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1日晚20时,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更新报告。众所周知,这个组织在国际上是非常有权威的,每一次的发布和更新都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非常悲哀的是,还是组织的最新消息:长江特有物种、“中国淡水鱼之王”——白鲟正式宣告灭绝,我国特有的珍稀大型鱼类——长江鲟被宣布野外灭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记得2020年1月,我国正式公布了“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至2021年1月1日0时最近10年常年禁捕。的确,在乌鱼、中华鲟等珍稀鱼类繁衍放生的加持下,很多人都能真切感受到鱼儿归来,不禁感叹:长江生态明显好转。然而,IUCN突然公布这一噩耗,无疑是对现实“自以为是”的沉痛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说,这两个一夜之间的“噩耗”让很多人都揪心了,不仅是动物科学专家,还有普通的鱼类爱好者。因此,对于这条被公众热议的消息,存在两大疑点:一是白鲟为何会灭绝。第二,如果延长长江禁渔期,这个物种未来能否逐渐回归并“复苏”?

长江鲟和白鲟有什么特点?野外灭绝和灭绝真的“无迹可寻”吗?

可能是之前很多人没有关注这两个物种的情况,所以在听到灭绝和野外灭绝的消息后,都觉得好突然,不明白灭绝的意义和野生灭绝。那么从自然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这两个物种有哪些特点呢?真的会突然间灭绝的无影无踪吗?

长江鲟,又名达氏鲟、中华鲟、鳇鱼、白鲟,又名中华勺鼻鲟。从物种归属来看,长江鲟与白鲟一样,是鲟科的一种,是我国和长江特有的稀有大型鱼类。从外形上看,长江鲟和白鲟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长江鲟一般体长约75-105厘米,体重约10-25公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鲟体长2-3米,体重400-600斤。也正是因为如此,白鲟也被誉为“中国最大的淡水鱼”、“中国淡水鱼之王”。民间还有“千斤腊子万斤大象,黄牌大不好看”的谚语。这里的“腊子”、“香”、“黄鱼”分别指中华鲟、白鲟、鲻鱼。在此之前,不得不否认的是,它确实稀有,数量也不多。加之它是我国和长江特有的大型经济鱼类,故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值得一提的是,事实上长江鲟和白鲟在野外已经宣告灭绝。灭绝其实不是“无迹”,而是“预警”!根据中国专家此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根据长江白蛞蝓的搜索轨迹,估计它实际上会在2005年到2010年间灭绝。不过,这篇研究论文2019年上映,当时很多人还抱着一丝希望“只是没找到”,不肯相信。

据相关资料显示,白鲟与中华鲟一样作为长江旗舰物种,早在1.5亿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之前就已存在。从发现记录来看,白鲟是在1990年代发现的,但上一次被发现是2003年大年初一,距今已有近20年。

此外,专家还透露,白鲟可能早在1993年就已经功能性灭绝,这意味着种群无法自然繁殖。据专家调查,在它消失的这些年里,不仅开展了“长江流域资源环境调查”专项工作,20多家单位参与,65个调查站已设置,但仍未被发现。相比之下,1981年至2003年间记录的210次白鲟误捕记录便一目了然。因此,反转导致功能消退的结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白鲟灭绝的“前兆”其实还体现在救助难度上。据悉,1984年至1993年,专家先后救出4条被困白鲟。但经过观察跟踪,只有一条尾巴被成功救出放回长江。如果说有心帮助,专家用专业手段,成功率那么低,那么放在普通人身上,就算想帮忙,成功的概率就更小了。

为什么长江鲟、白鲟会灭绝?三个原因密不可分!

长江鲟和白鲟被政府宣布灭绝的消息让很多人深感悲痛,也许是因为它们确实稀有,它们是长江的精灵。也可能是今天的生态保护意识增强了,以至于他们的关注度终于提高了。但可惜,灭绝就是灭绝,可是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局面呢?

魔方好像离不开三个主要因素!第一,作为长江大型鱼类,虽然体型巨大,但对长江的依赖性也比较强,除了长江之外没有其他栖息地可以选择。外部砂石开采、水电站、大坝等阻碍了游泳和迁徙,阻碍了物种的繁衍和交流。一方面,这是长江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成为了困住他们的枷锁。

其次,它们属于长江大型鱼类,内部生态是一个大循环。此前,由于长江过度捕捞,“极端户口网”不断,破坏了生态,威胁到许多鱼类的生存。无形中,也损害了白鲟、长江鲟等珍稀物种食物链的完整性。自然,随着环境破坏的加成,会越来越少。

第三,从根本上说,“罪魁祸首”其实可能是人类自己!上述两个原因中最大的影响因素是人。人类对整个生态的所作所为,影响了生态环境、物种分布,甚至白鲟、长江鲟的误捕、特捕,以及野生鱼子酱和鱼肉的非法利用。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贸易。再加上人类此前保护意识薄弱,即使没有故意伤害,也或多或少成为了伤害他们的链条中的一环。

正式灭绝和野外灭绝是什么意思?“长江十年禁渔”的延长是否会促使其回归?稀有鱼类也已经处于危险之中。IUCN评估结果显示,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均面临灭绝威胁,约2/3的鲟鱼物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我国中华鲟仍维持“极危”等级,提高了其他7种鲟鱼的等级。防护等级。

“长江禁渔十年”时间不长,但我们确实看到了长江鱼类数量明显增加。就物种在自然界的发现而言,也有“云南百年绝迹三大物种:大花石蝶、竹生羊乳、杂色莴苣”的先例。.禁渔期间,白鲇、长江鲇乃至更多长江物种能否回归?

的确,这是很多人所希望的,但是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来看,动物和植物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个概率是有的,但是非常小!之所以说有这种概率,可能是专家们没有发现。

之所以说这个概率很小,是因为专家的监测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次,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人为干预或许可以在物种失去功能性繁殖能力、未完全灭绝的情况下拯救它。人类的繁衍是通过特殊的手段实现的。但目前白鲟是在室内养殖,没有再发现野生种群。想帮忙,却无处可帮。

总结

总的来说,这个噩耗确实让很多人感到震惊。但在鲁比克看来,生态保护需要代代相传的努力,谁也不能完全否定他们回归的可能。存在是可能的,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悲伤无法挽回,还是要靠行动。你怎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