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诞生了许多后世耳熟能详的文学革命家,如鲁迅、陈独秀、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胡适等等。他们生在时代交替的历史时期,为我国思想文化的奠定作出了很多成就。

但他们中的一个人,同样作为北大的教授,却因为发明了一个汉字而被骂了整整3年,期间甚至不敢光明正大地上街。这个教授,叫做刘半农。

刘半农1891年生于江苏江阴的一个世代耕读家庭,自小学习和接触的都是中国传统文人所学的“小学”知识。这个“小学”指的是如今的古汉语文字学方面的音韵、文字和训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半农塑像

刘半农性格虽然调皮,经常有一些奇思妙想和“歪门邪道”的钻研,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秀才”,6岁已经能够和人联诗,20岁的时候被母校聘回来教学,编纂了《江阴杂志》。

辛亥革命后,西方的思想和文化一股脑地涌进了中国这块保守的大地上,刘半农深感潮流之汹涌,自学了两年洋文便谋得了在《中华书局》编译外国作品的职位,经他翻译的外国小说有40多篇被发表在当时著名的刊物《小说界》和《时事新报》上面。

刘半农翻译作品并不局限于英文,还有俄国的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等人的著作,也因此成为了名噪一时的翻译家。1917年,追随新文化运动潮流的刘半农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我之文学改良观》,被北大校长蔡元培破格聘用为预科的国文教授

当时在北大教授文史哲等科目的无不是大家,如徐悲鸿、梁漱溟、胡适、刘文典等。虽然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但全部毕业于国内外各大名校,只有刘半农是只上过高中的肄业青年。

刘半农

刘半农的学术造诣并不受学历的限制,他在新文化运动中旗帜下推出的文学和语言革新不仅让当时的文化界为之一撼,百年后的我们也仍然在享受他的文化成果。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北大的同学们自导自演了一出话剧,以柳眉饰演的老学究、老古板王敬轩为主角,其他学生藏在幕布后面用口技的方式配音,对王敬轩封建、传统的思想作出批判。

这一出戏的名字叫做《复王敬轩书》,正是对刘半农和钱玄同等人在《新青年》上以文章方式口诛笔伐、你来我往的舆论大战的舞台表现。

钱玄同虚构了一个“王敬轩”的身份,在《新青年》上洋洋洒洒地批判“新文化运动”的种种罪状,给推行新文化新思想的众人扣上一个数典忘祖的帽子,俨然是一派旧学者顽固不化的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复王敬轩书

刘半农则以《新青年》为阵地,和钱玄同进行了一场古早的“炒作”,写了一篇《复王敬轩书》对“王敬轩”所有批判的内容一一进行反驳,吸引读者和舆论的关注与探讨。

因为《复王敬轩书》的论据充分、文笔犀利,这出戏的效果出奇地好,也吸引了更多学者和学生参与到新文化运动中,改造旧思想、放弃旧糟粕。

清朝颠覆的十年中,尤其是1915年的《新青年》创办以来,我国民众的思想开放之程度、锐意进取之精神前所未有的高涨。改良和创新是彼时的时代主题,支持新文化运动的一干人都在潜心探究从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与过去的腐朽面貌划清界限。

伴随着白话文的兴起和外国文学作品的引入,通俗的语言表述中出现了大量的第三人称,单用一个“他”字很难清楚地区分开文中指代的差异和具体指向。

刘半农作为在语言文学方面卓有成就的人,深刻地感受到中外文学作品中不同人称代词翻译的差异和讹用之弊。英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会有“he”“she”和“it”的区分,分别指代人称中男性、女性和无性别的物。

但在汉语一贯的用法中,只有一个“他”字指代所有的第三人称,并无区分男女和物的代词差异。如要加以区分,就是在“他”字后面加个标注说明。如指代第三人称的女性,即用“他(女)”,指代无性别的物或者动物时,则用“他(物)”来作为区分。

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本就是长篇累牍和繁杂冗复的,还要专门对“他”所指代的性别及属性进行区分,无疑增大了难度和工作量,也不符合他们所倡导的“白话、简洁”等主旨。

因此鲁迅便在早期的文学作品中借鉴了“伊人”的“伊”字来指代女性,不过用途并不特别广泛,也未能为全民所接受。

鲁迅

1917年的刘半农首先提出了“她”字的构造,作为英文中“she”的准确翻译,也以此和“他”区别开。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就对此十分赞同,在1918年8月5日出刊的《新青年》上提到了:“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没有性的分别,很觉不便。半农创造‘她’字和‘他’字并用。”

