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人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口德好,才能运势好;运势好,才能少走弯路、多些成就。

恶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是每个人应该具有的修养。

出言不慎,驷马难追,伤人伤己,运势必定越来越差。

真正聪明的人,都戒掉了10种糟糕的说话方式。

01/戒多言

《道德经》里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话不要说太多,否则会言多必失,招致祸患。

《墨子》中记载,子禽问老师墨子:“多说话有好处吗?”

墨子回答说:“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可是没有人去听它的。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振动,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在切合时机的情况下说话才有用。”

话不在多,会说话的人,总是在恰当的时机说出恰当的话。

02/戒轻言

《道德经》里说:“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的,势必遭受很多困难。

言不可轻说,若说话更改,不如不说;言不可轻诺,若应诺更改,不如不诺。

不要轻率地讲话,轻言的人,会召来责怪和羞辱;不要轻易向人许诺,轻易许诺,会丧失信用。

03/戒狂言

不要不知轻重,胡侃乱说,往往后悔。

清代山阴金先生言:“为人行事勿猖狂,祸福渊潜各自当。”

猖狂还是谦下,这是直接关系着个人的祸福的。

人展现在他人面前的无非言与行,言语又最直接,所以说话切忌狂言。

狂则惹眼,狂则招恨,很容易惹来祸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戒直言

嵇康说:“轻肆直言,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

说话轻率放肆,直言不讳,碰到看不惯的事就发脾气,这是不可以的事情。

不要不顾后果地直言不讳,否则也会引起麻烦。

说话,顾及别人的自尊,把别人的自尊放在第一位。

直话,要转个弯说;冷冰冰的话,要加热了说。

05/戒尽言

《格言联璧》里说:“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意思是说,做事,不能做尽;说话,不能说尽。

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口德于己。

责人不必苛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肚量于己。

说话要含蓄,不要不留余地,否则就无回旋余地。

06/戒漏言

《韩非子》里说:“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事情由于保守机密而成功,说话不慎、泄露机密会导致事情失败。

对于一些关系他人或组织秘密的事,切忌不可泄漏,这是操守和人品问题,也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事情没有确定时,不可说确定的话,以免造成不好的影响,让人觉得轻浮或刻薄。

07/戒恶言

《礼记》曰:“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自己不说对人无礼、中伤的话,别人就不会以忿怒怨恨的话伤及自己。

不说无礼中伤的话,不恶语伤人,是一个人的修养和智慧。

古语说,刀疮易没,恶语难消

恶言恶语,给人心理上造成的伤害,远甚于身体上的伤害。

08/戒矜言

矜,就是自大、自以为是。

《道德经》言:“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自我夸耀的人抵消了功劳,妄自尊大的人不会长进。

矜言之人,不是骄傲就是无知,无论哪种都既对自身成长不利,也会招致别人的厌恶。

明末清初申涵光说:“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

说话,不要骄傲自满,自以为是。

自矜自夸,是涵养不够的表现。

09/戒谗言

谗言之人,皆是小人。

谗言,就是背后说坏话,挑拨离间或者恶意诽谤、贬低和侮辱别人。

东汉哲学家王充说:“谗言伤善,青蝇污白。”

做人,千万不要背后说别人的坏话。

背后说人坏话,会弄得天下都不太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戒怒言

《格言联璧》中讲:“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大喜之时不要向别人许诺什么,盛怒之中不要与别人说话。

生气的时候,拿出一张白纸,随便写、随便画,把这个时候的想法、决定等全都写在纸上,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事隔一天,拿出来看一下,如果这时候的想法和决定还是没改变,那么,就去做吧!

如果觉得那是气话,就折成纸飞机,把它放了。

生气时说话是不经大脑的,所以要三思而后行。

《太平御览》有言:“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病毒,常常因饮食不注意而入侵;灾祸,往往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

《论语》里说得好:“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德行高尚的君子,说话极为谨慎,行动却很敏捷。

此生,愿君谨慎慢言,好好说话,福运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