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夏天,在北京东大桥的国安宾馆里,一场特殊的会议正在进行。几名来自黑龙江的领导,包括孙书记、邵省长和省人大副主任李根生,在这里向刘华清作汇报;参会的还有几位主管军队装备的领导。

会议主要讨论的是:一艘没有造完的船。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中俄间的边境贸易迅速发展,大量的边贸公司和个人纷纷前往“独联体”国家做生意,黑龙江利用独特的地缘优势,边贸开展得格外红火。

当时有很多前苏联遗留的武器装备想要出售的消息,通过“边贸”这个渠道传回国内。其中有一条信息,竟然通过黑龙江省的领导,递到了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的办公桌上,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于是特意召集了这次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龙江省领导带来一条信息:乌克兰赫尔松船厂正有意出售一艘已经接近完工的大型航母补给舰。黑龙江的一家边贸公司已经和对方作过接洽,赫尔松船厂很愿意把船卖给中国。

参加汇报的黑龙江省人大副主任李根生,曾是刘华清留苏时的同学。不久前,他写信给刘华清介绍了这个情况。看过信后,刘华清特意安排了这次会议。

赫尔松船厂打算出售的这艘船,是前苏联海军规划的科曼达姆·费德科(Komandarm Fedko)级远洋油料补给舰,原计划造12艘,但前4艘还没建完苏联就已经不复存在。

这型补给舰的一号舰弗拉基米尔·佩雷古多夫(Vladimir Peregudov)号,在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建造,失去资金来源后很快陷入停工。于是赫尔松船厂开始寻找买家,想要把船变现,报价在1000万美元左右。

黑龙江省领导介绍完情况后,刘华清直截了当的向军队主管装备的领导发问:“贵不贵?能办吗?”迫切的心情溢于言表。

为什么一艘尚未完工的补给舰,能让刘华清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这就不得不提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1987年2月13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华清曾于1982年8月起担任海军司令员,他在部队作调研时注意到,海军有很多问题表面上看是发展过程中经验不足所导致,但如果放到全球军事的大环境中审视,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缺少一个完整的海军战略!

中国海军应不应该有自己的战略理论作指导?这个如今已不是问题的问题,在80年代初却还存有争议。

当时海军内部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中央军委已经为全军明确了统管三军的“积极防御”战略,海军不宜再提自己的作战方针;另一种则认为,海上作战有独立性和特殊性,海军应该制定自己的战略。

作为海军司令,刘华清明确支持第二种意见。

他认为,中央军委制定的总体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海军应该以此为基础,按现代海战和未来海战的需要,结合自身的作战任务、战役战术手段,明确海军自己的指导原则。

在1983年以后的讲话和报告中,刘华清多次谈到,海军应该成为战略军种,不但要能防守,还要能进攻。

1987年2月13日,刘华清和海军政委李耀文正式签发了给中央军委的《关于明确海军战略问题的报告》,中国海军的战略理论体系正式诞生,中华民族终于结束了没有海军战略的历史。

在回忆录中,刘华清曾专门阐述了什么是“近海防御”,尤其强调了哪里才是“近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说,以前我们把距海岸200海里以内的海域称为近海,现在要改变这个概念。近海,不但包括我国的黄海、东海、南海、南沙群岛以及台湾、冲绳岛链的内外海域,还包括太平洋北部海域,也就是第一岛链以内,及该岛链的外沿海区。

他还说,随着我们海军力量的壮大,未来的作战海区还要逐步扩大到太平洋北部至第二岛链。

而且,中国海军”近海防御“战略中的“防御”二字,也不是沿着海岸防守作战的意思。我们的海军要像英、法、德、意、日等国那样,实行区域防御型战略,打起仗来,海军要采取“敌进我进”的思想:敌人攻过来,我们也要攻过去。一旦敌海上力量向我沿海区域进攻,中国海军也要向敌后发起进攻。

1987年提出的”近海防御“战略,彻底改变了我国继承自苏联的“沿岸防守”作战思路,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战略方针,刘华清也因此被美国人称为“中国的马汉”。

