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和践行“人民至上”

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到“人民万岁”,再到“人民至上”,全面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为民的博大情怀,是我们学习贯彻的根本指南。我们广大干部群众要切实把握和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第一, 要原原本本把“人民至上”的含义搞清楚。“人民至上”是涵养奉献精神的根本前提。《孟子·尽心上》: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哪怕受尽磨难,依然毫不动摇,尽心而为。这是最为朴素的为民奉献精神。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深化这种精神,并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唯有将“人民至上”放在心里、落于行中。今日之中国有如此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如此崇高的国际地位,正是广大人民群众默默耕耘、不懈奋斗的结果。所以把为民奉献作为我们表达深厚情谊的根本前提,便是必要的,也是唯一的方式。范仲淹《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留下的不仅是俊美的文采,更有忧国忧民的哲思。先贤尚且感怀于斯,吾辈必在兹念兹,将“人民至上”发扬光大。

第二, 要切切实实把“为什么我们党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弄明白。为什么我们党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那是因为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除了人民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事业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全面深化改革,“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精准扶贫,“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的反腐败斗争,“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强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才能在960多万平方公里大地上,书写下温暖人心的中国故事。

第三,要认认真真把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做到位。坚持人民至上不仅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理论表达,更要落实到我们党执政实践中,落实到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当前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党群、干群关系好比鱼和水关系,只有鱼水情深国家这条大河才能长治久安。“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是最实在的,不光要听“唱功”,而且要看“做功”。只有走出去、沉下去,把调查研究的主阵地放在基层一线,深入实际调查问题,才能真正摸清群众所思所盼、所急所难。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必须见诸于实践和行动。在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征程上,我们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越是在非常之时,越是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真正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人民至上”,我们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燕南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