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共早期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河源杰出乡贤的阮啸仙,已被世人所熟悉;但对阮啸仙的岳父、被誉为河源“道长”的徐国榦(gàn)却鲜为人知。笔者近期因查询阮啸仙研究史料,专程走访了源城上角徐屋,拜会了徐氏后人,了解了一些有关徐国榦的珍闻轶事。

私塾先生回乡办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国榦(1860—1926)

徐国榦,号礼舆,幼字高,亦字观华,原河源县城上廓(角)人,生于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四月二十四日,系河源上角徐姓始祖梧峰公第十一世孙。其父徐汝霖,为清“邑增生”,是一个“天性淳厚,知义慷慨,为文斐然”之人。徐国榦受父影响极大,幼年在城内念私塾,后在族人支持下到惠州丰湖书院就读。在校期间,勤奋刻苦,潜心用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2岁即考取“邑庠生”(秀才),且屡考“超等”。由于学业超群,后被“公推为义荣两等小学校长”,离开家乡在外地教学。因他生性清傲,既不屑巴结官僚,更不愿同流合污,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于是弃馆罢教,回到河源老家。在众亲友鼎力支持下,徐国榦在上角办起了徐氏私塾学堂,并亲自执教。

当时,学堂学生多是徐姓子弟及亲朋好友的孩子,也接纳一些穷苦百姓的子弟。执教期间,学生不论亲疏贵贱,徐国榦一视同仁,爱生如子,虽要求严苛但态度和善,深受师生、家长和广大市民敬重。特别是他恤贫济困,更是嬴得众人称赞。如按照当时的例规,子弟入学要给先生送礼,逢年过节还要送些糕点和果品等,但总遭到徐国榦的婉言谢绝。实在拒绝不了,他也是先收下来,之后再分回给学生们共享,学生们都甚为感动。

爱女许配忘年之交阮啸仙

徐国榦特别喜欢勤奋好学的学生。他家所在的上角徐屋,距三江私立高等小学堂仅一、二华里路程,平时与该校的老师来往频繁,并多次听李歧山、黄镜仁等老师介绍在该校读高小的阮啸仙的才名。当得知阮啸仙是一位思想活跃、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后,徐国榦就开始与阮啸仙接触,并常邀请他周末到家里做客。

阮啸仙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6岁时,其祖父阮济垣从河源县城请来塾师开始为家族子弟启蒙,8岁时入“闻啸轩”学堂念书,12岁进道南初级小学读书。后因家道中落,阮啸仙初小毕业后就失学在家参加劳动,直至1914年才被父亲阮集仁送往河源县城一家私立的高小学堂——三江高等小学就读,此时的阮啸仙已经16岁了。阮啸仙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上课用心听讲,课外认真研习,无论国文、算学、修身、历史、地理,还是读经、图画、体操、手工等,从不偏科,门门优秀,学习成绩十分拔尖。特别是阮啸仙求知欲望强烈,在辛亥革命党人、进步教师李歧山、黄境仁等人的教育引导下,很快接受了民主革命的思想,萌发了改革社会的强烈愿望,思想十分活跃。在校期间,特别是1916年初军阀龙济光部刘达庆率军入驻槎城,为避战乱再次被迫辍学之后,阮啸仙听闻徐国榦老先生的学养为人,对他十分崇敬,在李歧山、黄境仁等老师的引荐下,经常带上自已的作文,前往上角徐屋拜见徐国榦。两人谈完功课,还一起讨论时事,叙谈家世,总有谈不完的话题。

阮啸仙对徐国榦渊博的学识、为人处世的睿智深为叹服,徐国榦则十分赞赏阮啸仙的学业、人品和观察社会的深刻,并经常在别人面前夸奖阮啸仙对社会问题分析透彻,有改革社会的远大抱负,认为教育子弟,要以阮啸仙为榜样,用功读书,掌握技能,为国为民出力。并常常勉励阮啸仙,要顺势而为,急流勇进,成为祖国的栋材。两人遂成为忘年之交。

在此期间,志向远大、英俊惆傥的阮啸仙,引起了徐国榦三女儿徐琼荷的关注。通过与阮啸仙的频繁交往,徐国榦觉得,阮啸仙志向高远,才气过人,人又长得帅气,也有把三女儿徐琼荷的终身托付给阮啸仙之意。在征得女儿同意后,徐国榦亲自找到阮啸仙的大姨作媒,阮啸仙大姨是个热心人,在她的牵线撮合下,阮啸仙和父母都高兴地同意了这门亲事。

1917年冬,阮啸仙终于完成了同龄人早该修完的学业,以优异的成绩从三江高等小学堂毕业。时已19岁的阮啸仙,在父母亲和亲戚们的张罗下,与徐琼荷结为秦晋之好,留下了一段佳话。

题“远兴亭”楹联道尽人生真谛

徐国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书法工整俊秀,是当年河源县城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为此,有许多人慕名前来家中,向徐国榦索求墨宝。 有一次,槎城有一个暴发户,为庆贺六十大寿,托人带上一百吊钱,来到上角徐屋,请求徐国榦写一个大“寿”字,以示庆贺。徐国榦考虑到对方名声欠佳,托辞身体不适,闭门不见,来人只好悻悻而去。但对待乡中父老,不论红白喜丧之事,只要有人请他写对联、柬贴等,徐国榦则有求必应。遇上生活窘迫者所请,徐国榦不仅急人所急,往往还自己垫付纸张,立即挥毫,分文不取,甚至有时家中还特意备好饭菜,以招待远道而来求字索联的穷人,令人感动不已。

