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6日,肺癌靶向治疗呼吸学院-全国巅峰论坛召开,精彩不容错过!

作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首位的恶性肿瘤,肺癌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近些年来,随着精准医学的快速发展,靶向治疗为驱动基因阳性的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突破性的生存获益,极大提高了这部分患者的整体生存期。但由于基层医院的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仍有很多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并未得到精准的治疗手段。

为深入贯彻《“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能力建设,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度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科教函﹝2022﹞170号)相关工作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启动实施“菁英计划”专科骨干人才培训项目。2023年3月26日,“肺癌靶向治疗呼吸学院-全国巅峰论坛”顺利召开。旨在全国范围内搭建各中心的学术交流平台,建立肺癌靶向治疗标准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共同促进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癌诊疗能力的提升和学科建设。

本次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王孟昭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赵卉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周建英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并致辞:“肺癌是当今世界上死亡率排位第一的恶性肿瘤,肺癌的防治已刻不容缓。而肺癌的治疗离不开多学科的参与、学科建设和人才管理,做好诊疗管理,形成规范化、多学科肺癌诊疗模式是目前临床迫切的需求。呼吸科在整个肺癌治疗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呼吸科专家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筛查、精准化治疗,以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处理有着非常丰富的学科经验和特色。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能加强全国各省及地市的交流,推广普及肺癌的规范化诊疗,充分发挥呼吸科在肺癌诊疗中的学科特色和作用,助力中国肺癌治疗水平全面提升,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让更多晚期肿瘤患者获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韩宝惠教授、王孟昭教授、赵卉教授、周建英教授致辞

武田中国医学事务部负责人曹娴女士致辞并表示:“2022年下半年以来,此培训项目在各位呼吸科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1场线上巡讲,覆盖24个省份,超过2万名临床医生参与项目,感谢各位专家在该项目中做出的卓越贡献。武田进入中国以来,已成功上市了二十余款药物,包括2款非常具有创新价值的肺癌产品。去年3月,布格替尼片获批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ALK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且已于今年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今年1月,针对EGFR ex20ins的首个口服靶向药莫博赛替尼在中国获批并上市。希望未来武田有更多创新药物惠及中国患者。”

图2. 曹娴女士致辞

在精彩的致辞后,全体嘉宾共同参与“肺癌靶向治疗呼吸学院-全国巅峰论坛”启动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 全体嘉宾参与启动仪式

学科建设 笃行不怠

精彩的致辞后,大会进入学术环节,第一篇章《学科建设 笃行不怠》由王孟昭教授赵卉教授主持。

图4. 王孟昭教授和赵卉教授主持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张艰教授分享了“呼吸科在肺癌诊疗中的价值“主题报告。我国肺癌的发病和死亡人数均高居恶性肿瘤首位,约40%的肺癌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10%,“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已成为肺癌临床诊疗的前进方向。呼吸科在肺癌精准诊疗中拥有入口型诊室、诊断能力技术高地、更多样化的治疗手段、重症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处理中心4大优势,守好肺癌首诊首治第一线,优化肺癌的全程管理。未来,呼吸科在肺癌患者的诊疗中至关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5. 张艰教授分享主题报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穆新林教授通过一例临床真实病例分享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呼吸科诊疗经验。该病例患者在诊断时采用支气管镜协助进行了精确诊断,更重要的是,在治疗、随访过程中若仅从影像学判断是否出现疾病进展,一旦影像学观察到气道内的肿瘤,则很难从简单的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达到根治的目的,且该患者的肿瘤若突破软骨,腔内治疗基本不可能治愈。幸运的是,该患者一直采用支气管镜随访,观察管腔内的病变情况,发现疾病复发后及时采用局部气道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同时,该患者诊断时检测出ALK融合突变,局部治疗联合全程的ALK-TKI治疗,为该患者实现了超过6年的长期生存,且目前患者疾病稳定。该例临床真实病例表明呼吸科在肺癌的诊断、治疗、随访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6. 穆新林教授分享呼吸科经验

在随后的学科菁英畅言环节中,王孟昭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陈恩国教授福建省立医院谢宝松教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周向东教授围绕呼吸科专家在早期肺癌的精准诊疗和全程管理的优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畅所欲言。

图7. 王孟昭教授主持,陈恩国教授、谢宝松教授、周向东教授讨论环节发言

陈恩国教授谈道:“呼吸科是肺癌诊疗中非常重要的亚专科,气管镜技术,包括在不同环节中的诊断、全程的治疗等,在亚专科发展上都有其重要的优势。另外,在肺癌诊疗过程中,靶向治疗、气管镜技术等各种治疗手段都不可或缺,如何将呼吸科在肺癌领域的特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肺癌变成慢性病是所有呼吸科同道共同努力的方向。”

