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古城座落在商丘市睢阳区,自商契建都为始,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过去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现存地上的归德府城于明朝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开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竣工,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现存归德府城之下同时叠压着明朝弘治十六年之前元朝时期修建的归德府城、北宋时期的应天府南京城、隋唐时期的宋州治所宋城、秦汉时期的梁国国都睢阳城、周朝时期的宋国都城等6座都城、古城。商丘古城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一体的大型古城遗址。

一路公交车在北门终点站停车。古城南门称“拱阳门”、北门称“拱辰门”。古时“阳”指太阳,“辰”指星辰,太阳和星辰,一个出现在白天,一个出现在黑夜,正好相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门有俩侧门,一个进一个出,互不干扰,路面的青石板也被行人打磨的十分光滑,没有了菱角。

整条南北路叫中山路,贯穿古城南北。路两侧均为商埠,除了各式各样的小吃就是旅游纪念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国带“丘”字的地名不少,如山西灵丘,河北任丘,安徽霍邱。在河南则有商丘、沈丘、封丘,还有山东我们章丘。那么,为什么这些地名中带个“丘”字。原来我国自古即有一些地名带“丘”字通常有几层含义:初义系“土堆”“小山”,又衍生为“坟墓”(汉人墓冢有形似小山的封土堆),或“居地” 古人的聚居之所,一般好选地势高亢处, 还有进一步作“废墟”讲。不过带“丘”字的地方一般都得有一千年以上历史了。我们老家章丘城有四关四隅,隅,其实就是角落的意思。在古城田字格中心被称之为“隅首”,而商丘古城也有隅首,而且还是叫“小隅首”和“大隅首”。还分隅首一街二街呢。和我们有相似之处,但是还不完全一样。

一位九十二岁老寿星坐在路边吸旱烟呢,已经须发皆白,真有老神仙的样子了。

从小隅首到西门大约也就五百米,古城大街并不宽阔,两边商店大都 破旧,看来也得有几十年历史了,也需改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门两侧马路延续旧名依然叫马道了,是过去战马上城墙的路。我见过很多的古城都有这样的马道。上城墙的侧门也被铁将军把门了。古城墙内墙是用大青砖和石灰浇筑的,也格外结实。

城门洞有十几米深,六米多高四米宽,门洞靠外上面部分还被收缩进来了,门洞内设有房梁般粗的木料,用来做城门框用的,下面两侧各有那么粗的石孔,看来是当门栓用的了,城门一关真是谁也进不来了。

西门叫“垤(die)泽门”古城形似外圆内方的古钱币;商丘古城的城郭是圆形的,城郭又称护城大堤。内方为阴,它象征阴阳相生相克,平衡和谐;它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八卦城;古城是按照八卦修建的,东门和西门是不相对的,错开;城内的街道顺应了风水学认为城市道路“忌折曲,忌斜;古城保存完好且集城墙、城湖、城郭三位一体;商丘古城内城城墙耸立,巍巍壮观;护城河绕城一周。由于古代商丘屡次受到黄河泛滥之灾,垤泽有阻挡西来之水,免受水患之意。古城的外圆内方格局有三层含义:第一,它象征天圆地方;第二,外圆为阳,内方为阴,它象征阴阳相生相克,平衡和谐;第三,它很像我国古代的圆形方孔钱,含有金钱之意,寓意为招财进宝。

