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者按:

《鄱阳湖》副刊为本报创办的综合性文学副刊,每周一期,主要刊发散文、随笔、杂文、诗歌和报告文学等。常年接受各地作家、职工投稿,既刊发名家名作,也注重推出新人力作,影响广泛、反响良好。

本报融媒体中心陆续推出《鄱阳湖》副刊已发表的作品,敬请各位读者关注品鉴。

我家的老宅已经老掉牙了,每次推开或者关上宅门都要发出“吱吱呀呀”的呻吟,让人心疼。阳光从我的肩头挤进,却已黯淡无力。湿漉漉的旧物陈腐的气息扑鼻而来,像一双枯瘦的小手,将我的记忆一页一页地翻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分田到户之后,家里有了些余钱,便弃土砖屋,用耐火砖砌成此宅。木格子的窗棂,五树三间,算得上是村里不错的宅子。我也告别了在谷仓上铺就的“床”,换上了架子床,还挂上了麻纱织的蚊帐。爹颇为自豪还有些自信地对我说,闺女哦,等你出嫁,让你娘给你织最好最白的麻纱帐,帐幔上挂铜钱,四角压铜钱。其实那时我才几岁,不懂得挂铜钱的含义,但能用上洁白的麻纱帐无疑是件好事,我甚至有些期待出嫁,让那一天早些到来。我开始贮藏铜钱了。阁楼上有一罐子铜钱,就是我从村里玩伴那玩跌铜板游戏赢来的。有了这一罐子铜钱的底气,我便经常憧憬,长大了,大红的花轿来了,我盖上了红盖头,坐在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麻纱帐里,有人卷帘进来,帘动铜钱响,叮铃叮铃,似是从远古走来,又似是从今生的前世走来,一切都是那样熟悉而又默契,温馨而又甜蜜。只是后来还未等我长大,那罐铜钱又都被我败光了,输进了表姐的口袋,那种幻境也随之而去。

村里通上电后,给老宅带来了无限光明。尽管那时的白炽灯泡于今日的老宅是那样的昏暗无力,但当年与煤油灯比,仿佛是太阳与月亮。爹特意从城里买来了小小的电风扇,挂在麻纱帐里。从此,有些陈旧的麻纱帐便是我演绎春秋的温柔乡。我和村里同龄的邻家姑姑在蚊帐里玩凤求凰,讲石头记,读今古传奇,还有一种看了就脸红的小说。无论外面有多么燥热,小小的电风扇总是不急不缓地转动着,陪伴我们肆意放纵,浅吟低唱。邻家姑姑与我同班,剪着短发,喜欢着男孩的衣服,走路带风,说话带粗,有男人的气质和成熟。她有时还带我去同学家偷书,带我去摘棕榈籽,教我用棕榈籽反击欺负女生的男同学。她的野性有时让男同学都要战栗。晚自习时,她敢把煤油灯的火头挑得旺旺的,烧前排同学的头发。我悄悄对她说,姑姑,你将来娶我算了,有点野性,还有点柔情,定能护我周全。姑姑说,傻瓜,姑姑是女的,将来也要嫁人。为此,我惆怅了很多天。

夜如泼墨,一层一层浇在窗棂上,光便无法穿透进老宅。此时,天地万物开始发出各种声响,神秘而怪异。恐怖传递得极快,并且会在我的意识里无限地放大,哪怕是零乱的脚步声,含糊不清的咳嗽声,甚至狂躁的犬吠,都让我颤抖。我把麻纱帐四周压紧,蜷缩在被窝里,一切美丽的幻觉都被黑暗淹没。我住的房间紧挨路面,如果遇到晴夜满月,月光朗朗,树影婆娑,飘进窗棂的不仅仅是月光,还有变幻莫测的幻影,同样让我胆战心惊。对未知的恐惧是长进我骨肉的一根刺,这注定了我天生就怯懦胆小。这种状况随着大哥上大学,我搬进了大哥的前居室,才有所改变。前居室也有窗棂,木格子,推开两扇,用搭钩挂着,合拢靠子母槽相连。时间久了,热胀冷缩,已不再严丝合缝,两扇窗关上都很困难,到了冬天,寒风便无孔不入。有时风打窗户,窗玻璃破碎,一般都很难及时换上新玻璃。爹是用半透明的油纸代替破损的玻璃。北风从渠道那边席卷而来,咔嚓咔嚓,咣当咣当,辟辟噗噗,如鬼哭狼嚎,给黑漆漆的夜更增添了几分狰狞。

爹大概是发现了这股有些恶意的风,第二天便抡起锄头,把渠道坝上的土坡削平了三尺,后来又在土坡上种上桔树、樱桃树,还有柿子树。樱桃树渐渐长大,越过窗台,漫过窗棂,桔子树也刚过头顶。风来时,它们手挽手,不断地吞噬着风的力量。有了这些果树的遮挡,寒风的气势果然弱了很多。

早春,樱桃树开出一朵又一朵粉红色的小花,半月后已是满树繁星,淡淡的香气充盈了老宅。又二月,结出的小樱桃开始泛出羞涩的红晕,招来不少鸟儿啄食。老宅焕发了生机。

后来,我和弟弟们相继离开老宅,前居室、后居室都空了。爹也越来越空闲了,他用他廉价的时光继续拓展宅前屋后的空地,种上了各种瓜果蔬菜。之后,爹和娘也离开了老宅到了儿女身边,他们便用围墙把这些瓜果蔬菜一块一块圈起来,还做了一道铁门,挂了一把锁。

我家老宅处于村子的中间。村里类似我家的老宅也都在老去,连接这些老宅的泥土路已改造成了水泥路,在这些焕发着青春气息的村内道路上,还树起了一盏又一盏太阳能路灯。村道尽头有一个设施齐全的休闲广场。广场上鲜有人来,一两只狗在咬尾追逐,似乎是进入了生育期。

老宅于我如故人,离别久了有些想念,便想推开那扇快要掉下来的“门牙”,闻一闻那陈腐的味道。

深秋,柿子树已蹿过屋檐,数不清的红灯笼挂在光秃秃的枝桠上,看似热闹,其实是那样的冷冷清清。几只翘尾巴的乌鸫在枝间欢喜跳跃,弄得枝桠乱颤。桔子也熟了,黄澄澄的,镶嵌在绿叶中,犹如宝石。老宅的果子熟了,老宅里的时光,也熟了,在掉落,化作了春泥。

来源:本报消息

撰稿:李冬凤

编辑:胡梦婷

一审:徐贵保

二审:齐菲斐

三审:尹祖光、邹晓华

监制:李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