谢宝松教授介绍道:“呼吸科在外科手术前的早期肺癌筛查中意义重大,这也体现出呼吸科在早期肺癌影像学判断上的能力。此外,呼吸科在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中不可或缺,以及在靶向、免疫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肺部损伤治疗上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呼吸科在肺癌诊疗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多参与MDT诊疗,以发挥其优势。”

周向东教授发言并表示:“呼吸科在肺癌的全程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呼吸科医生具备前沿的观念和技术,在肺癌诊疗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并且在为患者诊疗时利用MDT团队制定个体化的诊疗策略。对于早期肺癌,能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尚需继续探索,另外,呼吸科应主动参与到早期肺癌的治疗中,以及后续的动态随访。未来,呼吸科将在早期肺癌的精准诊疗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精准诊疗 靶向未来

第二篇章《精准诊疗 靶向未来》由韩宝惠教授周建英教授担任主持。

图8. 韩宝惠教授、周建英教授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储天晴教授首先以“精准诊疗 靶向未来”为题分享了上海胸科医院的呼吸科经验。《NCCN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3 V2版更新,诊断评估方面新增了诊断工具或策略,以提高诊断率和预后;在分子检测上,对于可切除早中期和晚期NSCLC患者均建议进行分子和生物标志物检测,多学科团队合作也有助于生物标志物检测流程优化;治疗上,不同分期的患者治疗策略不同,需结合患者情况拟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综合考量患者病情、药物多维度数据等,制定合理化的治疗策略,以达到兼顾生存与生活质量的目标。随后,储天晴教授分享了呼吸内科的临床经验,上海胸科医院在对抗疫情期间,开展了射频消融等专科技术,并积极参与互联网医院、多学科门诊、教学工作,并积极发展科研,呼吸科的临床全程管理对NSCLC患者的诊疗至关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9. 储天晴教授分享呼吸科经验

武田专题会环节中,安徽省胸科医院徐凌教授带来了“ALK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优选”主题报告。在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中,布格替尼具有多方位优势:强效缩瘤:一线全人群完全缓解率(CR)高达24%,深度缓解比例高达56%;持久护脑:降低基线伴脑转移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75%,4年OS率高达71%;更优生存:降低全人群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57%,一线中位PFS达30.8个月,同时也可降低亚裔人群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65%,是首个实现生存与生活质量显著获益的ALK-TKI;经济可及: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全线适应症均可医保报销,极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惠及更多患者。在上述优势的加持下,布格替尼将成为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优选。

图10. 徐凌教授分享主题报告

第二篇章的学科菁英畅言环节中,周建英教授主持,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丁翠敏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韩一平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聂立功教授深圳市人民医院吴迪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杨拴盈教授围绕布格替尼进入国家医保,在完全缓解率和脑转移疗效和安全性“双优”的特点,以及对于临床治疗的意义,展开精彩讨论。

图11. 周建英教授主持,丁翠敏教授、韩一平教授、聂立功教授、吴迪教授、杨拴盈教授讨论环节发言

丁翠敏教授表示:“‘钻石突变’ALK阳性NSCLC患者经ALK-TKI治疗后生存期普遍较长,脑转移疗效、药物安全性和经济毒性是临床关注的重点。二代TKI补足了一代在治疗脑转移上的短板,而且布格替尼纳入医保后临床医生在选择药物时减少了后顾之忧,期待临床医生在实践中继续积累用药体会,为这部分患者带来更长生存获益。”

韩一平教授分享道:“目前临床上已有多款ALK-TKI可用,如何优化排兵布阵是临床医生考虑的焦点,布格替尼纳入医保也为患者带来更多临床选择。对于患者来说,PFS获益和肿瘤深度缓解非常重要,以及延缓和克服脑转移情况,而布格替尼在这些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希望布格替尼进入医保后能更快进入更多医院,促进临床的合理使用。”

聂立功教授强调:“布格替尼的良好数据也说明患者肿瘤负荷明显减少,生存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另外,布格替尼在脑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双优’,将为这部分患者带来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吴迪教授谈道:“布格替尼在脑转移人群中获益明显,这也是其优势所在。另外,不同靶向药物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上差异较小,而布格替尼与克唑替尼对比的研究中,能明显看到差异。上述结果都表明布格替尼在ALK阳性NSCLC患者中前景广阔。”

