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学良

每年的“两会”,代表委员们都会提出“整价高价彩礼”的建议和提案,江西某地出台“彩礼超8万元、婚车起6辆可举报”举措,有网友在网上整理出全国10大“高价彩礼”地区排行榜……,“高价彩礼”热议的背后,实质上体现的是现在农村男青年娶亲难的社会大问题。

全社会光棍有多少?有报道说超过3000万,从现实和微观中可以发现,几乎每一个村庄,都有大量的适龄大龄男青年,已成了社会一大现实难题。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生活上是穷了点,但从社会面来说,没有娶亲难和大面积光棍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生产队时代,那时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性别比例基本一致;农村和城乡存在巨大天然鸿沟,城乡之间、农与非农之间其本不通婚,农村人口难以外流,不像现在,农村姑娘“孔雀东南飞”,造成农村男女失调等。这为那年代,虽然物质生活贫乏但婚姻却不难提供了社会基础。

当然,说不难是相对的。除了身体残疾之外,另外一种娶亲难却让人无奈又心酸,那就是家庭出身不好的人。那年代,阶级斗争为纲,在农村,贫下中农最光荣,地主富农分子是专政对象,倍受歧视。六七十年代,出生于地主富农家庭,就是“地富二代”,虽说“出身不由己”,自身不会受到批斗,但在入团入党、上学参军甚至当个生产队干部都没资格,那年代,女方找婆家的第一关就是看男方成分,成分高了,往往第一轮就过不了关。

那些家庭出身不好的男青年在娶亲上很占劣势,只有降低条件或者采取“换亲”和“转亲”方式,“换亲”就是女方嫁过来同时也要男方一方的女性嫁过去,“转亲”是二家以上的“换亲”,这是那个年代的悲据。

不过,毕竟地富后代只占极少数,生产队时代的农村,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贫下中农子弟,他们的婚姻,大致上处于现代和传统交融、过渡的过程。

所谓现代,一是废除了封建社会中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和直接金钱交易的“买卖婚姻”;二是开始和时兴了自由恋爱,当时有一部有名的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讲的是村里男女青年在修水利工程中产生恋情的故事。那年代,男女青年在集体劳动和上学中,产生了感情而相恋,这在当时是允许的,说明了社会的包容和进步。

所谓传统,尽管那时允许自由恋爱,但不占主流,因为那时大家都固定在农村一定范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外出流动少,男女青年认识交流的圈子小、渠道少,婚恋更多的还是要靠“媒妁之言”,所以男青年娶亲,主要还是依赖于媒人说亲这一传统方式。

在当时农村的每个村庄,都有些相对较为专业的媒人,又称为媒人婆(女性居多),媒人婆在当地地位较高,除受人尊敬(特别是有男丁的家庭),而且在经济上也有一定收益,说亲期间,除了好吃好喝几顿外,说媒成功后,男女双方都会给媒人一定的礼物和礼金酬谢。当然,媒人婆不是一般人能当的,她要见多识广,具备察言观色、能说会道、居中调解等能力,按现在的讲法,要有交流沟通能力,会做政治思想工作。

男大当婚。家有男孩成人后,父母就会主动找媒婆,要求给儿子说亲,当然,也有媒婆主动找上门,无论是父母主动还是媒婆主动,对媒婆的意思是不可缺的,除了整一两个肉菜招待外,还要捎带上糖果、烟酒等,拜托媒人讲一堂好亲。“好亲”的标准呢,男青年本人要求女方长得俊,男方父母则更务实,只要女方健康、爱劳动、会持家就行。

在小编那一带,农村生产队时代的男青年娶亲,大致有以下程序:

1、访亲。接受了男方的请托后,也大致了解男方娶亲的要求和标准,然后呢,媒婆开始了寻找女方的过程,那时候很讲究门当户对,譬如年龄、体质、地域、家庭经济基础等,媒人发挥她人脉资源广、走东串西熟悉情况的优势,脑子像过电影一般,寻找着合适的女青年。

2、看人。媒人找到了自认为合适的姑娘后,会带着礼物上门去说合,当然这个礼物的钱一般是男方出的。如果姑娘待字闺中且有出嫁计划,女方家里同意,首先男女青年双方得见上一面,互相认识一下,于是媒人牵线,男方就只男青年自己,女青年除自已外,还有一名女性家长陪同,如姐姐、母亲或婶娘等,一般送择在集市上相见,实地考察对方的年龄、体格、容貌等,除了认识对方外,还要第一印象过关,按现在的说法,是双方要有“眼缘”。

3、见面。此见面不同于男女青年之间的相见,而是双方家庭之间的正式认识。如果男女青年第一次相见有意后,就到了正式见面环节。见面地点在男方家,姑娘这边,除了姑娘自己外,大多数女性长辈,诸如母亲、婶子、姨妈、姑姑等,都要去男方家,借此机会,全面对男方父母、家庭人口、住房条件等进行现场考察。

对于这次见面,男方是高度看重的,这是关于婚姻能否成功的关键,丝毫不敢怠慢。即使再穷,也要宰鸡杀鸭,除了好好招待以外,礼数也要到位,陪同来的女方长辈,每人给个2元4元的红包,女青年自己呢,送一双鞋子、几尺布料等,七十年代后期,经济条件转好,个别的还要备上女式手表,目的是赢得女方家庭的好感。

4、上门。见面成功后,男女双方才正式确定对象关系,开始了正式恋爱阶段。不过,那时代,限于交通信息局限,恋爱远没有现在的牵手和卿卿我我,顶多相约到集市上赶个集、看看电影什么,双方进一步交往和了解。

通过双方进一步的交往和了解,男女青年及家庭都彼此有意,就举行“上门”仪式,一般选择在婚礼的前二三个月,经过媒人的居中传达沟通,男青年带着彩礼以及猪腿肉等礼品,拜访准岳父岳准,并敲定最后一步婚礼的时间及相关事项。

5、婚礼。在这之前,男女双方由生产队、生产大队开介绍信,然后去公社登记,成为法律上的夫妻。不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还是很传统的,婚姻关系不认结婚证,只认婚礼,办了婚宴,才可以同居,才算是结婚成家。

婚礼一般选择农历的腊月,腊月是农闲时光,大家也有精力。虽说那年代贫穷,可男女双方都要办婚宴,邀请亲戚朋友,尽可能的风光。六十年代,接亲都是步行,七十年代,个别富裕地区生产队有了拖拉机,拖拉机就成了婚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个关健问题,生产队时代,男子娶亲要不要彩礼?彩礼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自然生产队时代也不例外,但是呢,当时的彩礼金额不高,小编家乡,六十年代的彩礼就几十元,七十年代,三四百元左右,与当时经济条件是匹配的,不至于因彩礼过高导致娶媳妇难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