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芸每到周六休息,喜欢去菜市场逛逛,买些新鲜的小菜和肉鱼。

而且她喜欢买那些老人挑着摆路边卖的当季蔬菜,因为这样的小菜一般是老人家自己种的,吃不完拿来卖,相对安全。

今天周六,孩子老公说好休息要睡下懒觉的,孩子上学累,老公上班累,陈芸不忍心吵醒他们,就自己一个人蹑手蹑脚起了床,洗漱都是轻轻的不敢弄出声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洗漱完后她喝了一杯温开水,拿了手机钥匙带上门直奔菜市场而去,她在菜市场买了一条鲈鱼、一些排骨、一点基围虾、一块前腿肉,然后开始去找卖自家蔬菜的老人们。

她一边走一边看,看中了一个老婆婆的白菜苔、菠菜和冬苋菜。

这个老人头发花白,看上去有七十多岁了,穿的衣服也很旧,但是很干净,她的菜是一把一把拿皮筋捆好的,看上去很干净。

陈芸问老人菜多少钱一斤,老人告诉她都是3元一斤。

陈芸蹲下来挑了两把白菜苔、两把冬苋菜、一把菠菜、还拿了一点葱和大蒜,老人称过后告诉她刚好20元钱。

陈芸拿出手机,问老人二维码在哪儿,自己好扫码付款给她。

老人一脸期盼地看着陈芸,问:“闺女你有现金吗?付点现金给我吧,只有现金才能到我手里,我饿了才有钱去买包子吃。”

“二维码不是您的吗?”陈芸好奇地问。

老人摇头,说二维码是儿子的,钱到了儿子那里,儿子不会给她。

自从可以手机支付后,陈芸上外边买东西都是带个手机,再也没有带过现金了,因为她觉得现金拿来拿去的还要担心丢、还要担心假钞,不如手机支付省事。

她没有现金,本来可以不要了,去别的卖菜的人那里买,可是看到老人一脸的期待,她不忍心拒绝,她让老人给她把菜放一边,她去别人那里扫码刷点现金来给她。

陈芸三步奔作两步,走到菜场出口卖包子、饼的店子那里,买了两个三元的肉包子,一杯两元的豆浆,她跟店主商量好,她扫码支付28元,让她给她20元现金,她要买小菜。

店主是个通情达理的五十岁左右的大姐,她问你是跟汪姨买小菜吗?

陈芸说自己没问她姓啥,但是她告诉了店主老太太的外貌特征,店主点头说正是汪姨,自己和她住同一个村,老太太苦了一辈子了。

汪姨三十多岁时丈夫就意外身故,那时她不卖小菜,她卖煤球,自己做好煤球,晒干码好,推个三轮车,一车一车拿去卖。

她有一双儿女,大的女儿小的儿子,因为家里穷,女儿很早缀学去广东一个鞋厂打工了。

打工时认识一个来自黑龙江的小伙子,不顾妈妈反对执意远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姨就把全部心思放在儿子身上,她天天做煤球卖煤球,赚了钱供儿子读书,希望儿子能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

可是儿子呢辜负了她的期望,是稀泥糊不上墙,成绩一塌糊涂,高中考试次次倒数第一,最后自己没脸混了,不读了。

不读书汪姨给他找了个木匠,让他拜师学木工,儿子学了三天不干了,说手都是酸的,累死了。

他跑出去打工,做事拈轻怕重的,出去半年又跑了回来,呆在家开启啃老模式。

汪姨急呀,就天天骂儿子,让他出去找活干,自己不能养他一辈子。

儿子嫌汪姨老骂他烦,就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单位找了一个保安当了。

保安工资不高,但是舒服,儿子喜欢汪姨也没办法,就由他去了。

现在汪姨75岁了,有一二十年不做煤球了,因为现在基本上没有人烧煤球了。

汪姨转行种蔬菜,她的儿子已经结婚给她生了孙子,她一辈子的积蓄花个精光。

前年,她儿子得了糖尿病说啥也不愿出去打工了,儿子家呢,儿媳打零工的钱儿媳自己拿了,孙子又子承父业,不愿读书当了保安,二十多岁拿着2500一个月的工资,下班啥活也不干,就一天到晚刷手机。