陈家大院位于商丘古城(归德府)东门里路北,曾是归德侯东花园,后来成为清代著名诗人陈宗石及后裔的府邸。陈宗石,字子万,号寓园,官至户部主事。有《二峰山人诗集》。祖籍江苏宜兴,其家学深厚,祖父陈于廷是明万历年进士,官至左都御史。父陈贞慧与侯方域、冒辟疆、方以智并称为“明末四公子” 陈家与侯家世家通好。陈贞慧之父陈于廷与侯方域之父侯恂同为东林党人,陈贞慧与侯方域同为复社成员。1646年,侯方域和陈贞慧定下儿女娃娃亲。明末,宜兴陈氏家道中落。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陈贞慧去世。年仅十四岁的陈宗石来到归德府侯家认亲。此时侯方域去世。侯夫人常氏没有嫌弃落魄中的陈宗石,收留他,读私塾年后让他与女儿完婚,将侯府的东花园(今陈家大院)作为陪嫁送给他。自此,宜兴陈氏在商丘落根,陈宗石为归德陈氏一世祖。归德陈氏诗书传家,人才济济。陈宗石的两个儿子陈履中、 陈履平都是御史。孙子陈濂,曾孙陈杲、陈崇本,玄孙陈焯, 孙陈壇,皆为才俊。有“兄弟双御史,四世五翰林”之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家大院房屋分布规整,典雅别致是中原地区四合院典型代表,有较高的文化价值。2015年,在整修陈家大院下水工程中,挖出三个坛子,坛中有大小银元宝、银锭180多个,其中有光绪年间50两官银,最大的银元宝重达三斤六两,这充分说明当时陈家富足的家产,陈家是归德古城“八大家七大户”中的七大户之首,此院落占地23亩,房屋共有196间。元宝出土处位于陈家大院的西北角,在八卦中属于财位。大院里所有出土的银元宝现存于商丘市博物馆。

陈氏家族和“桃花扇”素有渊源。陈宗石的岳父便是桃花扇的主人、“归 德才子”侯方域。桃花扇在李香君活着时,一直在李香君之手,李香君死后, 就给了侯方域的女儿。侯方域死过三年之后,他的门婿陈宗石已长到14岁,在他哥哥陈维崧的带领下,由宜兴来归德府投亲,侯方域的常氏夫人收留了他 并请了候方域的好友徐邻唐为师。后来陈宗石中了进士,做了京官,就在侯府东园入赘了,侯家小姐就把这把桃花扇带到了陈家,便成了陈家的传家宝。陈宗石两个儿子:陈履中和陈履平,兄弟双御史,后来陈家连续四代出了五个翰 林,这在河南省独此一家民国初年,桃花扇在北京露面,张伯驹见到了这把桃花扇。张伯驹与张学良、袁寒云、溥西园被誉为民国初年“四大公子”。张伯驹是袁世凯的表侄。袁世凯又是陈家的外甥。袁世凯的二祖母即袁甲三的夫人,就是陈宗石的五世孙女。袁世凯小时候曾在归德府陈家院居住,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

出了陈家大院往南右拐就是文昌阁了。文昌阁位于商丘古城东门里50米路北,西邻范文正公书院和文庙,东面隔着东马道北街就是东城门。始修年代不祥,现存为近代所重建。进了大门直走即是文昌阁主楼,是两层砖木结构建筑,上有尖顶,每层都是双重的飞檐走兽,四角高挑,蓝砖灰瓦,直插云霄,大有手可摘星辰之势!

文昌阁两边都有配殿,乃文人儒生谈诗论文之所。自然少不了商丘的一些历史传说故事了。关于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意思是天帝发令给神燕,生契建商降人间。天命玄鸟,其原文出自《诗经·商颂·玄鸟》,据说,帝喾的次妃简狄是有戎氏的女儿,与别人外出洗澡时看到一枚鸟蛋,简狄吞下去后,怀孕生下了契,契就是商人的始祖。“玄鸟”是古人对燕子的称呼,因燕子通体黑色,故名“玄鸟”。以貌取名,简单朴素。当时,玄鸟、凤都是指燕子。

