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以下简称“深双”)即将落下帷幕,这场以“城市生息”为主题的展览,激活了工业遗存建筑的另类艺术魅力。

金威啤酒厂作为深圳工业遗存建筑群落中的一份子,在本届“深双”中,以主会场身份惊艳亮相,成为许多深圳人津津乐道的文化打卡地。与此同时,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工业旧址也再次站到了聚光灯下,引发大众关注和思考。

“深双”主会场

六次落地老旧厂房

改革开放初期, “三来一补”(指的是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模式兴起,一大批工业厂房在深圳涌现。随后,城市发展步入快车道,这些历经风云变幻,承载着无数奋斗者记忆的工业旧址褪去昔日的荣光,走出人们的视野。

“深双”的举办让人们的目光再度聚焦于这些“城市遗存建筑”。深晚数据实验室统计发现,包括本届主会场在内,已有六届“深双”的主展场布置在深圳老旧工业建筑中。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在南山和罗湖,且大部分集中在南山,作为老旧工厂改造的典范,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算是“深双”常客,一共参与了三届。

2005年

主题:城市,开门!

地点: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南区

2007年

主题:城市再生

地点: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

2009年

主题:城市动员

地点:市民广场 / 深圳湾大街 / 益田假日广场

2011年

主题:城市创造

地点:市民广场 /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2013年

主题:城市边缘

地点:蛇口工业区原广东浮法玻璃厂 (A 馆 - 价值工厂)、(B 馆 - 文献仓库)

2015年

主题:城市原点

地点:蛇口原大成面粉厂及 8 号仓库

2017年

主题:城市共生

地点:南头古城

2019年

主题:城市交互

地点:福田高铁站、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2022年

主题:城市生息

地点:罗湖区粤海城·金啤坊(原金威啤酒厂)

一个有趣的观察是,“深双”历年主题中,除了“城市”这一主题词,“生”是最高频的字眼,出现在三届展会中。这个富有生机的字,正好与工业遗存建筑的“遗”对应,彰显着“深双”关注城市建筑与人和环境的关系的理念,引导着观众对于“城市如何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深圳工业旧址改造项目剪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插画:黄禧

以本届“深双”主会场粤海城·金啤坊,以及往届“深双”会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价值工厂等为支点,“深双”也为我们撬开了一扇了解深圳工业旧址保护的窗口。

粤海城·金啤坊

从旧啤酒厂到艺术街区

前身:原金威啤酒厂

建设年代:1990年

重生节点:2022年

占地面积:11025平方米

金啤坊是深圳第一例在工业遗存保护中,将拆除重建与综合整治模式融为一体的复合式旧工业区更新项目。从2019年着手设计改造,到今年顺利举办“深双”,在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也激活了该地的文化生产与在地链接功能,成为城市新晋文化名片。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从旧厂房到灵感花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身:深圳华侨城原东部工业区

建设年代:上世纪80年代

重生节点:2006年5月

占地面积:55465平方米(南区)

95571平方米(北区)

2003年,深圳确立“文化立市”战略,华侨城在深圳第一次提出将工业区改造为创意产业园区,并以保留建筑肌理及尊重历史痕迹的方式,于2004年启动对东部工业区旧厂房的改造。2006年5月,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正式挂牌,从此成为设计师、创意人、艺术家的聚集地和极具先锋气质及创意特色的文化艺术高地,被许多深圳人列入“必去清单”。

价值工厂

从旧玻璃厂到文旅主题园区

前身:原广东浮法玻璃厂

建设年代:上世纪80年代中期

重生节点:2013年

占地面积:47589平方米

位于价值工厂内的绽放数字艺术馆,馆内规划拥有超过2400平方米的灵活装置空间,建筑物前身是原浮法玻璃厂,停产后存留下来的建筑构件,带着深圳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工业场地的烙印,空间本身亦成为艺术的一部分。

满京华·艺象iD TOWN

从废弃印染厂到山海间的艺术园

前身:原深圳鸿华印染厂

建设年代:1989年建成

重生节点:2013年

占地面积:80000平方米

坐落于山海间的艺术园区满京华·艺象iD TOWN,以深圳鸿华印染厂为载体活化升级,发展生态休闲型创意产业,整合创意设计、国际艺术交流、大师工作坊、教育培训、时尚发布、休闲旅游等,打造海滨生态国际艺术区。

深圳O·POWER文化艺术中心

从老电厂到文化新地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身:原华中电厂

建设年代:上世纪80年代末

重生节点:2022年

占地面积:10785平方米

深圳O·POWER文化艺术中心整体改造以景观为主导,将象征“深圳蓝”的明亮色调作为主色,贯穿于建筑之中。舞台艺术、休闲商业、社区游乐,成为这座复合型园区未来重点营造的三大特色。一方面,O·POWER在原来的主厂房建筑内,打造出“O空间”和“POWER剧场”,以剧场和多功能展厅为主要形态,呈现以舞台艺术为核心的多元内容;另一方面,通过自然景观及户外装置,融合优质自然资源与人居生态,打造开放式城市公园。

注重工业遗存建筑保护已成共识

老建筑保留了城市的发展痕迹,蕴含着城市历史的记忆碎片。2023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大卫·奇普菲尔德曾提及,“‘只保护最好的建筑’的观念是不够的,对那些能够反映城市演变丰富性的特点和特质(的建筑),还需要考虑对它们进行保护。”

放眼全国,在城市发展建设中,注重对工业旧址的保护也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和共识。

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更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坚持划定底线,防止城市更新变形走样,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坚持应留尽留,全力保留城市记忆,保留利用既有建筑,保持老城格局尺度。

2022年7月,《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在工信部网站上进行公示。至今,我国已认定了5批共194项“国家工业遗产”,大多分布在四川、山东、辽宁、江西等地。广东有三项入选,分别是来自佛山的南风古灶、江门的江门甘蔗化工以及清远的英德红旗茶厂。

各地在盘活工业遗存建筑的过程中也各出奇招,通过在原有建筑结构上进行再造设计,与现代元素融合焕发新生,过去单一的工作车间生产线,也可以华丽转身成为极具创造力的艺术文化场域,有些升级成工业博物馆,还有些被改造成文化产业园区、文旅消费场所、特色街区等。

生与遗,新与旧。建筑不是一个冰冷的砖石构造,而是能与人和城市有深层链接和关系的存在。当工业旧址蜕变为崭新的都市空间,人类的智慧与创意赋予这些遗存景观独特的美学价值,它们将以全新的面貌继续见证着城市的发展与进步,未来将有更多有温度的故事即地发生。

数据来源: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工业和信息化部

图片来源:深圳报业集团图片库

采写 | 深圳晚报记者 林冬雯 秦瑶

编辑 | 林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