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数来,在历史长河之中,帝王将相的爱情故事鲜有忠贞不移,一个皇帝和若干美人的故事才是常态,然而提到乞丐皇帝朱元璋,却有着近乎一致的说法,人们普遍认为他的真爱必然是马皇后,两人相濡以沫,携手创建了大明。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有些朋友并不了解,朱元璋一生妃嫔众多,除了马皇后,还有另一位佳人也是他的朱砂痣。

朱元璋的出身很普通,安徽凤阳人,从小家庭贫苦,依靠舅舅生活,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老朱没有读书识字的机会,很小就要种田放牛,只有勤劳的干活才能换一份吃不饱的餐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还发生过一件趣事,即便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老朱也还是有着孩童的爱玩天性,有一天他和朋友玩闹的时候不小心把舅舅家田地里的麦苗都压坏了,如果置之不理,肯定逃不过一顿狠揍。不过老朱有些急智,他偷偷拔了邻居的麦苗,栽种到舅舅的田里,成功的蒙混过关。没想到收割的时候,这片载种的田地产量远远高于播种的田地,也算是误打误撞,朱元璋的灵活和机智可见一斑,从小就有着不俗的表现,也有着十足的好运气。

如果朱元璋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可能也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随着兵荒马乱的战争拉开了序幕,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朱元璋失去了亲人,孑然一身只好去做了和尚,只为了一顿饱饭。可是和尚也没有余粮,寺庙把老朱赶出去化缘,他也就成为了一名乞丐。

彼时的朱元璋年轻气盛,用现在的一句歌词形容叫做“少年不知岁月长”。他并不觉得乞讨是一件难堪的事情,反而认真观察,抓住学习认字的机会,在四处游走的过程中增长了见识。这段岁月养成了朱元璋节俭的个性,也让他真正的了解了百姓的需求,知道百姓期盼着怎样的和平世界。

朱元璋就这样边走边要饭,为了吃饱投靠了陈友谅,成为了义军的一员,他展现出了优秀的军事才能和管理能力,得到了部下的拥护,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青年才俊。不过陈友谅却有些容纳不下这样优秀的朱元璋,两人分崩离析,只好散伙了事。朱元璋又转去投靠郭子兴,并与自己钟爱的马皇后相识了。

马皇后出身于安徽宿州的地主家庭,从小也是被父母娇养着,针织女红,管家理事,样样拿手。她的容貌一般,但是性格温柔,从不会高声说话,不疾不徐,有着安抚人心的力量。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根正苗红的大家闺秀,看脸就能感受到国泰民安。

可惜天不遂人愿,如果没有战争,马氏可能会嫁给一个地主,成为贤妻良母,拥有幸福和安稳的一生,然而她的父亲因为卷入白莲教而去世,原本小有资产的家庭迅速破败,死的死,逃的逃。马皇后还算幸运,被父亲的好友郭子兴收养,虽然衣食无忧,但终归寄人篱下,难免会渴望拥有自己的家庭。

随着马皇后芳龄渐长,郭子兴也开始操心义女的婚事,名为义女,在婚嫁上却有些尴尬,毕竟家破人亡,对于封建社会的有钱人来说总是会有些忌讳,名门望族看不上马氏,嫁个不争气的穷人,义父义母也舍不得,只好在军中寻找青年才俊。朱元璋就这样被郭子兴挑中了,能力出众,无父无母,这不就是最好拿捏的女婿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皇后和朱元璋很快就举行了婚礼,两个漂泊的人有了自己的家庭,相信此时的他们有着最真挚的感情,为了生活要讨好义父郭子兴,为了多挣些钱要努力打拼,在贫苦的生活中一起奋斗,这种互相扶持的感情也成为了朱元璋心中的宝贵记忆。

也许正是因为马皇后给予朱元璋的精神力量无可取替,在登基之后,老朱并没有和其他帝王一样抛弃糟糠之妻,另娶名门闺秀,而是把马氏册封为皇后,朱元璋一生也只有这一位皇后,在马氏去世之后也没有续弦,还将两人生下的儿子朱标立为太子。

如果故事结束在这里,那么无疑是美好的帝王爱情,不离不弃共患难,富贵之后也坚定不移的陪伴着彼此,可惜世事弄人,真实的历史中,朱元璋可不是什么有男德的人。在他登基之前,作为最被看好的义军统领,老朱能享受的美女资源可是令人艳羡,可能是受到了元朝少数民族的影响,当时的风气还是比较开放,并没有从一而终的苛刻要求,朱元璋的女人构成那叫一个复杂,有陈友谅的妃子,丧偶的寡妇,元朝后宫留下的妃嫔宫女,民间进献的美人,着实是艳福不浅。

