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群、都市圈概念的持续深入,各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也显得尤为关键。
据悉,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来源于《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
一种观点认为,交通枢纽的完善建设,将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

相关资料显示,交通枢纽为整合铁路、公路、航空、内河航运、海港和运输管道为一体的海陆空协同枢纽体系。
也有业内学者指出,交通枢纽是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的交叉与衔接之处,共同办理客货的中转、发送、到达所需的多种运输设施的综合体。
近期,国家多个部门联合发布了《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
其中,文件中列出了未来几年重点建设的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80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很明显,这也是中国百强交通枢纽的确定!

研究人员表示,交通枢纽是综合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是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和一体化组织的主要载体,在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率、优化运输结构、加快交通运输转型发展中具有核心作用。
文件显示,中国百强交通枢纽分为了两个梯队。其中,第一梯队是20个左右国际性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包括了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沈阳、大连、哈尔滨、青岛、厦门、郑州、武汉、海口、昆明、西安、乌鲁木齐等。
这次榜单中,杭州、郑州、西安、成都、南京等省会城市顺利入围了第一梯队。

通过观察还发现,第一梯队可以分为三个类型。第一,是直辖市,四大直辖市全部入围。第二,是副省级城市,包括了副省级省会以及副省级计划单列市。第三,是普通省会,一共为四个,分别为郑州、昆明、海口、乌鲁木齐。
所以很明显,能入选交通枢纽第一梯队的城市,基本具备着稳定且强大的综合实力。这些城市,不仅经济实力较为出众,同时在地区发展中也具备着一定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以这些交通枢纽城市为重点,推进一批综合客运枢纽、综合货运枢纽及集疏运体系项目建设。

苏州、济南稍逊一筹,暂列第二梯队!
中国百强交通枢纽,除了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外,还有定位有80个全国性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据悉,这80个全国性的综合交通枢纽,不仅有GDP超2万亿的经济强市、传统省会,还有一些默默无闻的普通地级市。
让大家倍感意外的是,苏州、济南、宁波等城市列为了全国性交通枢纽,暂没有入围第一梯队。
特别是济南,作为山东省会,各方面基本没有短板,还处于长三角与京津冀之间的重要位置,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两大核心之一。
那么对于中国百强交通枢纽,大家有什么新的思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