月下老人的传说:唐贞观年间,书生韦固去清河(今山东临清)相亲路过宋城(今商丘)寄宿城南客店。恰好当晚明月皎洁,他不知不觉来到隆兴寺,见一老人正翻阅书卷便问道:“老人家看的什么书?”老人道:“婚姻之书, 天下所有人的婚姻皆记在这书中。”韦固又见老人身边有一袋子,问:“袋里装有何物?”老人笑道:“是红绳,它一系男女之足,便成了割不断的夫妻。“韦固道:“此次我去相亲能成否?”老人翻翻婚姻册说:“不可。你的妻子在城北,卖菜的陈氏怀抱那个三岁的女孩是你十四年后的妻子。”次日一早,韦固带家奴来到城北,果然见一位卖菜妇女怀抱一个三岁左右的女孩,不仅穿着不好,长得也不美 丽,心里越想越气,便生了歹心要杀死女孩;家奴本不愿干这伤天害理的事,又不敢违背主人,只好去行刺;一刀刺去,正刺在女孩的眉宇之间,由于害怕主仆二人连夜逃出宋城......十四年过去,韦固中了进士,在相州(今河南安阳)做了参军。刺史王泰见其一表人才年轻有为便招他为婿。新婚之夜,韦固见新人貌若天仙,只是眉宇间有一刀疤,便问缘由,夫人叹气道:“我家原在宋城,自幼父母双亡与奶妈相依为命以卖菜为生,三岁那年被人刺了一刀,留下伤疤,后投奔叔父相州刺史王大人。”韦固恍然大悟,于是如此这般说了个明白,说罢嘘唏长叹,从此二人恩爱有加。这正是“有缘干里来相会,千里姻缘一线牵。”故事中的宋城即现在的商丘,“月下老人”的故事经口口相传流传至今已有一 千多年,如今“月老”已是“媒人”的代名词,在商丘古城伯台还建有“月老庙”。所以你不得不感叹缘分的神奇!

非遗文化,民间有一句谚语:“开过药铺,星过称,一辈子啥也不再弄”。星称最重要的是公平、公正。公平,称才会准,公正,心正,决不星称缺斤短两称。刘在敬一家五代以星秤为生,祖父刘天德, 自青少年时期就钻研星秤技艺,父亲刘学然受祖父影响在不到20岁时就与秤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干就是50多年,刘在敬跟随父亲刘学然学艺最久,手艺学得最精。后来刘在敬的长子刘仓库在爷爷刘学然和父亲刘在敬的言传身教下,也熟练掌握了星秤这门手艺,对选料和制作工艺操作十分娴熟,老刘家星秤成为古城远近闻名的星秤之家。

展厅玻璃橱柜陈列的虎头帽,虎头鞋,是以民间手工刺绣为主,吸收了苏绣、湘绣等江南绣法婉约、细腻的特点,又兼有北方绣品明快、豪放的元素。其制成品多为婴儿、幼儿穿戴的虎头帽、虎头靴和原来农村妇女穿的绣花鞋等。远自唐、宋始就在民间流行,至明、清时代,随着手工艺品的发展,该项传统技艺成为盛期。

古城东门因出东门迎着太阳,第一个看到太阳升起的古城门,所以叫宾阳门,也有朝迎宾客之说;古城四门外原有四个瓮城,瓮城又各有一个扭头城门。北门向西,东门和西门向南,南门向东,所以商丘古城古有"四门八开"之说。古城内陆势呈龟背形状,共93条街道,在古代的八卦学说中,9是最大的数字,而3是万物的源泉,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93是一个吉利的数字。这93条街,把全城分割成200米见方的许多小块,格局如同棋盘。俯瞰全城,如棋盘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为防金木相克,古城东西两门相错一条街,东门偏南,西门偏北,出现了与南北轴线分别相交的两个隅首,成为中国古城中的唯一。

沿着东马道南行,路西有个工业遗产园1号厂房,是原商丘针织内衣厂,始建于1968年5月,上下两层,砖混结构,一楼原为织布车间,二楼为成衣车间,面积4080平方米。据说在清朝及以前,针织内衣厂的所在地就是古城内的镇台衙门。所谓的镇台衙门,也就是守城武将的办公所在地。古城,有许多数字都有讲究,其中3600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数字。古城的城门上有3600个钉子,城墙上一共有3600个垛口,而守城的士兵,也正好是3600人。这可是一支不小的部队了,这只部队的指挥部,也就是镇台衙门了。

当时的商丘县针织行业,以商丘县内衣厂为主。在上世纪80年代,商丘县针织内衣行业处在旺盛期。至1989年,商丘县针织内衣厂是享誉河南、闻名全国的骨干龙头企业,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300万件,年创汇近200万美元。当年也是相当牛逼啊了。可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也慢慢被时代淘汰了。

