技术创造最高的效益。

“能不能开发一种简易且高效的种植模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顺利脱贫?”几年前,脱贫攻坚号角吹响时,邓述东便开始思考。

通过多年的“稻草种菇”试验,邓述东发现,“一季优质稻+赤松茸”轮作方式,很适合缺技术、缺人手、缺资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2017年开始,邓述东将这种模式进行系统整理和提升后,正式形成了“一亩田脱贫”模式。“通过这种模式,每户贫困户只要经营1亩地,年纯收入就能达到1万元以上,实现‘春种水稻千斤粮,秋种蘑菇万元钱’的‘双丰收’愿景。”邓述东说。

就这样,邓述东直接帮助1500多户贫困户实现脱贫,“一亩田脱贫”模式也推广到了全国,甚至国外。该模式被评为“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和“全国优秀扶贫案例”。

由于“一亩田”模式轻松、易上手,身边的农民朋友把这技术称为“傻瓜技术”。邓述东认为,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不管叫什么名字,能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好处的技术,就是好技术。他也更加懂得,农业科技的创新,是农业科技工作者永远的课题。没有创新便没有农村、农业的振兴和发展,便没有农民兄弟钱袋子的富足。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邓述东一直在积极探索、努力创新。他选育出的“富硒五彩稻”获中国第十五届绿博会金奖,研发的“一种有效降低稻谷镉含量的水稻栽培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提出的“秸秆种菇变废为宝”解决了稻草焚烧问题……邓述东在农业科技的路上跋涉了30余年,在田间地头实现了一次次技术创新。他获评“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国上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邓述东马上将精力转移到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上。

“乡村振兴蓝图,令人振奋、催人奋进,也给我们基层农业技术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邓述东说,“我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一亩田脱贫’模式的内涵,深入挖掘‘一亩田脱贫’模式的最大产值潜能,使深耕‘一亩田’成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百宝箱’。”

多年坚守农村,让他成了农民可信赖、可依赖的农业带头人。他时刻把为民造福作为自己的责任,为了农民增产增收而每天劳累奔波。他知道,农业特别是种养殖业终归是风险较大的行业。“‘敢闯’不等于‘蛮干’,必须要有风险意识,要主动帮助农民规避风险,尽可能把不确定性降到最低。”邓述东每天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守在那块试验田,所有“新技术”只有成熟后,才会分阶段、按步骤进行推广。他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增加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邓述东的另一个体会,就是人才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没有人气,乡村没有生气;没有人才,农业难有发展。”他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经过广泛深入调研,提出了《关于盘活现有专业技术人才的建议》,被省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建议进行专门督办。

他还推广创办了“校农合作教学”模式,在10多所学校推广开展,年培训学生近7万人次,以从小培育孩子爱农强农意识。

邓述东表示,作为来自田间地头的人大代表,他将积极响应市人大常委会的号召,落实“四敢”要求,持续“深耕一亩田”,以技术创新引领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