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革命战争史上,曾涌现了很多舍生忘死的英雄人物,是他们在战火连天的岁月中,选择用生命保卫祖国,我们才能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开湘

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能够取得胜利,同样也离不开革命英雄的付出,黄开湘就是其中的一位,担任红四军团团长的他,在长征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多次带领队伍转危为安。

可就是这样一位英雄团长,在队伍驻扎吴起镇时,在战地医院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杨成武

在这次的事件发生后,当时很多人猜测黄开湘是受不了长征的苦,才选择了自杀,但黄开湘的老战友杨成武,否定了旁人的这一说法,坚定地说:

“黄开湘的为人我了解,他绝对不可能自杀!”

杨成武为何如此确信黄开湘不是自杀?

黄开湘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在他不合常理地死亡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秘密?

农家出身的革命英雄

黄开湘于1901年12月出生在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家境十分贫寒,他作为家中的长子,早早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担,无奈家里的生活条件实在太差,为了一家人勉强不要饿死,他的两个妹妹,被父母先后送去做了童养媳。

年少的黄开湘知道,做了童养媳的女孩,以后一辈子都会生活得很悲惨,却无力改变残酷的现实,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妹妹们跳进火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黄开湘后来还是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当工农红军打到他的家乡时,深明大义的母亲,把包括黄开湘在内的五个儿子,都送到了红军中参加革命。

不幸的是,由于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吃了败仗的红军,不得不考虑进行战略转移,而这时的黄开湘作为红军中的一员,自然也要离开家乡,跟随部队走长征。

他心里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母亲。他的四个弟弟,在之前的战斗中,牺牲在了敌人的枪口下,家里现在只有母亲一个人,他不知道自己跟着队伍走了,母亲的生活将何以为继。

放心不下母亲的黄开湘,便在队伍出发前的一晚,回到家徒四壁的家里去向母亲辞行。头发花白的母亲抱着黄开湘的脖子,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她还是打起精神,对儿子说:

“你跟着队伍走吧!我一个老太婆,白狗子不能把我怎么样,你要好好工作!”

这时黄开湘的眼泪,也止不住地往下掉,但他还是咬着牙,转身告别了母亲。

这时的母亲一直趴在窗前,看着黄开湘的背影在夜色下渐渐消失不见,心里不由得痛如刀绞,这时她还不知道的是,儿子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在黄开湘走后,母亲因为遭到当地白匪的迫害,连遮风挡雨的房子,都被敌人烧掉了,被迫沦为了乞丐。

母亲在流离失所的日子里,心里唯一的愿望,就是等到革命胜利,看到儿子回来,可惜她一直没能等到那一天。

当时的黄开湘在回到队伍里之后,由于情势紧迫,身负重任的他,只能先行带领部队转移。

在红四军团中,黄开湘有一个最好的朋友,就是政委杨成武,当时两个人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所以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在每一次战役中也配合得天衣无缝。

为了尽快冲出敌人的包围圈,他和杨成武制定了严密的计划,红四团作为红一军团的先锋队,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军当时军备落后,为了夺取胜利,经常和敌人在近处展开肉搏战,而黄开湘经常用自己的斧头,来在战场上拼杀,时间长了以后,就得到了一个“斧头将军”的外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开湘凭借着作战勇敢,赢得了朱总司令的赏识,早在第三次反围剿胜利时,朱德就把缴获的张辉瓒的手枪送给了黄开湘。

后来黄开湘一直都十分珍惜这把手枪,它不仅是一件武器,也承载着朱总司令对他的关怀,可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一生爱枪如命的黄开湘,最后还是倒在了枪口之下。

长征中屡建奇功

长征中黄开湘率领的红四团,一直是红一军团先锋队的主力,尤其是在1935年5月红军要强渡大渡河时,更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当时红军面临着前有大河,后有追兵的困境,党组织为了挽救红军,于5月27日向红四军团下了死命令,必须在3日之内赶到泸定桥

泸定桥

红四军团所在的位置离泸定桥有整整320公里,要在3天之内完成行军,其难度可想而知。

即便如此,黄开湘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带领手下的战士们,准备完成这次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这个任务比预想的还要困难,因为整个山路充满了泥泞,四周还满是悬崖峭壁,稍有不慎一脚踩空,整个人就会掉入万丈深渊。

黄开湘心里明白,虽然困难重重,可眼下这是红军唯一的出路,只有咬紧牙关完成任务,红军才有一线生机。

不巧的是,当天便下起了倾盆大雨,而且两次和敌人遭遇,在打退了敌人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天两夜,部队却才走了仅仅八十多公里。

偏偏在这个时候,黄开湘又接到了组织上的电报,让他们必须尽快赶到泸定桥。

黄开湘知道事不宜迟,立刻带领队伍出发,仅仅在一天一夜的时间,就完成了240公里的行军,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