在了解了刘华清的海军背景和中国海军的战略后,就不难理解他对航母、核潜艇等远洋作战装备的重视,大型补给舰也是刘华清关注的重点。

一支蓝水海军的作战舰艇就像拳头,强有力的补给舰队则是胳膊。只有胳膊足够强壮,打出的拳头才能虎虎生风。

当时我国也正在自研新一代综合补给舰,被称为“903计划”,项目由708所主导,但因为缺乏相关的技术储备,进展一直不太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得知乌克兰想出售大型补给舰后,已经是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决定亲自出面,推动引进。

如果能把这艘船买回来,我们不但能掌握相关技术,还可以迅速改善驱逐舰编队“腿短”的不足:这艘船可以运送多达2万多吨的油料和物资,能把海军编队的自持力,从7天2400海里增加到50天16800海里,是海军作战能力的倍增器。

而且,这艘补给舰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它具备给航母等大型舰船进行补给的能力,虽然我们当时还没有航母。

1992年夏天的国安宾馆里,当刘华清向装备部门的领导发问之后,军队领导回答:排水量37000吨的船,价格只相当于一架苏27的三分之一,确实不贵,可以考虑。我们抓紧研究一下。

之所以说还要“研究一下”,是因为购买此舰并不在装备采购计划之内,采购经费还需要想办法筹集。很快,在军委领导的直接支持下,采购补给舰的计划和相关经费,就被列入了议事日程。

当时我们要买这艘船,还有一个有利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早和赫尔松船厂接触的,是做边贸生意的哈尔滨龙驰公司总经理杨忠。他在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后,和赫尔松造船厂的领导建立起了信任和友谊,对方也因此把中国当作首选客户,对我们的采购意向有非常积极的回应。

在北京国安宾馆会议后不久,军委决定:补给舰的采购工作,由总参装备部负责执行。

总参为此派出了一个“补给舰采购小组”,由“906办”主任马庆华、哈尔滨龙驰公司经理杨忠、海军装备部林处长、船舶总公司李工程师,保利公司进出口部总经理于勇、中远公司李军民处长等多人组成。他们于1992年年底赶往乌克兰赫尔松造船厂。总参驻莫斯科经合处的“俄国通”马宙光,负责为小组联络各方,协办交通、住宿等保障工作。

采购小组来到赫尔松船厂后看到,一艘已经初具规模、体型硕大的军舰正静静地停泊在港内。它全长190米、宽25.3米,吃水10.67米,满载排水量37000吨;当时主机、发电机已经安装完毕,但管路、电缆线束尚未铺设,总体完成率接近80%。

经中国造船专家考察,认为该舰状态良好,完全满足续建的要求,于是中乌立即开始就采购进行谈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谈判和以往军贸稍有不同,由哈尔滨龙驰公司提供贸易中介服务。因为事先已经通过中介公司了解了价格,所以我方的预算为1000万美元。

但在谈判开始后,对方却把价格上调到了1100万美元,采购小组不得不为此进行反复交涉,他们的目标是在1000万美元以内签订合同。

虽然双方一个很想买,另一个也很想卖,但距真正签署合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且走得也并不轻松。

当时,双方除了要在商务条款上互相“过招”,还有关于补给舰的状态、备件数量、进度核查、资料交接、乌方提供技术支援、交付手续等诸多繁杂事项,都要一一落实在合同文本内,不但工作量大,谈起来也很吃力。而且当时苏联刚刚解体,国际风云变化莫测,我们购买这种大型敏感装备,还要跟时间赛跑。

经过一番艰苦、曲折的谈判后,乌方终于把价格降到了1006万美元,就坚决不肯再降。

可是,这个价格仍然超过了我们的拨款上限。采购小组为了这6万美元,和赫尔松船厂谈了很久还是没有结果。最终,采购小组选择让步,以1006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成交价没有达到预期,但采购小组在讨论时认为,这次购买机会很难得,如果为了6万美元就让项目搁置,以后再谈的话,条件很可能还不如现在,不能因小失大。