汪姨儿子不赚钱,儿媳孙子赚得少还全归了他们自己,一家三口要吃要住要开支,钱从哪儿来?全靠汪姨种蔬菜卖点钱维持生活。

汪姨天不亮起床去菜地里搞菜挑出来卖,有时要卖到下午一两点才回去,早饭买两个馒头,中午买一个馒头一个包子。

汪姨卖完菜回家后喝杯水,休息个把小时,又得去菜土里除草挖土栽菜。

早些年卖小菜的钱还由汪姨掌控,后来各种电子支付来了,汪姨年纪大了一个老年机,儿子便给她一个二维码,说那是他的,扫码的钱到了他的账户里,他可以用来买菜吃饭。

“那汪姨儿子一天到晚呆在家干啥呢?这糖尿病当保安还是能当呀?或者给汪姨卖卖菜也好呀?”陈芸听得气愤,忍不住插嘴问。

店主摇头说:“啥事都说做不了不做,天天跑麻将馆打麻将打得欢,汪姨的那点蔬菜钱,到他那里出不来了,没有人给现金,汪姨包子馒头都只吃一个,有时我不忍心,送她两个吃,她就非得给我同等价值的小菜。”

“那汪姨不能自已搞个二维码吗?让别人帮她忙搞下就行了。”陈芸说。

店主摇头,说她儿子收不到钱会找她要钱,会骂她甚至推搡她,我都劝过几回架了。

陈芸听了心情沉重,她拿了包子豆浆和钱去找老人,远远地看到老人边上有个男人正在指手画脚。

陈芸想起店主的话,心里一咯蹬,心想不是汪姨儿子又来找她要钱了吧?

“我手里没钱了,这些天也没到账多少钱,你不给钱,想要饿死我吗?”男子气势汹汹地逼问汪姨。

汪姨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我哪有钱呀,我都75岁了,还靠种菜卖菜养着你们,我早上六点就起床了,到现在水没喝一口、馒头都没吃一个,你不心疼我,天天拿了钱去打麻将,你让我怎么活呀?”

这时边上买菜卖菜的人再也忍不住了,纷纷指责汪姨的儿子说你才四五十岁啥活不干靠75岁老人养,你的良心过得去吗?你还来指责一个老人,还要不要脸。

男人见指责他的人多了,灰溜溜地走了,走时还不忘下威胁母亲:反正我今天收不到钱,回家还来找你吵,你不给钱我会把你的菜全拨了。

等汪姨儿子走远后,围观的人才慢慢散去,陈芸上前,把20元买菜钱和买的包子、豆奶给了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姨拿了钱放进口袋,却怎么也不愿要陈芸给的包子和豆浆,说自己做人的原则是不能白吃别人的东西,自己还能走能动能干活赚钱。

陈芸为难,她说我确实是给您买的,我外婆在世时,原来也在乡里种小菜卖的,看到您,我就想起了自己的外婆,她如果还在的话该多好啊!

汪姨听了接过陈芸的包子、豆奶,说:“闺女,你心真好,我刚好饿了,吃你买的包子和豆奶,心里暖和,但是我再给你点菜,要不我吃着心里不安。”

陈芸接过老太太硬塞给她的一些菜,点了点头,她知道自己如果不要的话,老人是不肯要她买的包子和豆奶的。

在回家的路上,陈芸边走边想:是什么导致了汪姨76岁了,还要靠辛苦种菜卖菜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呢?为什么她四五十岁的儿子仅仅因为一个糖尿病就在家摆烂玩麻将不肯工作呢?到底是母爱的无私使得老人在本该养老的年纪还要辛苦地忙碌?还是母爱的无底限惯出了千千万万个啃老的巨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