在到达泸定桥时,桥上的木板早被白匪撤走,只剩下几条光溜溜的铁索,黄开湘命令士兵一边铺设木板,一边从铁索上爬过,同时选出一支敢死队来和对面的敌人拼杀,掩护队伍过桥。

这时大渡河对岸的白匪,见难以阻挡红军,丧心病狂地放起了一把大火。

然而,大火并没有阻挡英勇的红军战士,他们在手榴弹的掩护下,还是越过了东桥头,不等对面的白匪反应过来,就用砍刀把他们杀得四处逃窜,顺便把桥上的大火扑灭。

同时杨成武还率领队伍拿下了泸定城,整个战斗不超过两个小时,等蒋介石接到电文时,已经为时已晚,他怎么也想不到红军会如此神速。

在这次的战斗中,黄开湘毫无疑问立下了大功,红四军团也得到了党组织的表彰,被授予一面写着“开路先锋”的锦旗。

黄开湘之后带领英雄的红四军团,一次又一次地发挥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在同年的9月,红军经过腊子口时,同样被腊子口的天险挡住了去路,而且还有国军在远处驾着大炮,准备对我军发起攻击。

黄开湘见此情景,明白要正面强攻肯定是不行的,就让当地的革命群众“云贵川”带路,带红军通过天险,绕到敌人身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云贵川”的帮助下,红四军团从悬崖绝壁上穿过,绕到了敌人的头顶。

白匪还没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的防御工事就被我军炸毁,黄开湘带领队伍,一鼓作气拿下了腊子口,让红军得以顺利通过。

这次的胜利对于整个红军的进军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毛主席在知道了黄开湘在腊子口战役中的英勇表现后,赞赏地说:有了我们的“斧头将军”,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不幸离开人世

黄开湘在带领红四军团到达吴起镇和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后,为了庆祝来之不易的胜利,黄开湘杨成武还特意去集市上买了一些猪肉,想和战士们一起改善一下伙食。

不料当天下起了大雨,两个人都被淋了个湿透,随即两人便出现了浑身战栗,手脚发凉的症状,经过医生诊断之后,确认他们二人患上了伤寒。

本来杨成武以为,他们连最艰苦的日子都挺了过来,这点小病只要调养几天就会好,所以他在被组织上安排到和黄开湘不同的地点治疗时,心里并没有多想什么,还以为等过几天病好了之后,他就又能够见到黄开湘了。

杨成武当时病得很重,体温都升到了四十多度,整个人的神志都模糊了,陷入了半昏迷状态。

一旁的医生见状,想要帮他退烧,可这时的红军并没有足够的消炎药,只能不断给他用酒精擦拭。

杨成武也不知道自己躺了多久,才迷迷糊糊地醒了过来,在气力稍稍恢复之后,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去看望老朋友黄开湘。

医生听到他提到黄开湘的名字,眼眶不由地红了,在杨成武的再三追问下,他们才说出实情,原来黄开湘在病重时叩响了手枪的扳机,饮弹自尽了。

杨成武听到此处,忍不住虎目落泪,他不顾自己大病初愈,就要赶去看黄开湘,等他找到黄开湘的临时住所时,他的遗体已经被同志们安葬了,在山上立了一块墓碑,显得格外凄凉。

杨成武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情景是真的,他不断地呼喊着黄开湘的名字,最后蹦出了一句话:

“他绝不可能是自杀!”

杨成武

杨成武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实在是太了解黄开湘的为人了,他绝不会是那种吃不了苦,会因为病痛就选择轻生的人,他推测黄开湘是因为在病中还神志不清,以为自己还是在战场上杀敌,所以无意扣动了扳机,才会意外身亡。

他的说法得到了很多同志的认可,不过由于当时的情况特殊,所以黄开湘牺牲后,他家里的人都不知道,直到很多年以后,新中国成立了,黄开湘的母亲才领取到了红军遗属应有的抚恤金。

老人家想到儿子英年早逝,不由得又一次珠泪滚滚。

杨成武将军在晚年也一直十分思念黄开湘,他甚至还在1985年出版的《杨成武回忆录》中,记录了黄开湘当年的英勇事迹,而在黄开湘的家乡,同样也有一些政府的工作人员,在看了这部书之后,专门去北京拜访杨成武老人。

此时的杨成武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英勇善战的将军了,但风烛残年的他,每次回忆起在长征时包括黄开湘在内的,牺牲的战友们,总会老泪纵横。

杨成武

他看到新中国如今日新月异地发展,时常会想起当年的峥嵘岁月,想到我们党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像黄开湘一样的烈士为党和人民不怕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