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戴曼曼 实习生 郑家琪

欧美银行风险事件进一步刺激市场避险需求,金价直冲每盎司2000美元关口。随着黄金的持续上涨,A股的黄金板块在此前上演集体“狂飙”,包括赤峰黄金、西部黄金、湖南黄金等多只黄金股接近涨停。

近日,随着美联储加息的“靴子”落地,黄金在高位震荡,但是后续不少分析机构依然看好黄金年内的走势。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投资黄金的渠道有哪些?在高位观望后,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买金?

各国央行“带头”买金

“跟着央行买金就对了!”羊城晚报记者近期在参与多家银行的私行分享会上发现,对于黄金价格的走势,分析人士无一例外都选择了持续看涨,而其中一个重要的风向标就是各国央行持有黄金的数据。

近年来,黄金颇受全球央行的追捧。此前有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央行持有黄金的规模比2021年增长了152%,增持规模创1967年以来新高。

最新的数据则显示,全球央行抢购黄金潮今年仍在延续。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最新调整的数据,2023年1月全球央行净买入黄金的数据从31吨上调至77吨,1月净买入数据环比暴增192%。

目光回到国内,根据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末,中国官方储备资产中共持有6592万盎司黄金,折约2050吨,环增1.23%,约购买25吨黄金,实现连续4个月增持。

深圳黄金珠宝文化研究会会长曹阳表示,尽管随着经济周期运行,黄金价格会出现波动,但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直到2021年,黄金价格已经在50年内涨了50倍。近年来,黄金不但颇受全球央行的追捧,作为多元化资产配置商品,黄金在家庭资产中的配置价值也在不断提升。

黄金板块跟着“狂飙”

在银行业爆雷的风险下,市场此前一度猜测美联储或将被迫放缓加息进度,加上避险情绪激增,使得金价持续攀升。期货市场上,COMEX黄金期货主力合约在20日已经突破了2000美元/盎司。

同日,现货黄金站上2000美元/盎司,为2022年3月来首次。上海黄金期货主力合约涨超3%,20日报445.08元/克,创2020年8月以来新高。

伴随着金价上涨,黄金股也开启“狂飙”模式。本月20日,中润资源、四川黄金涨停,赤峰黄金、西部黄金、湖南黄金等接近涨停。其中,截至3月20日,四川黄金已经连续12个交易日涨停,总市值已经突破122亿元。

不过随着美联储最终加息“靴子”落地, 24日已跌落2000美元大关,在1990美元/盎司上下徘徊,现货黄金亦有下跌,跌幅0.18%。24日,上海黄金期货主力合约较20日下跌4.38元/克。

同样,随着国际金价的震荡,黄金股在24日也开始全线走低。3月24日,四川黄金下跌达8%,但总市值已突破127.97亿元。

金价仍在上涨通道?

尽管黄金在近期高位震荡,但对于金价未来的趋势,多数业内人士和行业观点均认为当前金价仍处在上涨通道。中信证券指出,硅谷银行事件持续发酵,市场避险情绪激增,且对美联储加息预期有所弱化,带动金价强势运行。此外,央行增持黄金是金价上涨最有效的风向标之一。2022年,全球央行购金量创历史新高,叠加上述因素推动,金价有望保持上行趋势,且本轮价格高点有望突破2020年前高位。

中泰证券表示,目前看,贵金属大周期上行趋势已开启,美国经济回落难以避免,叠加通胀逐步走低、失业率上升,美联储加息最快的时间已经过去,贵金属大周期拐点确立,持续重视板块内高成长及资源优势突出标的的投资机会。

差价较大 买金条建议货比三家

中国有句俗话叫“买涨不买跌”,而这种心态在当下黄金大涨的趋势下却没有转变为一股购金热潮。记者近日走访广州市内各大金店发现,大部分有投资意向的市民仍处于观望状态。其中主要的原因或也是因为金价在短期浮动中上涨过快,“高处不胜寒”。曹阳认为,在低价时买入,高价时卖出,这也体现了中国消费者在投资理念上的成熟。

那么,如果普通投资者有意买金,有哪些渠道可以选择呢?广东省黄金协会会长甄伟钢表示,上海黄金交易所、综合类的黄金公司以及商业银行都是比较合适的渠道。

曹阳表示,国内黄金市场管制比较严,目前投资黄金的渠道不少,但品种比较单一。投资者如在银行购买实物金条,让银行代为保管也是不错的选择。目前四大行都有储存黄金的业务,不过会收取一定的费用。

有业内分析人士则表示,当前除了实物黄金以外,A股的黄金板块以及黄金ETF都值得有一定投资理财知识的投资者进行重点关注。以黄金ETF为例,就是通过投资于上海黄金交易所挂盘交易的黄金现货合约,从而实现跟踪国内黄金现货价格表现的目标。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共有15只黄金ETF及联接基金,今年以来回报率均超过了5%。

值得留意的是,记者20日在走访广州各大金店时发现,不同品牌门店的投资金价差异较大,每克的差价最高可达77元,因此也建议投资者提前做好功课,货比三家。(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题图 | 视觉中国

责编 | 黄颖琳

校对 | 桂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