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小二 编辑|王小二
这篇文章你一定要好好看。
这又是一次试探,只是这次试探的更明显了。
看完这篇文章后,你或许就会知道还买不买房或者还买不买房了。
01
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表示:经济转为正常增长后应尽快开展房地产税的试点。

这是他在《比较》发表的《新时代中国财政体系改革和未来展望》一文中的话。

现在楼市的情况大家都清楚,这个消息能扩散到我们普通人的耳中,本身就是一种提示。
楼继伟作为原财政部的一把手,对全国范围内的各地财政状况是了如指掌的。
他的这篇文章,水平相当之高。
文章的免费版,我在网上搜索了半天没找到。
于是,看了收费版。
想具体了解的,可以自行阅读。

有人说,还是“狼来了”,这都说了多少年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房地产税的试点本来应该在去年要开始的,相关的立法已经在2021年第四季度完成了。

如果你细心一点,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那就是一些重大政策的推行不是仓促而就的。
运用金融市场中的一个名词,那就是预期管理。
咱们就拿美联储的加息来说,不是突如其来。中间这个过程会时不时的有大佬,不管是退休的还是在职的都会有意无意的漏点东西出来。
比如,美联储主席会出来偶尔说点话,表明下态度和方向,然后根据市场反应再适度调整,直到最后的加息幅度出台。
言归正传,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表达出的观点。
02
1.“经济转为正常增长”。
换句话说,就是现在还没有正常增长。
一二月份的时候,各种媒体和一些大V,宣传房地产已到谷底,反弹已至,暴涨在即。
然后,3月份了,他们开始自我安慰了。

2月份的房地产销售就是个短期反弹,不知道多少人又掉进去了。

2.“尽快开展房地产税试点”。
这个意思很明显了,财政压力大,要截留也要开源。
之前的文章已经说,老粉已经知道了。
精简中央和国家机关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简。

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岗和编制脱钩。

编外人员的清理已经开始,五年内清理完毕。

持续降低运行成本。

这都是节流。
看一看,财政部公布的收入情况,不谋而合。

就像老百姓过日子,光省钱是不行的,还得多赚钱。
房地产是地方财政的一个重要支撑。
现在各地方卖地卖不动了。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1-2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同比减少29%,这说明了,土地真的是卖不动了,房企们已经不再拿地。
伴随卖地收入的不断缩减,土地财政这条路可以说是走到尽头,一些依赖卖地收入才能维持财政的地方正处于危险中。
我们的学校、医院等等许多部门都是靠地方收入在补贴。
地卖不动了,地方自然就没钱了。
要维持正常的支出,只能增加收入。
03
看到有人说,征税就征税,反正房东也会把成本转嫁给租客头上。
这个想法很天真。
房地产税属于直接税的一种,无法转嫁给他人。
在这里面,他提出了几点困难,估计也就是要解决的问题。
1.估值问题
这里分为城镇和农村。
前者是全民所有,后者是集体所有。
城镇的房产估值问题不大。
农村的问题不好解决。
但是,可以区分城镇和农村的房产,区别征收,甚至可以不对农村征收。
2.确权问题
这个如果不动产登记都进行全国联网,估计也不是啥大问题。
3.区分投资和刚需。
有人说这个只针对那些多套房产的。
我感觉大概率是想多了,一旦征收,雨露均沾。
不过这个问题也好解决,比如按照人头。
一个人可以免税面积为30平米,这样还能鼓励生孩子不是吗?
04
如果施行房地产税的话,是个好事。
现在的许多人确实是刚需,可是房子貌似并没有到他们手里。
如果房地产税设定为累进税,持有的房子越多,缴纳的比例越大,估计房子就会回流到市场了。
房子多的空着的就要交空置税,想卖就得让利。

房地产持有税一旦公布,会加大那些投资者手中的房子回流市场。
这样房子能真正的发挥其居住属性。
刚需的人买,投资的人不在盯着房产。
另一个方面,遗产税这块也要推出。
很多人家在财富传递的过程中,不断放大。
比如,这几天吵得沸沸扬扬的鲶鱼事件,孙女把爷爷给搞晕了。
看看这孙女这智商和张扬跋扈的劲儿不都是财产传递造成的?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所以被再问什么时候买房子了,等信号就行了。
当不断的在试探的时候,距离就不会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