“廉洁文化一条街”位于商丘古城内一公里精品线路上(东门至南门),路边宣传栏展现了历代商丘古城出的清官。有清廉巡抚宋荦(luo)、廉吏宋纁、宋权用权为民、清廉知县宋沾,清正魏元忠等一心为民的好官。整条街以红色廉洁元素、家规家风、历史先贤人物事迹、廉政故事、民俗风情、格言警句为主要展示内容。通过图文古训等寓廉于画,凸显以廉为动的理念,营造崇廉尚廉、倡廉树廉、思廉践廉的浓厚气氛。

商丘,别称砀郡、梁郡、宋州,归德,位于河南东部,传说商族始祖契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大禹封在此地,“商丘”之名来源于此。历史上的商丘是商部族的起源和聚居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人、商品、商业的发源地。古城内城周长七里二分五厘,城墙下宽三丈,上宽两丈,高两丈五,南门拱阳门也是古城的标志。

南湖景区位于古城西南部(北纬34°37东经115°62)。总占地面积900亩,其中湖面占地600亩,绿地300亩。南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地下水。商丘古城湖的水源为自然降雨和古宋河之水,城湖西北角有一引水渠与古宋河相连,自西北向流经西城门,绕着西城墙进入南城湖。

古宋河是贯穿民权县、宁陵县及商丘市的一条主要排水河道,该河发源于民权县城关镇断堤头村,流经民权县、宁陵县后,再入商丘市,和护城河相连,是商丘市排水的主要渠渠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跟着坛友去旅行——仲春商丘行

应天书院是北宋全国四大书院之首,又称应天府书院,坐落在南湖公园东南角。其起源之早,规模之大,持续之久,人才之多,居四大书院之首。所以,《宋史》云:“北宋兴学,始于商丘”。应天书院在北宋时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嵩山的嵩阳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后该书院在曹诚等人尤其是应天知府、著名文学家晏殊的支持下,才得以大的扩展。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师在此任教,更是人才辈出,显盛一时,后人还撰文并刻立有《范文正公讲院碑记》以兹纪念。现在书院为2003年立项复建,2007年国庆节竣工的。崇圣殿里供奉着万代师表孔夫子及孟子,颜子,曾子,子路,子贡,闵子骞等儒家的先师们。

讲堂其实就是过去的教室,陈列着桌子和凳子。

应天书院前身为睢阳书院,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创办的私学。北宋政权建立后,实行开科取士,因这里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科举中第者竟多达五、六十人。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真宗帝大为嘉叹,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范仲淹曾来应天书院求学,后娶妻生子,在商丘落户,并担任应天书院掌学主教。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升格为南京应天书院又称为“南京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同时也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座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商丘古城自古有“江淮屏障”、“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所”的美誉。尤其是隋唐时期的商丘,大运河的通航,西到京师,南达江淮,北到幽燕,十分便利,漕运商旅,八方辐辏,粮商、盐商、茶商、丝商等均集聚于此,大大促进了商丘的商业活动,使之成为当时闻名遐迩的商业大都市。

八关斋又称八关斋碑,位于商丘古城南门外约500米的古宋河畔,为一八棱石幢,立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上题《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碑上字迹,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真迹。八关斋碑幢,是目前国内极为罕见的八棱体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现在的八关斋复建于2003年。

唐朝时,安史之乱率叛军围攻睢阳城,河南节度使田神功前来救援,打退了叛军。之后田神功病月余才好,宋州刺史徐向及富商乡绅、黎民百姓为了报答田神功的救援,在城南开元寺设八关斋会,祈请佛爷保佑田神功免灾祛病,于是六十四岁的颜真卿写了九百多字的《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碑文。碑高2.9米,八楞石幢,每面宽0.5米左右,外建八角亭。《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是大书法家颜真卿晚年的成熟之作,碑文兼用篆隶笔意。体方笔圆,端庄雄伟,被一致公认为颜书中的神品。

