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儿女深植于骨髓中的优良素质。正是因为如此,千百年来,我们从小都被教育要拥有感恩的心,要时时刻刻记得那些曾经对我们有过帮助的人。

我们不仅要将帮助我们的恩情铭记于心,在我们有能力的时候,还要施以回报。并且,在看到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要及时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将这种互帮互助、乐于帮助的精神传递下去。

这不,今天要介绍的这个故事,就是投桃报李、铭记恩情的典范。他值得我们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走投无路的何荣锋被戴杏芬热心帮助

故事的主人公叫何荣锋,是一名做代加工厂起家的,从工人到老板,何荣锋用了几十年。在他实现成家立业、功成名就之后,他有一个最大的愿望,那就是找到当初那个帮助他的姐姐戴杏芬。

于是,当记者采访到何荣锋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一幕,何荣锋时隔二十年之后,终于找到了当初帮助自己的人,带着一百万的支票,亲自登门道谢。两人拥抱在一起,感谢当年的缘分。何荣锋还说,他跟戴杏芬,就是一辈子的姐弟。

记者采访到何荣锋,才最终明白这位异姓姐弟之间的渊源。

二十年前,何荣锋身陷囹圄。家中父亲因为进城卖猪钱包被偷,让这个小家一时之间陷入财产债务纠纷。那时候大家都不太富裕,一年到头就靠卖猪这项重要的营生赚点钱。

网络图片

但村民没想到,允许赊账卖给何荣锋父亲的猪,因为父亲进城钱包被偷,不仅一分钱都没赚回来,还白白损失了自己养了一年的猪。村民们当然不干,找上门来要说法,并且态度一次比一次激烈。

尽管何荣锋的父亲保证,自己一定会想办法出去打工赚钱去把欠村民们的钱还上,但损失惨重的村民们不相信,他们认为是何荣锋父亲自己“贼喊捉贼”,就是不想把钱给他们。

村民们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后来发展到经常拿些铁锹棍子上门殴打何荣锋母子。这时,何荣锋父亲已经只身一人进城寻找打工的机会赚钱去了。无奈之下,何荣锋也只能进城去打工,希望能赚点钱,帮助父亲尽快把欠村民的债还上。

但“天有不测风云”“屋漏偏逢连夜雨”,何荣锋没想到城里套路深,他遇上了跟自己父亲一样的困境。刚走出村没多久,他的钱包也被偷了,钱包中为数不多的路费和伙食费也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无分文的他只能尽量不吃饭,希望尽快找到一个能赚钱的活干。一路上,他只能靠双脚走路行进,实在饿得不行的时候,就在路边乞讨,看能不能遇到好心人给他们一点东西吃。

这天,刚下班走在回家路上的戴杏芬发现自己被三个穿的破破烂烂的小伙子一直跟着。警惕心起,戴杏芬加快步伐想甩掉他们。没想到他们紧跟其后一直跟到了家。

戴杏芬起初以为他们是坏人,有什么歹心,带着防御心询问他们。何荣锋马上将自己的情况全盘托出,希望能从戴杏芬这里获得一点吃的,什么都行,也不要太多,只要让他们稍微吃点东西就行,他们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戴杏芬得知何荣锋他们的境遇之后,没有丝毫犹豫,就将他们迎进了家,张罗着给他们做饭。

剧照

二、何荣锋获得热心帮助,重新出发,走向成功

那天,戴杏芬热情满满的给包括何荣锋在内的这三个小伙子准备了一大桌子的菜。在那个年代,戴杏芬自己也没什么机会吃肉吃米饭,但还是把自己家中储备已久的肉米饭都拿出来招待戴杏芬他们。

为了让何荣锋他们吃的开心没有负担,在饭桌上,戴杏芬还主动起话题了解他们的情况,对他们表示鼓励,告诉他们现在遇到的只是一点小困难,外面机会很多,他们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吃完饭后,戴杏芬看天色已晚,还留他们在家中住了一晚,让他们不至于露宿街头。在第二天他们离去的时候,戴杏芬还给每个人准备了一些零钱,给他们做路费用。

虽然钱并不多,但在戴杏芬自己工资也不高的情况下,这些钱已经足够说明戴杏芬的帮助之心与热情了。

剧照

何荣锋他们觉得不能拿这个钱,戴杏芬自己的生活也并不富裕,这些钱是戴杏芬上班一个月才好不容易才挣来的。

自己昨天晚上已经在戴杏芬的帮助下饱餐了一顿,还在温暖的家里睡了一晚,解决了困扰几天的饥寒之苦,已经受戴杏芬很大的帮助和恩惠了,怎么能还要戴杏芬的钱呢?