他们果断决定:不再纠缠价格细节,立即报告国内批准,由保利公司与乌方签署了正式采购合同。

在谈判期间,哈尔滨龙驰外贸公司总经理李忠,充分发挥自己懂俄语、长期经营当地人脉的优势,为合同的签署出了不少力。

此外,在前篇文章中曾介绍过的“中远公司军品运输处”处长李军民,也是运送补给舰回国的“功臣”。正是他出面和乌克兰港务局签订了租用拖轮,拖带补给舰回国的合同;此后又始终在一线指挥,终于把这艘没有动力的大船,历经千辛万苦后拖到了大连。

1993年5月1日,补给舰终于抵达大连港。很快,它就在乌克兰专家的技术支持下,由大连造船厂开工续建。在耗时三年、花费4亿多元人民币后顺利完工。

1996年6月,续建完成的补给舰正式加入南海舰队,成为当时中国海军吨位最大的舰船,被命名为“南仓”号(舷号南运953);2002年,南仓号被重新命名为“青海湖号”(舷号88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辽宁号服役之前,青海湖号一直是中国海军吨位最大的舰艇。

有意思的是,前苏联遗留的这型补给舰一共开建4艘,中国买走一艘后,印度海军也买下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被弃置的3号舰,续建后同样于1996年服役。这艘名叫乔蒂号的印度补给舰,还曾于2003年访问过上海。

服役后的青海湖号,满载排水量37000吨,人员编制125人,可以运载各类燃油及弹药、食物、医疗物资等干货,总计23000吨。它的服役,补上了南海舰队长期缺少远洋补给能力的短板。

青海湖号使用苏联80年代最先进的补给舰技术,不但自动化程度高,还装有大尺寸补给门架。这种门架不仅能在海上补给时,根据缆绳的受力状况自动调整,抵消舰体摇晃产生的负面影响,还能为航母、两栖攻击舰作补给,任务扩展能力很强。

作为解放军最先进的补给舰,青海湖号入役仅两个月就接受了准备访问美国的任务。

1997年2月20日,在海军副司令贺鹏飞的率领下,由“南仓”号(青海湖号)、哈尔滨号、珠海号组成的编队启航驶向美国,人民海军以全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面前。上一次中国军舰前往美国本土,还是86年前的1911年,当时清政府的“海圻号”巡洋舰,在参加完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典礼后,回国时曾访问了美国和古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0年,弹指一挥间。

虽然青海湖号的入役,让海军远洋能力大幅提升。但随着海军发展,它的缺点也日渐明显。比如,苏联在设计时使用了商业标准,因此青海湖号的最大航速只有16节,常常因为跟不上编队航速,而让任务执行能力大打折扣。

尽管如此,青海湖号在服役期内仍然大放异彩。海军几乎每次重要的远洋行动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曾多次执行重大演习和武器试验任务,先后4次与其它军舰组成编队,保障中国军舰访问过12个国家,总航程超过13万海里。

青海湖号的采购和续建,不但是中国海军“近海防御”战略的落地项目,还让我国造船工业深入接触到了前苏联补给舰的设计思路,并掌握了部分关键技术,为中国自行研制新一代补给舰奠定了良好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海湖号之后,中国自研并建造了4型共15艘补给舰,总排水量接近40万吨,其中新型补给舰已经具备20节以上的高航速。

如今的青海湖号不久后也将“功成身退”,回首三十年前,在海军最大舰艇只有7000吨的情况下,刘华清副主席力主引进这艘排水量高达37000吨的补给舰,很难说和航母没有关系。当时他的内心深处,很可能已经在考虑中国未来航母编队的保障问题。

正是因为当年决策者的运筹帷幄和执行团队的恪尽职守,解放军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让弗拉基米尔·佩雷古多夫号以“青海湖”号这个中国名字,重新绽放生命。1992一航母补给舰待售,刘华清得知后问部队领导:贵不贵,能办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