在众多的女人之中,朱元璋最有感情的妃子,除了马氏,应该是成穆贵妃孙氏了,孙氏家境优越,也是一个大家小姐,虽然父母早逝,不过有两个兄长,一直都是在幸福的家庭中长大。还是因为战乱的缘故,孙氏和二哥一起逃难,只有十三岁的她已经有了美人之姿,难免引起不怀好意的关注,为了保护孙氏,她的二哥因此失去了性命,幸运的是,孙氏被青州元帅马世雄的夫人遇到,马夫人看她温柔可爱,楚楚动人,也就动了恻隐之心,将其收为义女。

孙氏在马家也过着大家闺秀的日子,接受着最为传统的教养,可能当时马家夫妇已经有了用其联姻的想法,在朱元璋攻破扬州的时候,马世雄认准他是一个枭雄,有心投靠,便托人游说称自己家中有一个美丽和才华并存的女儿。此时朱元璋已经是大元帅,部下也经常建议他纳妾,于是便迎娶孙氏进门,从时间上看,正是马皇后生下皇四子朱棣的那一年。

孙氏的心情无从考证,她的一生颠沛流离,在家时依赖哥哥,被马家收养用作联姻,18岁嫁的男人已经有了老婆,还有四个儿子。但孙氏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她意识到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情感深厚,迅速找到了自己在这个家的定位,出嫁的当年,孙氏就生下了一个女儿,此后七年没有再生育,一直帮助马皇后打理家事,成为了朱元璋的坚强后盾。

在那些朱元璋南征北战的日子里,孙氏和马氏难得的和平共处,两人共同抚养孩子,姐妹情谊深厚,如果说马皇后是朱元璋的贤内助,帮助他安抚民心,做好了征战的后勤工作。那么孙氏则是马皇后的最佳助手,她知书达理,不争不抢,就连一贯稳重著称的马皇后也不由得开口称赞孙氏是真正的贤女。

当然,孙氏对于自己的人生有着明确的规划,在朱元璋正式登基前,已经七年没有生育的孙氏怀了二胎,并在登基前七天的时候生下了第二个女儿,被册封为怀庆公主。可能是出生的时间比较好,功成名就的朱元璋对这个女儿很是宠爱,在数十个子女中有着特殊的待遇,为她取名朱福宁,后来更是精挑细选了夫婿。

1370年,在朱元璋登基两年后,孙氏被册封为贵妃,还和马皇后一同打理后宫,马皇后一向以仁慈闻名,擅长做思想工作。对待宫女妃嫔十分温和。而孙氏则一改以往的作派,开始唱红脸,以公正严明的法治来管理后宫,二者配合默契,成为朱元璋的平稳后宫的好帮手。

登基后的朱元璋后宫嫔妃众多,但对孙氏还是一如既往的宠爱,很快孙氏就再次怀孕了,生下了第三个女儿,但却不幸夭折。可能是此次丧女给孙氏带来的打击过大,她开始缠绵病榻,没几年就去世了,享年32岁。

爱妃离世令朱元璋十分悲痛,坐拥天下的他坚持要给孙氏一个声势浩大的葬礼,让她享受死后的哀荣,不过孙氏一生没有儿子,膝下只有两个女儿,按照但是明朝的习俗,朱元璋的儿子们无需为庶母守孝。可朱元璋怎么能容忍心爱的女人死后如此凄凉,他坚持更改了孝制,诏令天下宣布庶子也必须为庶母守孝一年,为嫡母则需要守孝三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官员们自然不同意,毕竟当时的守孝是需要丁忧的,谁会愿意为了庶母放弃一年的事业呢?但朱元璋铁了心,坚持推行了新的孝制,一定要给孙贵妃荣耀的葬礼,不忍心让她死后无依无靠。年迈的朱元璋回想与孙氏的相处,心中充满了柔情,实在不愿爱人孤苦伶仃的离去。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一个理智也冷情的人,他在登基后杀功臣,丝毫不顾念一同打天下的情分,死后也下令活着的嫔妃为其陪葬,哪怕是生育了皇子皇女也难逃一死,十足的利己主义者。可就是这样的朱元璋却愿意为了孙氏对抗满朝官员和儒家大学者,只为了莫须有的死后荣光,很难说不是真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