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开国上将中位列第三,更是因为多次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勇事迹,被人盛赞为“禁卫将军”,他就是张宗逊将军。也许他的名号,不如元帅大将“响亮”,但如果翻开中国革命史和解放军军史一查,便不难发现,这位将军究竟是做出了多么伟大、多么卓越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军报国

1908年,张宗逊出生于陕西渭南。虽然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算好,但张宗逊很幸运地读完了私塾、小学,在1922年进入了一所职业学校。张宗逊是受过教育的读书人,而这为他了解马克思主义,乃至信仰马克思主义铺平了知识上的阻碍。

中学时代的张宗逊是个满腔热血、报效国家的有志青年,他积极参加了当时的爱国学生运动,还考入了广州的黄埔军校,并且在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

从军校毕业后,张宗逊成为了一名国军基层军官。但随着蒋介石对共我党人士举起屠刀,制造出“白色恐怖”后,张宗逊便离开了国军部队,来到湘赣边界。

张宗逊加入红军的时间很早,在1927年9月,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爆发时,他就加入了红军的序列。毛主席率兵上井冈山时,张宗逊在主席身侧护佑他的安危。作为党中央的“禁卫将军”,这是张宗逊第一次保护毛主席。

血战四方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宗逊率领部队接连在赣南、闽西一带活动,屡次打破了国民党军的“围剿”,歼敌无数,成为了一员令国民党军闻风丧胆的战将。

1937年,一项新的任命交到了张宗逊手里。他将从红军大学参谋长调任中央军委第一局局长,同时还负责延安临近五县的警备工作。此时,党中央的各大机关和主要领导人几乎全都在延安,延安警备工作实在是重要至极。对于张宗逊而言,这是毛主席等党的主要领导人对他的信任。

全面抗战爆发后,前线的烽火一天比一天猛烈,留守后方的张宗逊战意盎然。后来,他也终于获得了机会,率领358旅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在前线,张宗逊率部每每英勇奋战,给予日军重挫。

雁门关大捷、滑石片伏击、百团大战……张宗逊用一场场胜利昭示着他过人的战役指挥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保卫延安

1943年,尽管抗日前线告急不断,但一向善于内斗的国民党反动派又折腾出了幺蛾子。他们在日寇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依然掀起了一阵“对内打击高潮”。

为了保证延安万无一失,党中央决定调张宗逊这个“禁卫将军”回延安布防。就这样,张宗逊率部回到了延安地区,在后方开展了大练兵活动,并同根据地乡亲们一道发展生产,解决了当时根据地内紧急的物资短缺问题。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但野心不死的反动派并不打算就此和平,他们悍然发动了内战,对鲁南、中原、陕北各地率先发起了大兵团式的攻击。

在国军潮水般的攻势下,人数和武器都处于劣势的我解放军部队在战争初期招架地有些许吃力。在陕北,胡宗南率领的五个精锐旅,共计数万兵马疯狂地向着革命圣地延安攻来。

此时张宗逊的手上不过只有一个纵队的人马,兵力单薄。考虑到多种因素,毛主席决定将彭德怀和张宗逊在陕甘宁边区的部队都整编为西北野战军,统一指挥,统一部署。

这支西北野战军的司令员自然是无可争议的彭德怀老总,但谁是副司令呢?党中央想了许久,最终决定听从彭老总的建议,让张宗逊担任了野战军的副司令

在延安保卫战中,张宗逊沉着冷静,不光成功掩护毛主席等一干领导人撤出延安,还没让胡宗南的精锐占到一点儿便宜。青华砭、沙家店、黄龙、延清等战役无不大大杀伤了国军的有生力量,为整个大西北战局的彻底盘活做出了重要贡献。

虎父无犬子

建国后,张宗逊被授予上将军衔。张将军没有闲着,在工作岗位上,他依然为人民军队做着自己的贡献。而也许最大的贡献就是,为国家培养出了一个同样能征善战的上将儿子。

张宗逊的小儿子名为张又侠。张又侠从小就受父亲影响,热爱军事。他十八岁刚成年就步入了解放军军营,而之后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张又侠更是大放异彩。一步一步,靠着自己的战功和努力,张又侠也成为了一名共和国上将。真可谓“虎父无犬子”

张宗逊的一生十分传奇,光是多次救过毛主席这一项,就已经十分了不得了。如今,老将军虽然已经与世长辞了,但他会永远鲜活地活在人们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