杨拴盈教授提及,布格替尼上市后,已经获得三大权威指南的一线优选推荐,且一项Meta分析表明,布格替尼在脑转移及亚裔人群一线治疗中获益显著,包括强效缩瘤、持久护脑、更优生存等,另外,ALK合并TP53突变的患者,应用布格替尼疗效也较好。

规范前行 全程守护

第三篇章《规范前行 全程守护》在王孟昭教授赵卉教授的主持下开展。

图12. 王孟昭教授和赵卉教授主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李雯教授以“规范前行 全程守护”为题分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经验。通过开展肺结节及早期肺癌MDT诊断、肺癌(尤其Ⅲ期)MDT、irAE MDT、肺癌罕见突变专科和肺癌临床试验咨询专科等日常工作,未来才能更好的规范前行、全程守护肺癌患者。另外,对于肺癌常见的合并症、如慢阻肺、肺栓塞、肺部感染等规范管理,呼吸科也独具优势。对于MDT的工作,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交流,才能把MDT团队做强做大,并且需要有新鲜的血液加入,从而保持持久的活力。

图13. 李雯教授分享呼吸科经验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昊教授分享了“EGFR罕见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新进展”的报告。EGFR罕见突变约占EGFR突变的12%,包括EGFR ex20ins、G719X等,EGFR罕见突变患者预后较常见突变患者更差,临床诊疗仍面临挑战。其中,EGFR ex20ins突变是EGFR非经典突变中最常见的亚型,传统EGFR-TKIs、免疫治疗用于EGFR ex20ins NSCLC疗效有限,莫博赛替尼为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其是中国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针对该靶点的口服TKI。目前EGFR罕见突变NSCLC治疗仍有更多临床问题值得探讨,包括联合治疗、耐药机制等探索正在持续进行。

图14. 唐昊教授分享主题报告

在学科菁英畅言环节中,王孟昭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顾爱琴教授山西省肿瘤医院宋霞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项轶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谢展鸿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章俊强教授主要围绕呼吸科在肺癌诊疗中的安全性管理和EGFR ex20ins的治疗发表了精彩的学术观点。

图15. 王孟昭教授主持,顾爱琴教授、宋霞教授、项轶教授、谢展鸿教授、章俊强教授讨论环节发言

顾爱琴教授表示:“在管理肺癌患者的不良反应上,我们建议患者添加线上沟通群,若出现不良反应可及时指导患者处理或就医。针对ALK阳性NSCLC患者,布格替尼的缓解深度率达到56%,CR率达到24%,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以及生活质量,且二代ALK-TKI耐药后仍有药物可用,期待这部分患者的生存时间进一步延长。针对EGFR ex20ins患者,莫博赛替尼给了患者疗效安全俱佳的新选择,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武器惠及患者。”

宋霞教授谈道:“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需要更多关注,我们已成立了全国不良反应专委会,对于不良反应尽力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同时也正在开展针对重症不良反应的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希望更多同道参与其中,提高药物不良反应知识、处理技巧和水平。对于EGFR ex20ins患者,莫博赛替尼的上市是目前唯一的口服靶向治疗药物,药物可及、便于管理,为这部分患者带来了福音。”

项轶教授分享道:“呼吸科对于间质性肺炎等不良反应的处理有独特优势,随着靶向治疗的应用增多、新药的出现,也将伴随着新的不良反应出现,因此呼吸科医生也需更加关注新的不良反应情况。另外,莫博赛替尼是国内目前唯一获批用于EGFR ex20ins患者的靶向药,至少短期内将成为这部分患者的优选治疗。”

谢展鸿教授认为对于靶向药物的安全性管理,需要MDT团队的参与,包括院内和院外,共同的探讨能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EGFR ex20ins NSCLC的治疗,精准检测非常重要,呼吸科也应在推广NGS检测、个体化诊疗等方面做出贡献。

章俊强教授对于早期肺结节、亚实性结节阶段是否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非常感兴趣,王孟昭教授表示:“当患者有发烧、咳嗽等症状时可考虑使用抗感染治疗;对于新发结节可能考虑使用;多发结节有时也考虑使用;对于孤立结节,且无任何症状时,可不使用。”

大会总结

大会进入尾声,韩宝惠教授王孟昭教授赵卉教授周建英教授进行总结:“今天会议中介绍了三家医院的呼吸科临床诊疗经验,从中可看出,呼吸科在肺癌诊疗领域中有其特色,但在肺癌规范化诊疗、大型临床研究方面和肿瘤科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也是呼吸科未来努力的方向,希望呼吸科未来开展更多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以解决临床未满足的需求,惠及更多患者。”

图16. 韩宝惠教授、王孟昭教授、赵卉教授和周建英教授大会总结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