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春天,毛主席南下视察,路过许昌时听说这里有一位非常年轻的干部,年仅28岁却已经成为许昌副地委书记兼宣传部长,便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意在专列上召见他。
这位年轻干部叫做纪登奎,得知毛主席要接见自己后非常激动,可并不怯场,和毛主席从容的汇报了自己的工作,把庞杂的内容流利而有趣的说了下来。

同时,纪登奎还与毛主席讲了许昌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印象。自此以后,毛主席每次路过河南都要接见纪登奎,把他称为自己的“老朋友”。
今天,我们便来聊聊关于毛主席“老朋友”纪登奎的故事。
纪登奎,1923年3月17日出生于山西省武乡县,他的家境在当地算是不错,因此有了系统接受教育的机会。
但当时中国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日寇还侵我国土,杀我百姓,纪登奎作为有志青年自然不想这么干看着,便在1937年投笔从戎,开始参加革命工作。

第二年4月,纪登奎加入我党,担任晋东青年救国总会委员兼顺县青年救国会主席。
由于表现出色,纪登奎后来被任命为冀鲁豫第二地委抗联分会组织部部长、副主任。八年抗战的时间里,纪登奎大部分时间都在冀鲁豫地区工作,他参与动员组织青年参加抗日武装和支前工作,参加了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作为革命前辈,纪登奎在抗战时期和之后的解放战争时期一直没有上过正面战场,而是一直做文职工作,特别是宣传工作,他脑子灵光,有文化,为新中国解放做出了颇多贡献。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纪登奎担任河南许昌地委副书记,他28岁那年,也就是与毛主席见面后,升任为许昌地委书记,这在当时全国范围内也算是最年轻的地级干部了。

此后,纪登奎历任中共洛阳地委第一书记、中共河南委常务委员兼中共商丘地委第一书记。
特殊时期到来后,纪登奎于1967年被关押四个月,后在毛主席照顾下复出担任河南省委书记。
1969年中共九大召开,大会期间,有工人、军人及革命干部等代表相继发言,毛主席特别指示纪登奎作为革命干部代表上台。
当纪登奎上台是很多人都不认识他,但毛主席这样向全体代表介绍到:“他叫纪登奎,是我的老朋友,山西人,如今在河南工作。”毛主席的一句话让所有人都认识了纪登奎,也让他从此名扬天下。

1970年,毛主席安排纪登奎升任北京军区政委,执掌几十万军队。虽然纪登奎一直从事文职工作,没带过兵也没打过仗,但毛主席坚持这样安排。
这其实和当时的形势有关,林彪等人趁着毛主席年事已高控制军委大部分权利,毛主席希望纪登奎能打破这一局面,而纪登奎也没让主席希望,把事情完成的非常出色。
纪登奎的能力让毛主席非常欣赏,一度考虑让他做自己的接班人。但在1971年毛主席又一次南下视察时,河南省委书记告诉毛主席说纪登奎有一段时间支持“反复旧”,这让主席对纪登奎有了些不满,也使得他最后无缘接班人。

可无论怎样,纪登奎的能力还是非常出色的,他对于毛主席更是一直忠心耿耿。
1975年时,54岁的纪登奎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他兢兢业业,为稳定当时社会形势做了诸多工作。
可纪登奎的某些行为注定惹人不满,他便在1980年时主动提出辞职,辞职报告当天得到批准,他搬离了原来的住所,住进了一个普通的胡同小院。

当时的纪登奎不过57岁,正处于人生和事业的黄金期,因此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的决定,可纪登奎从不回应和解释,只淡然一笑,表示顺其自然就好。
在纪登奎辞职后,他的家里门可罗雀,但这也符合他的性子,平日里在书房一坐就是一天,通过读书看报来充实自我。
曾有人问纪登奎退休后想做什么,他说想去大学教书,讲一讲政治经济学,以他的文化和学历自然能胜任这一职务,可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

还有一件鲜为人知的事情,纪登奎曾出任一家研究所的研究员,虽然只是名誉性的职务,但他却认真对待,不辞辛苦的去基层调研,亲自编写报告,提出了很多实用建议。
1988年,纪登奎在家中吃饭时突然觉得身体不适,家人虽第一时间送他到医院却还是晚了一步,那一年纪登奎不过65岁。
斯人已乘黄鹤去,红色初心永照人,向纪登奎前辈致敬!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我,带您一起看看历史中的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