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热带气旋都是海军的噩梦。
1274年,大元皇帝忽必烈刚刚夺取了襄阳。宋蒙博弈的关键棋子落下。南宋的门户大开,再难以阻挡蒙古人的铁骑。忽必烈坐在大都新落成的宫阙中,享受着万国来朝的威风。
然而忽必烈派往东方的日本的信使却遭到冷遇。不降则杀,这是蒙古人的传统,哪怕是海外的日本列岛。忽必烈的水军早已在襄阳之战中锻炼成熟。附庸高丽既熟悉海船的建造,也晓得对马海峡的水路。蒙古人、汉人和高丽人组成了一支四万人的联合部队,准备踏平张狂的岛国。

大军在福冈附近的海湾顺利登陆。日本武士被蒙古骑兵冲得七零八散,无法建立有效的防御。到了傍晚时分,天空下起了雨。冲杀了一天的蒙古骑兵撤回船上,等着明日再战。
一夜风雨中,日本武士们战战兢兢地躲在城堡里,等待毁灭的降临。但第二天早上,前往海滩的探子看到洒满海面的木屑和尸体。前一夜台风经过海湾。蒙古船被风浪推动,撞上岸边悬崖。蒙古军队损失了一万三千多人,大多是掉入海中溺死。

描述神风的画
五年后,蒙古再次卷土重来,纠集了两支大军,总数达到十四万。根据上次侵日的教训,大军在台风季之前出发。但由于航程延误,两军会合时已是六月。早有准备的日本人在工事后面支撑了六周,直到台风又一次来袭。持续了一两天的台风摧毁了蒙古人的大部分船只,侵日计划破产。
台风两次拯救日本,被日本人尊为“神风”。蒙古人再没能出征日本,日本人却一直在戒备可能的蒙古入侵。镰仓幕府沿着海岸建立大量的防御工事,最终财政崩溃,成为日本战国的序幕。
蒙古的船只确实难以抵御台风,但现代舰队也好不到哪里去。1944年12月,二战已经临近尾声。墨索里尼被意大利国王罢免,躲到意大利北部。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把坦克开进巴黎。
苏联发动巴格拉季昂行动,把战线推向华沙。此时,美军第三舰队正准备进攻菲律宾的主岛吕宋岛。带队的是美国海军上将——外号“蛮牛”的哈尔西。他收到夏威夷发来的一封含混不清的电报:一个热带风暴正在形成,并有可能向西北方向移动。

“蛮牛”哈尔西
随船的气象学家推测热带风暴并不强。船上的仪器却在讲着无人收听的真相。旗舰新泽西号上的气压骤降。船上的雷达直接在屏幕上显示了一个台风眼。然而,第三舰队的雷达员们只顾着提防可能出现的神风特攻队,把屏幕上的云雨当作烦人的干扰。
更何况,雷达是刚开始使用的新科技,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它监测气象的功能。直到阴雨密布,风浪翻滚,哈尔西才终于醒悟:一场强台风包围了舰队。

事后翻出的雷达图
已经没有时间躲避,船只只能各自求生。军舰像脆弱的秧苗,被吹得东倒西歪。二十米高风浪像一座座山丘,向舰船压来。舰船摇晃的角度超过七十度。油料泄漏,四处起火。
海水灌入船舱,浇灭引擎,也让通讯设备失灵。浓烟弥漫船舱,让船员几乎窒息。就算逃出船舱,油桶、铁缆、炮弹、坦克在倾斜的甲板上横冲直撞,一百多公里每小时的强风直接把人吹下海。
三艘驱逐舰最终沉入海底,搭载的831名船员中只有74人艰难生还。这场台风造成的损失超过了常规的军事行动,第三舰队失去了战斗能力,不得不暂时撤退。

极度倾斜的船身
但这一次,台风没能挽救日本人。一年后,在哈尔西上将的新旗舰“密苏里号”上,日本最终投降。
冬天里泡个澡
再舒服不过了
花瓣浴、藏药浴
牛奶浴、红酒浴
沙浴、泥浴、酵素浴
这些听起来
似乎已经有一点小轻奢了
但你听说过“壕”气外露的
“石油浴”吗

如果俄罗斯人
爱找抽式的冰火桑拿
已然令你惊讶不已
那么阿塞拜疆人
对“石油浴”的豪奢偏爱
应该会让人更加不可思议吧

今天咱就来看看
阿塞拜疆到底有多衬石油
而这“石油浴”又有多好
高加索油老板 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国土面积虽然不大,但其资源非常可观,可以说是上天恩赐的天选之地。