徐国榦满腹诗书,茶余饭后常与友人吟诗作对,如“明月易招狂犬吠,坚冰难免野狐疑”“明月作佳客,清风来故人”“美酒饮教微醉候,好花开到正香时”等,从中可见其处事为人之孤芳傲洁性格。其中,流传最广和最著名的,算是徐国榦给长塘路“远兴亭”题写的一副楹联。“远兴亭”,位于下城长塘路中段,系河源上角徐氏六世祖徐子远于清嘉庆年间所建,意即“徐子远兴建之亭”。该亭初时为简易小杂店,族人后改成凉亭,成为族亲或路人避雨憩息之所。时至晚清,帝国大厦摇摇欲坠,各级官吏贪腐成风,大有朝不保夕之势。作为晚清秀才的徐国榦,痛心疾首之余,只能把心中的悲愤与期待倾注于笔端。他鄙视这些贪官污吏横行乡野、鱼肉百姓,也为了告诫世人能守住底线、知足常乐,便为“远兴亭”撰拟了一副楹联:上联日:“何必贪多,死后依然空手去”;下联是:“莫宜嫌少,生前原是赤身来”,并亲自书于亭柱。该联犹如一记棒喝,虽只有短短22个字,却道尽了人性生死,悟出了人生真谛,成为一副让人顿然醒悟的警世名联。

新中国成立后,徐氏族人曾对“远兴亭”进行了修葺,但在文革浩劫时期,亭毁联焚。1986年10月,当时的河源县人民政府在“远兴亭”原址上重建了该亭,但令人遗憾的是,把徐国榦所题楹联上下联句倒置。2020年,源城区人民政府对包括上角徐屋在内的老城区进行全面规划和升级改造,再次重修了“远兴亭”,并将原亭柱子上下联句倒置的问题纠正了过来。“远兴亭”也因这副警世名联而驰名,让过往路人驻足,深思省悟。

捍卫百姓利益民族气节凛然

自清以来,外国传教士开始进入中国进行布道。晚清时期,当时归善、博罗等县因发生了几起教徒与当地人械斗的严重事件后,许多传教士转而前往河源城及和平、龙川等地。

民国初年,一位在河源城布道的德国传教士,企图强占槎城的一块土地来兴建教堂,市民敢怒不敢言,官员也无可奈何。徐国榦获悉此消息后,十分气愤,便发动乡亲坚决反对。面对激愤的群众,传教士态度傲慢,气焰嚣张。徐国榦见状,决定领头与传教士打官司。于是,徐国榦亲自执笔具状,并亲自将诉状送呈县衙。传教士自知理亏,害怕输掉官司,便亲自带上白银,偷偷去见徐国榦,请求他撤回诉状,并说了一些诸如“若不撤诉、后果自负”的话。徐国榦不为金钱所动,更没有屈服于传教士的恫吓,坚持与群众一起团结斗争。

不久,徐国榦打赢了官司,传教士被迫退出土地,向民众道歉并赔偿了损失,广大群众拍手称快。

一世清明高风亮节留青史

徐国榦一世清明,两袖清风,一生贫困。所住上角徐屋,只有几间破旧祖屋,他衣着朴素,三餐简单,常常盐水豉油下饭。但徐国榦在办校期间所得的学费钱谷,除了留下家人食用外,绝大部分则用来接济那些频频断炊的穷苦人家。

他所生石智、石检、石棣、石栈四子及琼艳、琼昭、琼荷、琼琚、琼礎五女,其中次子石检7岁早夭,四子石栈外出越南。余下7人在严父“清白做人”的教诲中长大成人。

徐国榦十分关心公益事业。特别是1924年他64岁时,不顾身患有病,牵头创修主编了《河源上角徐氏族谱》三卷,被称为“家政完善,莫赞一词”,确为后人研究河源地方文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史料。

1926年,徐国榦因病去世,终年66岁。乡亲们送挽联吊唁,称颂徐国榦“既无欺方寸内地,何妨作风月中人”。时任河源教育会会长萧诒刚先生专门撰文,赞誉徐国榦为河源“道长”,即道德高尚之长者的意思,并解释称“其高尚一如靖节,而器量之大、学识之宏,又当与文正欧苏并驾,惜不得其位,乃仅以道德鸣于时乡之人,所以咸尊为道长者,职是故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右一)在徐国榦祖屋前与其后人留影。左二、左一为徐国榦曾孙徐宪勇夫妇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1、河源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河源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1123—1124页。

2、河源上角徐氏族谱理事会:《徐氏族谱》,2003年12月内部印制。

3、司燕人:《河源客家简史》,中华书局,2016年1月版。

4、政协河源县委员会文史委员会:《河源文史》第二辑内部印制。

5、采访徐氏后人徐宪勇等口述资料。

来源:河源乡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