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仓促”的极星1和“局促”的极星2之后,极星终于“痛定思痛”,要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能和保时捷竞争的超豪华品牌。但这场品牌重塑,却是从极星3下调20万元的全新价格体系开始。新品发布、品牌重塑、中国区换帅,当这三件事情同时在极星身上发生时,对这个品牌究竟意味着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为什么他们都要做“电动保时捷”?

对于中国市场,极星总部之前也许真的不了解,所以才走了弯路。

如果放在一两年前,这姑且算是舆论的一种判断,但当这话是从去年8月新上任极星中国区总裁的冯旦口中说出时,某种意义上已经代表了极星要在中国市场重新开始的决心。

极星1,一款售价145万元的限量插电混动轿跑,给这个新创品牌起了很高的调子。然而,极星1与沃尔沃的关系一眼可辨,插电混动的身份也总差了那么点意思。

到了极星2,一款起售价不到30万元,全方位对标Model 3参数图片)的CMA平台紧凑型车,让市场对这个品牌的认知更模糊了。尽管极星2机械素质很棒,但在中国新能源市场规模向上爬坡、各大品牌跑马圈地时,极星在中国市场的运营与中国市场的消费趋势,是脱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意味着,当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已经不是单纯地去比续航400km还是600km,而是进入到产品、技术、产能、渠道、服务的全方位竞争时,极星如果还想在中国市场有所作为,就不能再用三年前的老思路布局,而是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品牌重塑。

而极星最后的选择,是去做与保时捷竞争的超豪华品牌。

从极星3开始,极星的每一款新车都把保时捷作为假想敌。极星3对Cayenne,极星4对Macan,极星5对Panamera,至于极星6,就当是对911吧。

从今天中国市场的消费趋势来看,保时捷仍然是豪华品牌级别的分界线。 从保时捷向上的豪华品牌,具备奢侈品属性,有阶层隔离,能够对抗科技平权的大趋势。但是保时捷往下的品牌,包括 BBA 和其它主流豪华品牌,在高端电动车的冲击面前,品牌资产和市场份额都在被快速拆解。

此时的极星,选择了前者,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能够和保时捷竞争的超豪华品牌。

所以,极星在这个时间点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从极星3开始,每一款车型都和保时捷在定位上针锋相对,并且在价格上全球统一,不在中国做更高的溢价。

这也就是极星3为何在去年发布后,今年又给出一个“全新价格体系”。在冯旦接任极星中国区一把手之后,他很清楚以极星今天的品牌力,并不具备很高的溢价能力,更不能一开始定一个很高的价格,然后再慢慢降下去。如果沃尔沃和BBA相比更有性价比,那么极星和保时捷相比也同样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战略性放弃极星1和极星2。

打着限量发售名号的极星1已经停产,而极星2也会采取订单式生产的策略。如果中国区极星2今年的订单只有5台,那么中国区今年就只销售5台。用这样的方式,确保这款已经和品牌重塑后的极星并不太相符的产品,对品牌的影响降到最低。

即便如此,极星的压力仍然很大。在中国市场,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款售价超过70万元的电动车,月均销量可以达到四位数。更何况极星3还要面临自家集团内的两个“潜在竞品”:一个是同宗同源同平台的沃尔沃EX90,两款车型的关系只要是看过实车都会明白;另一个则是定位接近但性格更加突出的路特斯ELELTRA,相比之下ELETRA与吉利集团的关系更紧密,在电动化上也更加彻底。

极星中国区对此当然也是心知肚明。用冯旦的话来说,就是留给极星的时间不多了,可能就是短短这一年时间。

但无论如何,极星这次总算是拿出了实质性的行动,在中国重塑品牌。如果极星想要在高端新能源的市场上获得预期的地位,中美欧三个主要市场至少应该能站住其中两个。如今的极星主要市场是在美国,但中国既是全球最大也最有活力的新能源市场,更是保时捷连续八年的全球第一大市场。一个要去和保时捷竞争的品牌,难道不应该把中国市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么?

如果你也和我们一样,对汽车行业的变革式发展满怀憧憬,欢迎大家到B站关注《童济仁汽车情报所》,我们会在每周五与探讨一个你可能感兴趣的新话题。 大家有任何意见与建议,也欢迎留言与我们交流。

入驻媒体平台

商务联系人:Maggie

Tel:135-6413-6455

E-Mail:maggie@neuesmedia.com

版权声明: 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 。 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 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