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拱墅区康桥板块的宸文苑是一个回迁安置小区。上个月,新房陆续开始交付,可拿到钥匙的业主们,却开心不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走进宸文苑小区,超大的中央景观花园,人车分流的设计,都让人眼前一亮。但刚拿到新房钥匙的业主告诉记者,这看起来透亮大气的外立面,却给大家带来了烦恼

在11幢的边套户型,厨房是三开窗的设计,其中一扇窗户被烟道遮挡了大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幢业主 马女士:你看这里,我手都伸不进去,以后墙面贴瓷砖也很麻烦。我还是比较关心厨房的,结果这个厨房足足有42厘米的卫生死角。人家说“金厨银卫”,厨房是家庭里的重中之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很不舒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理说烟道位置对应的应该就是墙体,现在为什么会和窗户之间有了夹缝?马女士怀疑,烟道会不会装错了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幢业主 马女士:按照正常的设计,这个烟道应该在另一侧,这里正好有60厘米宽的墙体,然后这些水管应该在那边,是按照右手边操作这样的流水方向,这里放冰箱,这里是洗菜的,这里是切菜、烧菜的,现在我就要按照左侧操作了

马女士回忆,选房前她曾经去看过位于另一幢楼的样板间,面积户型和自己这套房子都是一样的,样板间的设计就是左侧水管,右侧烟道,不存在遮挡窗户的情况。于是马女士也向其他业主打听消息,才发现还有装修图纸和实际布局不符的情况

12幢业主 李女士:入户进来这是厨房,我们现在站立的就是这个地方,我拿到的原始图纸,烟道是在左边的,但我实际进屋以后,这个烟道是在右边的,这个墙面全都是窗户的设计,烟道在右边,把我的窗户足足挡住了三分之一。

10幢业主 石女士:厨房是最主要的地方,油烟最大的地方,这里住几年以后,夹缝里油烟有多厚,我根本没法搞卫生,那边的墙面墙砖还贴不到,外立面是好看的,但是老百姓怎么生活?

业主们表示,房子的外立面好看固然重要,但对于居住的人来说,大家更希望有好的居住体验。现在窗户被烟道遮挡了,既不美观,又不实用,能不能进行一些改造?

10幢业主 石女士:问题已经出来了,如果让我改,我的想法是我重新做两开窗,把遮挡的窗户做死,最起码卫生死角没有了,但到现在还没有人给我们答复。拿到新房子应该是高兴的,但是出现这样的问题谁都接受不了,一直以来都没人跟我们对接。

业主们粗粗统计了一下,小区里有将近400户都存在遮挡情况,涉及88方、138方等多个户型。但现在房子已经交付了,业主提出了诉求,场面却有些被动。

12幢业主 李女士:按照正常流程,应该先让我们看看是否满意,需要改动的、能改动的地方,改动一下,不满意的时候我们大家协商。协商好,大家一致通过了,再来分房、拿钥匙。现在其实整个交房过程,我们都是稀里糊涂的。我们都没有验过房,签完字,才给我们钥匙看房,那就默认房子已经没有问题了,可以交付了。

记者找到了宸文苑的建设主体——拱墅区城发集团。对于业主提出的“烟道实际布局和图纸不符”,相关负责人表示,房屋的建造过程肯定是严格按照图纸执行的,一般来说是不会存在把烟道装反了的情况。

拱墅区城发集团京杭公司经理 方陶银:图纸我建议是以城建档案馆的存档图,或者相关街道、社区正式移交时,提供的移交图为准,建成的房子跟档案馆的图纸应该是对牢的,图纸是施工的依据,也是交付以后住户装修、修改的依据,业主提供的图纸是一些装修截图,不是正式的图纸。

拱墅区城发集团京杭公司方经理表示,由于不同楼幢、不同单元的管道走向会有区别,所以才会出现有些楼幢的烟道在左侧,有些在右侧其实烟道遮挡窗户的情况,在房屋建造时他们就已经发现了。

拱墅区城发集团京杭公司经理 方陶银:遮挡问题我们当时在施工现场也考虑过,从设计角度,这个项目采用了大的通窗为主,因为这个设计特点,更倾向于外立面的美观性考虑,目前来说,我觉得是最优的设计,保证了外立面的美观大气。但是从内部居民使用来说,使用感还是有一些不便的地方。使用感方面,从采光也好,通风也好,包括烟道的排气功能,包括整个厨房的布局使用功能,设计上都是有考虑的、都是符合要求的。

而对于大家提出的“能否更改窗户的布局”,拱墅区城发集团京杭公司方经理表示,房屋的外立面肯定是不能进行破坏改动的

拱墅区城发集团京杭公司经理 方陶银:改窗肯定会对整个立面造成破坏,不管是从小区的整体效果,还是从规范法规上,肯定是不可行的。我建议业主统一反映到社区,他们也有物业、社区的平台,或者街道“三方办”,统一把他们的合理诉求反映上去,我们再一起坐下来商量。如果是合理的意见,我们可以一起想想办法,怎么有效地避免卫生死角产生,跟他们的装修能够有效结合。

民情评论员

刘雪松

房子是用来住的 不是用来看的
将心“换心”的尊重程度还不够

可以说,安置房是一座城市的良心。这几年杭州的安置房总体越来越好,老百姓是有感受的。但就宸文苑小区来看,我就想说一点,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看的。外立面很重要,市民的居住体验更重要。

我们从拱墅区城发集团京杭公司的解释看,他们当初是更倾向于外立面的美观性,而在使用感方面,他们说到一个关键词是“符合要求”。说明两点:一、站位不同,诉求不同,考虑的重点也就不一样;第二、用户思维不够,以人为本不够。说白了就是,谁的权利最大、谁最有发言权。

从这部分居民的反映看,外立面高大上,实际居住很尴尬、有缺憾。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相关机构提出一个方案就是还可以坐下来谈,说明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还在。政府要主导,职能部门要协调好。

其实这个遗留下来的缺憾,本来可以避免。我们从采访到的情况看,居民事先的参与度、知晓度相当低,都是木已成舟之后,才发现居住有缺憾。这说明我们的安置房“焕新”的概念足够了,但将心“换心”的尊重程度还不够,细致用心还不够,导致好心办事,留下遗憾。希望未来的安置房建设、乃至民生工程的实事,都能够多些服务思维,少些一厢情愿。

线索征集

新闻报料、投诉求助……

请扫描二维码跟我们取得联系

杭州台《民情观察室》报道

值班编辑:张璐一审:胡碧瑢、赵婧

二审:蔡晓、毛华、余婕终审:沈利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