八关斋珍宝馆建于2003年。珍藏有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康熙、乾隆御碑,如:“西陂、仁惠诚民”等多达20余块及国家一 级文物,唐代颜真卿书写的《八关斋会报德记》原碑(残)。

千叟宴碑高3余米,宽不足1米。记载了乾隆六十一年(公元1795年)举行“千叟宴”的概况,李元会本人参加宴会的因由经过。据《国宝档案》揭秘,弘历皇帝年逾八十,国库空虚,宰相和珅出银万两,举办清代第四次“千叟宴”,也是最后一次。千叟宴耗资惊人,因国库匮乏,从此再也没有举办过。

禹王锁蚊井,是为纪念大禹治水功绩而建。大禹时期洪水肆虐,是因蛟龙作祟,泛滥的洗水冲塌堤防,淹没田地村庄,致使百姓流离失所。大禹先后制服九条蛟龙,其中一条被禁锢在一口八角井中,这就是禹王锁蛟井。据传,大禹治水时宋州城外有一对老夫妇,收留一个小孩做义子。这孩子唯一爱好是在河里玩要。老人多次劝阻不听,也只好由着他。大禹察看水情,发现在水中玩要的小孩是蛟龙所变,当时没有惊动他, 然后离去。得知小孩是被老夫妇收养的义子后,便找到老人家中,见老人正在编制葛绳,大禹就边与老人攀谈,边帮他编制葛绳,不久,那孩子从外面回来,贝到大禹扭头就跑, 大禹操起根葛绳,喊一声”变”!顿时那条粗壮的铁索就索在了小孩的脖子上,大禹厉声喝到:“畜生!现出原形来”!霎时小孩现出蛟龙原形。向老人说明真相后,大禹就将蛟龙禁锢在八角井中。

张巡祠就在八关斋对面,是为了纪念“安史之乱”中为保卫睢阳而殉难的张巡、许远等人所建。园内有唐代“安史之乱”时因守睢阳而殉国的张巡之墓。安史之乱时叛军围攻睢阳,张巡率领将士以弱敌强保卫睢阳并使敌军遭受重创,最终寡不敌众城破殉难。为了纪念张巡、许远等将士,1990年于张巡殉难地重建张巡祠,包括广场区、建筑区和墓葬园区。其中墓葬园区有张巡墓冢和白龙亭各一座。

西关陈氏糟鱼,顾名思义“糟”是糟酥、酥软,而糟鱼则是百年来延续下来的采用独特制作技艺的一种食品,糟鱼不仅将鱼骨刺软化即可食用,而且鱼肉不散,鱼形完整。制作糟鱼的原料主要采用一些骨刺较多、腥味较重的淡水鱼,鲜鱼宰杀、清洗、晾晒、上蜜、油炸再加入精心配比的香辛料将清洗好的鱼整齐码入锅内,最后文火慢煨的卤制方式做出一种连骨刺带鱼鳞都能食用的一道美食。

刘家烧饼制作技艺传承至今,在商丘古城经营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道光二十年烧饼传到民间,一代又一代刘家制作烧饼的手艺人把烧饼的制作工艺传承下来,实属不易。直到改革开放后第五代传承人刘振营开了真正意义上的“刘家烧饼店”。200多年来,刘家就是用这样的技艺,暖暖地满足着古城人的味蕾。

许愿亭内有口许愿井,亭外许愿树上自然是挂满了成千上万条许愿牌。有愿学业有成的,有喜结良缘的,有健康长寿的,有升官发财的,无非都想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而已。

天主薇堂,是西班牙传教士于1924年所建,座东向西,有教会特色的大小楼房五座,210余间,占地14亩, 共分为五院,算是保存比较完整的西洋建筑了。

城隍庙是最能体现汉民族祖先崇拜的一种文化符号。城系指周围的城墙,隍是环城的濠,以城隍护卫城池。商丘古城城隍庙由城隍殿、土地殿、灶君殿、财神殿、慈航殿、元辰殿、文昌殿、月老殿等殿宇构成,里面供奉的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水庸,唐代御史中丞、河南节度副使张巡,淮阳太守许远。六十甲子、财神、观音等佛像,均由神雕公司精心设计制作,诸多神像无不个性尽显,栩栩如生。