按照刘半农的理解,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应该如同外国语言中一样有个专属于自己的称呼,不仅使用方便,而且更具有美感。且随着思想的开放和女性地位的提升,仍用“他(女)这样的翻译,仿佛仍然把女性当成男性的附属品一样,充满着旧社会的味道

“她”字率先在北大的课堂和刘半农发表的报刊文章中推广开来,接受者众多,也让一众守旧的人看到了刘半农的创新,认为这是对传统习俗与文化的造反,理应加以驳斥和镇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半农

上海的《新人》杂志还专门刊登了一篇寒冰的《这是刘半农的错》的文章,认为古汉语中的“我”“汝”本没有性别阴阳之分,“他”和“她”在汉语中也不像英文那样具有读音上的差异,属于画蛇添足之举。

一些女性主义者也被煽动起来,认为“她”字比“他”字,低“人”一等,为何男性能够继续沿用千百年来的“他”字,却要单独加个“女”字旁来作区分,而不给男性加一个“男”字旁呢?

种种言论层出不穷,新旧势力联合起来对刘半农的造字表示反对,学者们纷纷利用当时最大的舆论——报刊和社论对刘半农进行攻击。尤其是一些没有真知灼见却又容易受人挑拨的人,以致除了极少数有独立思想的女性外,被守旧思想束缚的整个中国的女人都在骂刘半农。不过其中有多少真心实意地反对,有多少浑水摸鱼挑拨是非的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她”的被发明出来的三年内,刘半农遭遇了舆论的全面打击,也由此引发了新旧文学之间又一轮的口水战。对刘半农本人来说,只要他一出门,就容易遇到报社的采访和学生的抨击,导致他整整三年都不敢光明正大地上街,唯恐被人逮着骂。

因此刘半农专门在国外留学期间写作了一篇《“她”的问题》寄回国内发表,解释自己创造“她”字的初衷,只是为了表义更加清晰,也是为了把女性和男性的人称区别开来。文后,刘半农还顺势提出要 再造一个“它”字代表物。

1925年,刘半农完成了《汉语字声实验录》的法文版,获得“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是我国第一个获得这项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同时,刘半农在法国攻读的实验语音学成功结业,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仍然是第一个获得国家授予最高学衔的中国人。

刘半农语音实验照

归国途中,刘半农在轮船上想到妻子牺牲自己打理家庭、始终无怨无悔支持自己的学业和事业,动情地以“她”字写了一首白话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一个月后,他就回到北大任教,成为我国实验语音学的奠基人。刘半农的成就让他很快在国内声名大噪,用来歌颂妻子的这首诗也被编排成曲,随着“她”字一起火遍了大江南北。一些顽固的守旧派坚持对“她”字的抵制已经无法阻挡“她”前进的脚步了。

这时的人们普遍接受了“她”字的存在,历史也接受了刘半农的选择,教育部在1932年的常用字中纳入了“她”字,从官方层面给这场争论定音,也有了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他”“她”“它”之分。

鲁迅也曾经对刘半农造字的创举表示过消极看法,不过后来的《忆刘半农》中,他显然已经深度理解了刘半农当初“叛逆”的行为:“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 ‘如丧考妣’,恨不得 ‘食肉寝皮’,所以的确是 ‘大仗’。

之后还有人根据刘半农的基础创造了“妳”字来与“你”进行区别,也曾经风靡一时,不过最终没有被大众所接受,成了那个年代昙花一现的第二人称指代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半农

实际上,“她”字并非刘半农所创,古汉语《集韵·上声·马韵》中把“她”和“姐毑媎”并列,都读作“jiě”的音,指代的也是“姐”的意思。刘半农并未注意到这个生僻字或者有意将其作为现代汉语的另一个意义无从得知,如今的人们早已对“她”字习以为常。

人们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发展阶段时,会因当时的思想环境做出种种不同的行为或举动,但将其放在整段历史或者人类文化发展的长河中,人类一时的反抗不过是尘埃,在宏大叙事面前微不可见。

汉字改革亦是如此,曾经令刘半农三年不敢上街的骂声早已湮没不见,他在短短四十四年人生中给中国人留下的汉字、语言、标点、音标等财富却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