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持续一年多的俄乌冲突不仅成为了各国政府关注的热点,也让各国军方意识到现代军事力量发展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其中受俄乌冲突启发最大的,除了强调一贯实战化的解放军以外,还有装备了大量俄制武器的印度。
被苏俄武器武装的印度
虽然印度独特的国家战略使其可以轻易从东西方获得高端军事武器装备,但相比西方产品,俄制武器依旧在印度军队中占据统治地位。印度士兵大量装备AKM等俄制轻武器,此前还传出过小规模换装AK15的消息。
在俄乌冲突中大显身手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印度装备的型号和俄乌如出一辙,装甲部队方面,印度同样以俄制装甲车辆为主力,此前中印装甲部队对峙的时候,印度出来撑台面的就是俄制T90S。
即便是技术水平更高的空军,别看印度将新进口的法制阵风战机吹的天花乱坠,但印度空军的核心战力依然是那100多架苏30MKI,未来印度如果想外购五代机,苏57也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
海军战舰方面,印度更是以俄制装备为核心,目前印军战斗力最强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前身就是苏联海军戈尔什科夫上将号载机巡洋舰,其国产加尔各答级驱逐舰上搭载的布拉莫斯反舰导弹,也是俄罗斯帮着印度开发的。
武器装备的发展脉络是军事思想的体现,印度三军都装备着大量俄制武器,其军事发展思想也会不可避免地靠近俄罗斯。而随着俄军和俄制武器在战场上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印军必须吸取其中的一些教训,以免在未来重蹈覆辙。
为此印度媒体《国防新闻》发表文章,从俄乌战场上两军对垒的一些焦点问题整理了5个对印军未来发展有着极大参考意义的战术要点,印媒表示,通过对战场案例的分析,未来印度在与中国这样的大国冲突中,或许会多一份胜算。
印度的战后总结
印度媒体提到的第一点就是军事装备的自给自足问题。目前俄乌双方都面临着装备补给的巨大危机,乌克兰的国产武器储备早就在乌东内战和俄乌战场上损耗的一干二净,起初乌军还能扒拉出几辆T64补充部队损失,现在则完全靠北约和西方国家接济。
俄罗斯的问题更大,乌克兰至少还有西方源源不断地军事援助,俄罗斯只能靠自己硬撑。起初补充部队的还是翻新后的T72,虽然是苏联时期制造的存货,但至少是正儿八经的第三代主战坦克。随着部队的不断损耗,目前俄罗斯已经将落后的T62M坦克送上战场。
这种情况的出现对印度的震撼显然是巨大的,即使像俄罗斯这样一个拥有前苏联军事遗产的国家,仍然会在战场消耗中显露颓势,这足以说明自给自足的军事装备对一个军事强国的重大意义。俄罗斯但凡还有大规模量产第三代主战坦克的能力,都不至于把T62M这样的老爷车送上战场。
而相比俄罗斯,印度军队同样面临着武器装备的供应问题。别看印度买这买那,但其本身的军事工业水平极低,2019年的时候,印度陆军总司令就曾透露过印度陆军现有的弹药储备只能够支持最多30天的高烈度战斗,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问题需要修正。
第二点则是印度军方高层对现代战争有了新的看法,此前的速胜观念出现了转变,认为未来战争都将会是持久战。俄罗斯的1小时22分进攻从神话演变为一个笑话就是明证。这一认识也更加凸显了上一点的重要性,试想如果印度和周边邻国爆发冲突,敌人甚至不需要在正面战场实现突破,只需要不断消耗印军的武器装备就能彻底击垮印军的作战能力。
不过印军这一点理解如果从中国的角度出发,可能就有些多余了。印度军方直到今天都还认为中印军队是一个量级的对手,实际上如果中印二次开战,战争结果同1962年并不会有太大差别,主要战斗在一个月内就会全部结束。
印媒总结的第三点则是未来军队装备发展要放在常规火力上,依据是俄乌战场上大量运用得依然是坦克大炮的传统地面战术,所以印军也应该摒弃华而不实的尖端装备,将重心放在常规武器上。
这一论断看得出,印媒已经有些矫枉过正了,俄乌冲突呈现低技术化,不是因为战争双方不想打一场高技术战争,而是因为没那个能力打。俄罗斯的信息化作战能力要是有中美这样强大,别说基辅,乌克兰全境都已经拿下了,根本不用陷入苦战。
第四点印媒聚焦到了无人机身上,认为无人机虽然的确有一定的战场价值,但在一个防空体系比较完备的国家面前,无人机的生存力太差,所以不必夸大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这话虽然有道理,但从印度的嘴里说出来却不太合适。
实际上,无人机的巨大作用是体现在战场优势方的,例如印度的防空体系被解放军空军和陆航部队摧毁以后,残存的野战防空装备就可以使用察打一体无人机进行点名打击,所以无人机不是作用不大,而是其价值只会体现在掌握战场优势的一方手里,印度现在就开始唱衰无人机,最后只会让自己成为被打击的一方。
最后一点印媒提到印军需要环环相扣的作战策略,说到底印度也开始意识到体系化作战的重要性了,但这条路要走下去只能说任重而道远。直到今天,真正建立起作战体系的国家只有中美两个国家,印度要在这上面做出突破,不但需要直面其军队内部的顽疾,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发展数十年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