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历史,想要架起一座叫做“中国史”的大桥梁,第一个冲入脑海的想法,恐怕都离不开历史分期吧?

钱穆先生在《中国通史》里一开篇就讲道:“讲历史必须分期,但不能严格分期。”

西方人把历史分成上古、中古和近代三个时期,但中国史如此来分则不妥当。

他说,中国历史除了史前期的史前史,还有很多田野史,以及更多无文字的历史。

如果一定要分,那么可分为五期:

第一期是石器时期。这第一期又可分成两个时期:(一)旧石器时期,(二)新石器时期。

第二期便是铜器时期。此时期已有文字。

第三期则是铁器时期。铁之发现是在铜器之后。

第四期是电器时期。

第五期是原子能时期。使用原子能是人类历史的新观点。

中国历史,便是在这五个大时期中,演变传承,一直往前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仔细看书本简介就会明白,《中国通史》底本,源于《国史大纲》。

钱穆先生曾经在《国史大纲》一书中写道:中国为世界上历史zui完备之国家。

其特点有三:一为时间悠久,二为无间断,三为记录详实。

当时,他的一部《国史大纲》闻名遐迩,不仅再现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也曾激励和鼓舞无数国人,鉴往照今,努力寻求抗战救国之道。

钱穆先生曾三度讲授“中国通史”:一于北京大学,二于西南联大,三于香港新亚。

而此本《中国通史》,全书共六十章,以钱穆先生在香港新亚书院第三度讲授课堂记录稿为底本,从开篇的历史分期说,一直讲到辛亥革命后之政局。

脉络清晰,有理有据!

一条历史直线的纽带上,分叉出众多延伸知识点,以及,多处钱穆先生个人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度理解和点睛之笔。

书中常有妙趣横生之处,读来觉得“涨姿势”之余,也感叹先生之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之接应潇洒。

归根结底,还是先生之底蕴深厚,不愧一代国学大师。

书中妙言有很多,比如:

P5: 神话并非都是靠不住的,嘴讲的话不一定有证据,但可能是真实的,而仍无证据可说,却不一定无证据。胡适先生认为一定要证据是不对的。传说也有可靠的。诸葛亮借东风是神话,但赤壁之战是真的。

P10:从夏朝到商朝历时四百年,文字的逐步进化亦需要四百年,故文字在夏朝时实际上已有了。

P24:所谓四夷内侵,乃是本来在中国内部的游牧人,跑进城圈内,实际上就是华夏与戎狄杂处。

P40:旧势力的崩溃,新势力平民阶级兴起,故秦统一中国,并非打到六国,乃是平民社会希望统一。

P54:匈奴一直向西逃到西域,再逃到罗马,所向无敌,变成今日之匈牙利人,西人称为“黄祸”。

P58: 西汉是平民王朝,东汉是书生王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又如:

P64: 抗日战争时,北京大学的学生也只有二三千人,北京八间大学的学生加起来也没有东汉时期的太学生多。胡适说中国学习外国的大学只有四十年,但实际上,中国在二千年前已有国立大学了,当时称“太学”而已。

P65:今日之大学生只崇拜莎士比亚,而不崇拜杜工部、苏东坡,实在是说不过去。我们的大文学家杜工部有两千万人读他的作品,读莎士比亚的不过一百万而已。

P77:曹操、司马懿等辈打破了君臣伦理关系,一切礼仪制度随即打破,故社会垮了,人伦灭了。

P99:印度气候暖,觉天地丰富,故信仰多神;阿拉伯是海边沙漠,觉天地很简单,故选一神教。

P105: 看破一切皆空,无我时,叫人知没有我。

读来只觉神清气爽,豁然开朗。

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去读,那样去理解。

据书籍/讲稿整理者叶龙先生的叙中所言,此本《中国通史》,可谓《国史大纲》的课堂版、极简版。

方便读者快速导入,并迅速进入历史长河中“畅游”。

以其历史格局和文化情怀的双重担当,给读者以启迪,回望历史之余,再以全新的姿态来应变未来。

钱穆先生曾说:任何一国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而先生,为着这一目标,为着历史的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努力与贡献。

希望你也来读一读这本《中国通史》,感受那一气呵成的历史脉络与走向。

全平台原创作者:遇见懒茶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原处。盗用必究,谢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