戴杏芬十分坚持要给他们,说钱并不多,给他们做一点点路费与伙食费用,让他们尽量能撑到找到赚钱工作的时候,不至于像昨天那样,靠乞讨要东西吃,不要饿肚子。自己也十分不好意思,给不出更多了。

何荣锋盛情难却,拿着戴杏芬给准备的钱,千恩万谢的走了。离开戴杏芬家的他们,马不停蹄赶路去找营生。最终,何荣锋他们来到一家家具厂,从工人做起,赚钱谋口饭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生有营商头脑的何荣锋,很快就发现了自己所在这家家具厂的弊端,在他的建议下,老板大刀阔斧的开启了改革,把家具厂的生意越做越大。

这不仅让老板看到了何荣锋的才能,也让何荣锋更加了解了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长处。他很好的利用自己的长处,开始自己做生意,并且一直本着诚信经营的理念,把生意做得越来越大。

二十年后,他已经是一位功成名就的大老板,他也一直没有忘记当年那个给自己帮助的戴杏芬。他知道,自己有今天,离不开当时戴杏芬的帮助和鼓励,包括戴杏芬的热情与诚信,在那时也给了自己深刻的启发。

因此,才有了他一定要找到戴杏芬亲自感谢她。这对一辈子的异姓姐弟,结缘于二十年前的一场帮助,体现出人性中最善良美好的一面,一切的乐于助人与热情,都促成了这段缘分。

三、戴杏芬借给何荣锋的那三十元钱是否需要返还

在那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年代,三十元是许多家庭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收入。戴杏芬因为热心,就这么把一笔在当时看来数目并不小的钱给了素不相识的三个陌生小伙子,那这笔钱究竟需不需要还呢?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明确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由双方当事人自由约定借款数额和借款时间,还款期限,还款方式。只要双方当事人在意思表示自由与真实的情况下达成合意即可,法律对此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由意思表示。

本案中,戴杏芬给何荣锋他们的那三十元钱,与其说是借,更不如说是赠送赠与。赠与合同,是我国民法典中明确规定的少数几个单务合同之一。

之所以说赠与合同是单务合同,是因为它是涉及一方有义务,另一方有权利而没义务。在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中,出于权利义务的相对性和均衡性,通常有权利即有义务,这也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等哲理的体现。

往往想要享受权利,就一定要遵守义务,承担义务。但赠与合同就是少数几个单务合同之一。赠与方履行赠与的义务,没有相对应的权利,而受赠方享受受赠的权利,却并不需要承担义务。

因此,赠与合同往往出现在双方是亲属、朋友等关系中。是出于一方对另一方的无私奉献,热心帮助,不求回报。

放在本案来看,戴杏芬因为热心热情,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选择更好的帮助何荣锋三人,在送何荣锋三人离开的时候还给他们一点路费,这是属于赠与的意思表示。在戴杏芬的内心,她也并没有要何荣锋他们返还这些钱的想法。

更何况,已经经过二十年,哪怕是最长的二十年诉讼时效也已经过去了。何荣锋找到戴杏芬,带着一百万金额的支票来感谢何荣锋,这纯粹是出于他感恩的心,并不是出于法律上的义务。

从何荣锋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促使何荣锋这么做的,是他高尚的道德,而并不是法律的规制。这也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有时候我们做到了遵守法律、不违反法律还远远不够。为了在我们社会弘扬正能量,弘扬向上向善的优良风气,我们要做的更好,才能够达到建设我们美好家园的目的。

二十年前的一餐饭,一夜的收留,三十块钱,让何荣锋记了二十年,并且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就马上来报恩,何荣锋的所作所为,才是做到了法律规定之上的更优秀的榜样。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