除了西部山区的金属矿藏和阿普歇伦半岛的天然气外,毗邻的里海更是它的“大油库”,这也让其成为高加索三国里最为富裕的国家。

里海是世界第三大油气资源富集区,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而阿塞拜疆有96%的石油储量就分布在这里,目前阿塞拜疆境内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约高达60亿吨。


阿塞拜疆第一大城市首都巴库,就坐落于里海西岸,是里海沿岸最大的港口。20世纪初,巴库油田就已经成为了南高加索的石油基地,被誉为“石油城”、“小迪拜”,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石油工业中心之一。

如此丰富的“黑金”石油资源不仅为阿塞拜疆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别国难得一见的奇景。如果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为石油资源的稀少而叹息,那么在阿塞拜疆,石油多到真的可以用来泡澡。
疗“浴”之地 纳夫塔兰

当你听到“石油浴”三个字后,脑海中会不会有这样的疑惑:那么重的石油味儿能行吗?石油会不会把皮肤烧坏?俄小优想说,你多虑了。

在距离巴库320公里的古城纳夫塔兰(Naftalan),也是阿塞拜疆盛产石油的地点之一,不过这里坐拥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理疗型萘油田。产自这里的环烷烃石油十分稀有,与我们常见的工业石油大不相同,它不仅富含硫磺等生物活性物质,还含有50%具有药用价值的萘,这一独特的化学成分不仅不能燃烧、不具工业价值,还赋予了它神奇的医疗治愈功效。

正是由于纳夫塔兰石油,以及各种配套齐全的理疗项目,使纳夫塔兰如今已成为闻名世界的石油浴疗养度假胜地,每年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来体验。


在纳夫塔兰有很多家石油浴疗养中心,专门为顾客提供石油浴,一周的石油浴疗程价格,从普通疗养院的几百欧元到高级度假中心的上千欧元不等,包括了住宿、三餐、石油浴,及各种理疗项目,很像酒店模式。



在入住时,还会安排有医生对客人做相关检查,根据其身体情况安排足浴、卧浴、油敷和按摩等多种疗养方式。

以卧浴为例,浴缸与普通的差不多,服务人员打开墙上的开关后,黑棕的石油就会从浴缸底部的小孔缓缓流出,直至把浴缸灌满。小心翼翼地将全身浸泡在浓稠得好似巧克力一般的石油里,感觉简直妙不可言。


沐浴时,环烷烃石油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并随血液循环作用疗愈患处。石油浴每次需持续浸泡10分钟,不宜超时,否则会对身体造成副作用。随后服务人员会来用金属片帮你把石油从身上刮掉,然后再用水把残留的石油反复冲洗干净,这样便完成一次疗程。一个疗程大约需要10到20天,共计15至20次沐浴。



在很多疗养院里,都会见到不少患者和体验者在留言簿上写下亲笔感言,讲述他们在这里疗愈的故事。当地甚至还有一个石油浴相关的博物馆,陈列着患者留下的拐杖和轮椅。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神奇的石油浴有多治愈
相传多年前,一支骆驼商队沿着古丝绸之路途经纳夫塔兰,一些骆驼因伤无法前行,他们只好忍痛遗弃。而当商队返回时,却惊讶地发现当时受伤的骆驼居然都康复了。商人们发现骆驼常去石油湖里洗澡,于是如法炮制将石油敷在自己受伤的胳膊上,果然神奇般的治愈了。于是商人们把石油装起来到各大城市售卖。当时他们叫卖的吆喝声便是“纳夫塔兰”,于是纳夫塔兰市也由此得名。这个传说演变至今,纳夫塔兰石油便成了调养生息的“石油浴”。

如今阿塞拜疆又被称为“无癣国”,是世界上皮肤病很少的国家,正是因为千百多年来一直延续了这种神奇的“石油浴”习俗。

纳夫塔兰石油具有消炎止痛、扩张血管、促进新陈代谢和加快伤口愈合等功效,能治疗缓解牛皮癣、风湿、关节炎、皮肤过敏、肌肉劳损等70多种疾病。

其实石油浴的好处早在古代已有记载,著名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早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就指出,石油中的沥青成分能有效愈合伤口并防止感染。古罗马博物学家普利尼更具体说明了石油的多种功效:止血、治疗白内障、缓解慢性咳嗽、治疗肌肉扭伤等等。

更让人惊叹的是,在中国7世纪的《北史》书中也早有记载,石油闻上去虽臭,却能治疗脱发、肌肤损伤等顽症。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更详细记载了用石油涂身的种种医学效果,不但能治愈人的皮肤病,还对牲畜的皮肤病有疗效。
全身涂满石油
泡上10分钟
清洗干净后
美美地吃一顿大餐
这样神奇的石油浴体验
你想尝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