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是很多人非常爱吃的食物,肉类食物经过烹饪之后能够提高食欲,其中所含营养成分非常丰富,满足营养需求。常言道:人红是非多。不知从何时起,红肉成了人们“眼中钉”,甚至有些人认为,长期吃红肉,很容易增加癌症风险。

红肉致癌的风险在网上广为流传,很多人刚开始看到这个观点就有点吃惊,毕竟对于无肉不欢的朋友,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肉,是癌症的“催化剂”吗?

红肉致癌的结论是源于一项动物试验,这项试验把动物分成两大组一组动物每天摄入一定量的红肉,而另一组动物则不吃红肉。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开始统计这两组动物患癌症概率,结果发现长期吃肉的这组动物患癌率比不吃红肉的动物患癌率确实更高。

红肉致癌的理论主要是来源于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把红肉列入到2a级致癌物。在动物实验中红肉致癌,但是在人体实验没有确切证据,所以红肉致癌也是不能一棍子打死。

根据调查发现每天多吃100克红肉癌症,风险会增加17%以上,当然这也是一个非常小的概率,红肉含有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盐酸锌元素,维生素B12和黄素等营养物质,能够满足身体需求,所以偶尔吃一次红肉,并不至于伤害到你的身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生建议:这5种肉,早点撤下饭桌

1.烧烤

烧烤的味道鲜美,在制作过程中,肉放在烤架上,烧烤的时候会散发出诱人的味道,但肉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会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它们的摄入。所以烧烤食品的营养价值并不高。

当肉被加热分解时,会产生致癌突变。烧烤产生的油烟中具有很多种致癌物质,烤串工人长期暴露在这种环境下,患癌症风险大大增加。所以,建议大家少吃或不吃烧烤!

2.中式咸鱼

在生活中,多数人也喜欢吃一些中式咸鱼,味道非常的美味,但是像这种咸鱼在腌制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食盐,其中就会产生亚硝酸盐。

进入肠胃内部与,胃酸发生反应也会形成亚硝胺,形成一种致癌性比较强的物质,这样就会增加患癌的风险。再加上其中的钠元素含量相对较高,也会影响血压值,所以这也是不建议多吃的。

3.加工肉类

像火腿,香肠,腊肉,牛肉干,培根等都属于加工肉,一般都是通过烟熏,风干,盐腌,风干,发酵等手段制作成的肉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冷冻时间过长的肉

冷冻室的低温能阻止细菌增殖,但无法完全杀灭细菌,也无法阻止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不能完全阻止肉质劣变。由于氧化反应,瘦肉会逐渐从红色变成褐色,肥肉会逐渐发黄,不仅风味变差,还会产生加速人体衰老的脂肪氧化产物。

在冰箱中储藏过久的肉类,不仅口感差、营养流失,还存在健康风险。冷冻肉买回后最好在1 个月内吃完,如果存半年以上,时间就有些长了。冷鲜肉最好现买现吃,如果当天没吃完,可在0℃~4℃的环境下冷藏,3天内吃完。

5.火锅丸子

注胶肉主要是加入了黄原胶或者是卡拉胶,让肉质更有弹性,还能增加肉的卖相和分量。如今人们都学会了辨别真假猪肉,那么注胶肉很可能就存在火锅丸子当中,就是你平时比较爱吃的撒尿牛丸,鱼丸,虾丸等。

这些丸子很可能是采用了注胶肉制作的,不仅降低了成本,还让丸子更加有弹性、吃起来更有嚼劲。但如果经常吃这种丸子,对健康非常不利,会增加消化系统负担。

怎样吃肉才健康?

1.调整红白肉比例

红肉相对于白肉可选性较差,但也不是完全不建议吃。一方面,红肉比白肉更富含铁、锌、维生素B12、维生素B2等营养素,完全不吃,易患缺铁性贫血。

另一方面,任何肉类脂肪含量都较高,且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是相对的,过量摄入白肉同样有害健康。

2.吃肉的量同样也要把控

吃肉健康,是建立在合适的量的基础上的,肉太多,脂肪和嘌呤摄入过高,体重增加,尿酸值也容易产生波动。怎样才是合适的吃肉量?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规定,成年人每天食用肉类最好不要超过250g。并且在吃肉的同时,适当搭配蔬菜,谷物等,营养均衡,才是最为合理的饮食计划。放心吃肉,健康吃肉,才能真正为我们的身体带来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