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3年第4期

编者按:

近日,由陕西团省委、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省委政法委等11家单位共同举办的第十届“‘中国梦 青年志’——寻找身边的陕西好青年”主题活动结果揭晓,涉及爱岗敬业、创新创业、乡村振兴、勤学上进、崇德守信、网络文明、平安正义7个领域,共有70名个人、30个集体入选其中。

他们之中,有深耕于雷达信号处理学科前沿的“90后”博士,为推动雷达领域的新理论与新技术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有在直播间积极传播知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主播;有践行乡村振兴事业的驻村第一书记,不仅带领自己帮扶的村子脱了贫,还惠及了周围4个村400余户群众;有华山戏法传承人,是陕西年龄最小的青年古彩戏法演员,坚守着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有细致勇敢的刑侦大队民警,坚持“破一案不如止一案,止一案不如少(防)一案”……

活动中提及:“此次入选的好青年个人和集体,集中展示了当代陕西青年苦干实干、奋斗奋进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因版面所限,本期推出的专题只遴选了他们中的部分代表,但希望通过他们讲述的奋斗故事,能让大家看到更多坚持的可能。就像网友在留言中说的那样:“努力的人终究被看见,加油!”

策划:本刊编辑部 网络编辑部 共青团陕西省委宣传部

统筹:本刊记者 宋泽宇

执行:《中国青年》编辑部 网络编辑部

中国梦 青年志——第十届‘陕西好青年’青春风采录”系列报道⑦

秦岭环保总站:用数字化实现智慧管山

@文-本刊特约记者 姚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秦岭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之一,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西安市鄠邑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站不断优化秦岭生态环境,厚植经济社会发展环保底色。

西安市鄠邑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站自2021年7月14日揭牌成立以来,发扬了“敢为人先、善于创新、能打硬仗、富有情怀”的团队优良作风,不断摸索创新,开启了“1551N网格化+12345网络化”的“数字秦岭、智慧管山”鄠邑模式,在西安市秦岭生态保护工作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率先实行区、街道、村三级保护站分级管理体制、峪口峪道“红黄绿”三色管理模式,开启网格联动体系,实现三防并举,让秦岭保护总站成为一支本领过硬、技术先进的生态护卫队。2023年,西安市鄠邑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站(以下简称“秦岭环保总站”)获评第十届“陕西好青年”集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岭联合执法检查(在巡山)

01

“网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放宣传材料除了防范火灾,网格员和护林员还要时刻防范核心保护区被非法入侵。董亮说:“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就是生态灾害的‘吹哨人’,就是要及时发现和制止影响生态环境的一切行为。”秦岭环保总站实行峪口峪道“三色管理”(即红色禁止出入、黄色管控出入、绿色正常出入)。随着保护区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势必将在未来吸引更多的游客、户外登山爱好者到访。“有部分户外爱好者喜欢开发新的路线,这个行为就会涉及核心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属于生态脆弱区域,如果没有专业知识贸然进入,定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同时存在自身安全隐患。”秦岭鄠邑段占地700多平方公里,占秦岭西安段总面积12.74%,光靠网格员、护林员巡视巡查难以实现24小时全方位防护,与“数字化”管理的接轨必将成为生态保护的主流趋势。为了更好地将人力物力合理使用,鄠邑区秦岭环保总站实行区、街道、村三级保护站分级管理体制,通过网格员、护林员认领包保自己的片区,最大限度扩大劳效利用率。以“1551N网格化”(1个总站,5个分站,51个子站,N个流动站)构建网格联动体系,累计400余名专兼职网格员全天候进行实地巡查,确保巡察工作切实落地。

02

“数字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岭保护智慧管控中心“以前在做网格员的时候,遇上有火情或者乱搭乱建的情况,我们需要到现场进行整改整治。现在我们在各个管辖片区装设了实时监控、广播小喇叭,可以第一时间通过广播的形式告知相关人员。如果出现重大情况,还可以通过广播进行现场工作部署,辅助网格员、护林员开展相关工作。”詹艳南说道。在智慧平台里,共建有36项、30000余条的秦岭大数据库,这个“数字化”管理系统在环境保护区内安装24小时实时摄像监控装置、烟雾火灾报警装置,所有设备同步接入卫星遥感、无人机和视频监控,建立专项APP便于实时联络附近护林员、网格员。“我们将挖掘机等各类机械型号数据输入云端,可以更智能地识别‘五乱’现象。”詹艳南介绍道。秦岭保护智慧管控中心不仅在“数字化”上不断更新,而且在管理上更体现“智慧化”。除了用于秦岭的“五乱”监管,在峪口峪道人员进出情况、黄色管控地区人数监测预警等方面,都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的全天候动态管理、深度保护,达到对秦岭保护区的全过程可查、全区域可视、全方位可控,做到天、空、地全方位管护秦岭,可以说.邑区“数字秦岭、智慧管山”的.邑模式打开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格局。

03

全民护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合户外活动团体,展开清岭活动现已有联盟单位27家,其中就包含具有危险地段垃圾清理资质专业救援队7家。在组建山区专业垃圾清理队伍的同时,组织民间户外团队有规范、有意识、有任务地带动游客文明登山,最大限度地变秦岭保护的管理对象为秦岭保护的宣传者、推动者,形成全民护山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联盟成员规范组织登山游客2000余人,义务清理深山垃圾700余袋,完成了鄠邑秦岭段深度清洁。通过自媒体拍摄发布秦岭保护公益视频13个,辐射带动登山爱好者30000余人。志愿化全民护山,让秦岭保护成为每位市民的意识自觉和行动自觉,让秦岭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云凝翠漫处,行止林间。

购买《中国青年》2023年第4期

“中国梦 青年志——第十届‘陕西好青年’青春风采录”系列报道

火箭“心脏”跑出加速度——记航天六院十一所空间站建设长征五号B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团队

兰岚:擦亮信息化战场的“火眼金睛”

王伟灏:从“无字句处”读振兴

师晓敏:玫瑰开在秦岭贾博涛:台上台下,助力非遗脱贫王翔:守护平安与正义

监制:皮钧终审:蔺玉红审校:刘晓 刘博文编辑:韩冬伊 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