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编制“解绑”,编制内外均迎来“大精减”,一系列信号似乎都在预示着:铁饭碗即将成为过去式。

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性格的学生会做出不同的理解和应对措施,较悲观的学生认为:编制的铁饭碗不保,以后连考公这条稳妥的出路都没有了。

而乐观的学生往往不会被表现困住,透过编制精减的背后,他们看到的是体制内不断优化的良性发展,更加坚定了自己考取公务员,进入体制内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0后省委副书记火了,教育过往被扒出:20岁清华毕业令人佩服

学历是能力的代表,此话背后有两层含义,首先,本科能考上什么水平的大学,代表的不仅是高考成绩单上简单的分数,还有背后的努力和拼搏。

在其他同学为青春期的情爱迷茫时,你是否看清了眼下最该努力的道路,是否有毅力和决心,朝着自己的理想院校一往无前地拼搏。

而考上大学之后,能否珍惜大学四年的所有资源和平台,不断丰富自我,做到学有所成,是对学生更深层次的考验。

在其他学生贪图享乐,放纵自我的时候,却有同学能明确自己的选择:是提升学历还是考公、考编,只有尽早确定目标的学生,才更有可能收获成功。

对于选择考公的同学来说,体制内的风吹草动,都能牵动同学们备考的心绪,四川省35岁的厅级干部走红一时,坚定了更多同学考公上岸的决心。

这位集颜值和实力于一身的优秀干部,是四川省委副书记李佳林,生于1987年的他,是一名标准的80后,今年刚刚35岁,却做到了厅级干部,属实令人羡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他的年轻有为,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李佳林的教育过往被扒出:成绩优异的他,用学霸来形容,都算是低调了。

2003年,年仅16岁的李佳林参加了高考,令所有老师和同学都十分惊讶的是,他以高分考入了清华大学化工系,而且一举拿下了当地的高考理科状元。

高学历人才进入体制内,被家长质疑:是教育资源和人才的高度浪费

李佳林的学习之路非常顺利,在清华的四年间,他以绝对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并且获得了保送的资格,直接攻读清华大学化工系材料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

2012年,李佳林从清华大学完成全部的学业,以博士的身份毕业后,李佳林留在了母校,担任纪委办公室的老师和主任助理。

但优秀的人不会止步不前,加上他的能力出众,经过辽宁省组织部的介绍和引进,李佳林开启了自己在体制内发展的第一站,成为了沈阳辉山经济区的综合局副局长。

名校毕业的他,没有光环和架子,务实勤勉,在体制内能以副局长作为起点的,就算高材生也少之又少,但李佳林没有辜负组织部的信任,作为重点引进的人才,他表现出众。

在体制内的今后10年中,李佳林轮换了多个岗位,最终跨省进入四川省成都市任职,担任委员会党组织成员、副主任,李佳林的每一次迈进,都稳扎稳打,绝不含糊。

如今,作为大学生考公路上“榜样的力量”,李佳林在体制内的发挥才刚刚开始,相信他今后一定会成为体制内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干部。

面对高学历人才进入体制内工作的情况,很多家长都认为,这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更是对人才的辜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家长眼中,高等学府出身,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博士,比起进入体制内,搞科研、推动发展才是他们更应该承担起来的责任。

但无论体制内外,这都是学生自己做出的选择,有人投身科研,自然就会有人投身祖国建设,不过前者更加默默无闻,后者更有机会被大众所看到。

国家的建设,同样需要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单看国家对高学历人才的各种引进计划就能看出,体制内对人才是无比珍视的。

各种优待和引进计划,以及破格的提拔和轮岗,尽可能地保障人才不会被“延误”,而是一直在推动建设的道路上。

高学历人才也用实力证明:自己不是刻板印象的书呆子,而是能为社会带来贡献的实用人才,相信有他们的加入,未来的发展一定会更加美好。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