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年有消费的冲动吗?或者说,有余粮去消费吗?肯定是有的,只是可能占比小一点。

有多小呢?

社会总财富790万亿,其中国资360万亿,占比45.6%;私人财富430万亿,占比54.4%。

下面将中金的数据绘制成图表,直观地了解一下私有资产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张图可以看出,两个典型的三角,一正一倒。

很显然,该局面已经超过经常听到的“二八定律”了,如果把头部的两者加起来,那就是7.38%的人群,占有93%的财富。

前一天只说国外的文章无故不见了,这里再摘补一下韩国的数据:

2021年,韩国收入上游0.1%群体(总计9399人)的年收入约1753万,是收入下游20%群体的1400倍。而这0.1%的总收入,占到韩国人口收入的10.4%。

2022年,韩国衡量贫富差距的指标数据为0.606,早已超过0.4已经是贫富差距过大的警戒线。

国内的指标,则只更新到202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结合3月上旬的《2022年意 才 ·胡润财富报告》,处于金字塔上端的比例在继续增长:

截至2022年1月1日,中国拥有600万人民币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已经达到518万户,比上年增加10万户,增长率为2.1%。

果然还是富者恒富。

可能是这种信息容易制造焦虑,所以主动公开的信息不多。

当然了,人都是向上看的,那能不能看看这类群体的资产变化来源,给自己一点动力呢?

主要靠投资、工资、继承、房租,过去7年来这五种影响因素有小幅变化。其中,工资和房租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果然,自工业革命以来,工资是最稳妥的财富增长手段。

但对普通人来说,好像微乎其微。

当社会的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那多人的生产创造医院会降低。

从上图中还反映出来的是,财富会偏好于投资、分红。结果是金融会挤兑实业。

金融并不创造财富,只是把财富倒了个手。而现代的金融体系,就是掠夺的工具。可以说,金融是文明、工业化的破坏者。

好在“三次分配”的目的是把财富增量分润给普通劳动者;“一带一路”能够大幅拓展工业产能;“脱虚向实”是压制掠夺性经济活动,将资源集中到工业生产上。

过去数十年来,重点释放了沿海一带劳动者的生产力,创造了惊人的工业和财富。如果能继续释放更多劳动者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把图一种的其他人群的收入大幅提高,那真是国富民强。

我们这几代人生在这沧海桑田、风云变幻的时代,如果能够经历爆发式的生产力推出的财富增长带来的幸福感,那真是万分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