穆氏四合院,是商丘古城保存比较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四合院建筑群之一,为清代穆炳坛家族的宅院,穆炳坛是清代归德府城内的富商,也是当时商丘古城内的“七大家、八大户”之一。现为商丘艺术博物馆所在地,可刷身份证进入参观。

商丘古城里有句民谣“八大家,七大户”。就是说的”沈宋侯,叶余刘,还有高杨在后头。”所言就是明清两代出现的古城“八大家”。清末民初又出现了陈、蔡、穆、柴、尚、孟、胡“七大户”。眼下城内还存有多处故居。

“七大户”现存最完整的故居建筑,当数穆氏四合院,“七大户”之一的穆氏故居。穆氏即穆炳坛家,兄弟八人未做官,有田百顷。穆氏四合院原有房舍80余间,是一宅三院五门相照,座北面南的清代建筑群,现存四合院是中宅院和楼院,共31间。穆氏四合院是按一定的轴线组合成的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它反映了上尊下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封建礼制。在中宅院正堂内,陈列着一张精美的雕花床,是明朝万历年间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沈鲤的红木床。床上的雕刻和床壁上镶嵌的一片片彩瓷,精美绝伦,巧夺天工,其薄如纸,堪称珍贵文物,更令专家们叹为观止。这张床清光绪年间曾流落到进士蔡同春家,20世纪80年代初又辗转流落到穆氏四合院。

归德府文庙,亦称孔庙,是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地方,后因庙里同设“儒学”故又有学宫、学庙之称,具有学校学习与祭祀孔子的双重性质。明清两代,每年春秋两季的仲月(春二月,秋八 月)上丁日(农历每月上旬的丁日),官员、教员和生员都会在文庙举行祭拜孔子的大典,隆重非常。明嘉靖二十四年 (1545年),归德州升州为府,故称归德府文庙。原建筑群包括大成殿、明伦堂、星门、泮池、名宦祠、乡贤祠、戟门、东西房殿、敬一亭、启圣祠、教谕宅等,后因时代变迁,多数建筑荡力寒烟,现仅存大成殿、明伦堂和泮池。

泮池,归德府文庙主要景观之一, 为古代学宫前的半月形水池,中架拱桥,是古代官学标志,泮池一词来源于《周礼》中的辟雍,辟雍为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如同玉璧。而地方取其圆池一半,以示区别,故称“泮池”。每逢重大祭 日,官员和有功名者从桥上经过,无功名者从桥两边通过,因此泮池拱桥也有“状元桥”之称。后世对泮池功能进行了发展创新,将新生入学大礼称为“入泮”。需先换学服,经拜笔、入泮池、跨拱桥,上大成殿拜孔子等程序之后才能完成入学之礼,给予了莘莘学子“圆成才之梦,立报国咏志” 的引导激励。

归德府文庙是学庙合一的府级官办教育机构,始建于元初,后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 重建,但均毁于战乱或水灾。明弘治十八年 (1505年)知州张玺在古城现址复建文庙,面阔7间,曰大成殿。次年,知州刘信扩建州儒学,面阔5间,曰“明伦堂”。

皂荚树,又名皂荚、皂角等,豆科皂英属落叶乔木或小乔木,枝干灰色至深褐色,带有粗刺;羽状复叶,叶缘细锯齿状。此树历史悠久,饱经沧桑,传说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栓马树,2017年被确定为商丘古城古树名木。树的主干中空,上重下轻,需用数根钢管加以支撑,却又枝繁叶茂,绿意盎然。

一个古城有一个中心,古城的中心在大隅首。大隅首东侧路北,修复重建了历史上 的豫东政治中心——归德府衙。自1132年 至1913年,归德府(含归德州)设置将近 800年之久。修复重建后的归德府衙,将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修复完整的府级官署衙门,成为封建社会完整的府郡级实物标本。

商丘古城,不愧是千年古县,六朝古都,果然是名不虚传,的确是值得一游!

(信息来源:美篇-知秋)

章丘人论坛

咱章丘人自己的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