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海峡大雾海域紧急封锁,禁止船只通行。

雾气形成的原因之一
此举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穿越琼州海峡的唯一途径是乘船。如今被封锁,这片区域成了“围城”,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交通出行。
为何不在琼州海峡建跨海大桥或海底隧道?这不就是解决出行问题的终极办法吗?其实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艰难的旅行
人们想自驾去海南。有专门的渡海船。车子开上船,跟着船开到海南港。
还有运送物资的火车,到了港口,一件一件送到船上。
这种交通方式很不方便,还需要时间。有时这取决于天气。人们抱怨它。

琼州海峡的位置
关键是海南地处热带,以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多雾天气,而且雾气很浓,到下午才散,大大缩短了人们出行的时间范围。
当然坐飞机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对于短途出行的人来说是极其划算的。
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建一座跨海大桥或者海底隧道。
然而,桥梁和隧道建设面临三大难点:技术条件、资金来源、地理环境。
技术难点
建造跨海大桥需要大量先进设备和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难度不亚于建造大型水电站。

琼州海峡两岸的距离是
,但是我们连55公里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都修好了,琼州海峡最短的距离是只有19.4公里。为什么我们不能修复它?
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环境与琼州海峡截然不同。
不可否认,我们确实可以从港珠澳大桥中学到一些经验,但更多的东西需要专家去探索。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长期考虑。
比如说要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才能使桥长久屹立?什么样的路线才是最佳选择等等,需要专家们长期潜心研究。港珠澳大桥在建设的时候,从最初的提案到正式开工,用了整整26年。
港珠澳大桥工程概况
从开工到正式投入使用,又用了11年。可见跨海工程需要多长时间的准备和建设。海底隧道只是时间问题,只要大家耐心等待,一定会有的。
目前没有建设的原因是前期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
地理环境
首先是水的深度。海南岛虽然靠近陆地,但琼州海峡却深得吓人。
平均水深达到44米,最大水深114米。
琼州海峡
想要在这么深的海域建造一座跨海大桥,所需的原材料一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此外海域的生物因素,海水侵蚀等,增加了桥梁的搭建难度。
想要建设海底隧道,对我国的技术要求也是很高的。
目前,我国的海底隧道施工技术还不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研究。
另外,琼州海峡还有海沟。无论是海底隧道还是跨海大桥,这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海沟的形成原理
其次,海峡底部地形复杂崎岖,导致水深不一。
复杂的海底地形给大桥施工带来困难,海水深浅不一导致海底压力出现偏差,这也是海底隧道的难点。
最后,海南岛气候多变,琼州海峡经常有大风大浪。就算建起一座跨海大桥,也未必需要多久。
而且,琼州海峡多雾天气。遇到大雾天气,桥上车辆无法通行。
最窄的琼州海峡不到20公里
因此,跨海大桥并不是琼州海峡的最佳选择。也许你可以试试海底隧道。
但是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海南岛属于我国的地震活跃带之一,距离亚太板块交界处不远,地震活动频繁,小地震频繁。
海南风光
如果修建海底隧道,还要考虑地质活动可能对其造成的影响。
资金问题
海南岛的经济发展水平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如果要建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大部分的钱都需要国家补贴,中间的部分来自广东省。海南本地尽量弥补投资。
建一座跨海大桥需要多少钱?一起来看看,港珠澳大桥到底要多少钱。
港珠澳大桥
项目总投资1269亿元人民币。要知道世界级的三峡大坝造价才2500亿人民币。
我们保守估计,修建琼州海峡大桥至少要1000亿元。
至于海底隧道的造价,就更贵了。
中国正在规划的燕达海底隧道预计全长100多公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舒表示,总投资成本将在2000亿至3000亿之间波动。
王梦舒院士
当然,项目投资是一方面,如何收回这些成本又是另一方面。毕竟,这不是一个慈善项目。
考虑到通行费、旅游开发、资源运输等方面的效率,在琼州海峡建设跨海项目的成本回收周期可能会更长。
这也给前期的资金准备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跨海工程
虽然跨海工程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我国仍在寻找的解决方案。
1994年,广东省与海南省联合开展琼州海峡研究,从多方面考虑跨海工程的可行性。
其实早在1974年,周恩来总理就明确指出,要在琼州海峡建设跨海工程,加强两地人民的交流。
琼州海峡跨海计划部署
但由于种种原因,跨海工程的工作滞后了。
2009年,广东和海南两地交通部门举行会谈,双方本着可行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就跨海项目的考察进行了探讨。
广东省为展示建设跨海工程的决心,拨款8000万元用于地质调查,并聘请知名设计师进行方案设计。
琼州海峡地质分析图
2014年,广东省发布相关规划目标,并在文件中指出,这一跨海工程造价约1400亿元。
对此,设计师选取了10条航道,经过反复比对,提出了6个跨海方案,最终筛选出2个方案。
其中,位于东线的方案,因地处地震带,水下地形复杂,被设计师放弃。
方案主要集中在中线和西线。中线短而直,是通行的理想场所。西线底部平坦,难度较低,适合搭桥。损坏它。
建造隧道或桥梁的想法也在讨论中,其中有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隧道和桥梁的结合。
跨海隧道概念
可以说,为了建设琼州海峡跨海工程,设计师们下了苦功,一个个方案完善,权衡利弊后,终于在4中起草了一个方案。
据相关人士透露,最终的两套方案已经选定,正在争夺备用方案和主方案。
而2021年国家出台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也在督促建设琼州海峡工程。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开车去海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