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人看了泪目的视频与留言

了不起的许华闽

一个对父母冷漠的人,也不会对学校倾注热情。只有胸怀爱心的人,才会对学校、对教育,与对父母一样,倾注自己全部的丰富的情感。

我被这个小视频与留言击中了。一位中年男子,傍晚时分,与母亲一同“游园”,或许就在居住小区,母亲走累了,坐在石凳上,儿子蹲着,为母亲捶打双腿,父母是那么得享受,儿子是那么虔诚。

可是,却是这样的留言:“一早醒来,都是您的影子……”“妈走了,很多照片、视频是我们想念她的一种方式。”

我心头一紧。沉默,只有沉默。

他是谁?他是我两天前才认识的“晋江市第四实验小学”校长许华闽。

我认识许华闽是因为我去了他的学校,我去他的学校是因为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泉州低调,其他城市的这类“研究所”都提升到了“研究院”)所长汤向明竭力推荐。

晋江市第四小学创办只有十年时间,许校长在这里做了十年校长,而倡导与践行“有情有义的教育”“气质教育”也有十年。

福建省启动省十四五哲学社会重点课题《诗性教育对基础教育育人方式转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之研究,晋江四小是成员校,因而我进入学校参与相关工作的调研与校本研修活动。

果然,学校内涵丰富,积淀不一般,深厚与厚重谈不上,课改与教改做到这样丰富、精致与完整,却不多见。

用心做有情有意真教育

气质课程、气质课堂

走进校园,很平常,也小,建筑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不过,一堵浮雕却大气磅礴。这堵墙,厚重、深沉,蕴含深刻。是学校的历史,学校的愿景,学校的追求,也呈现学校的特色。

学校的办学宗旨鲜明、响当当:有情有义做教育,因而做了十年的气质教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气质文化、气质课程、气质课堂。

许校长与高副校长给我们各做了一场小型报告,许校长讲课程,高校长讲课堂,从课程到课堂,他们真做实干,做法,经验,自觉地上升到了理性层面:我当即各用两个词概括,课程是:完整而丰富;课堂是完整而真实。

通过课程与课堂,“让童年温暖而明亮”,这是他们的办学理念,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这里的孩子,过着一种幸福而完整的童年生活。

这是有情怀的教育,他们对“童年”有自己诠释,即小学六年的学校生活,必须让孩子们有收获而幸福。

六年的学习,是一种像一棵树一样自然而蓬勃的生长。

比如,每年的9月28日,学校都要举行新生“开笔礼”仪式,一年级所有家长、师生参加活动,这种古典书道礼仪,为的是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教育不是说教,是体验,是浸润,是接受熏陶,上学求知是人生的新起点。各个年段都有自己的经典活动,比如一年级学生参加“开笔礼”,二年级学生中队仪式展示,等等,在这里活动不再是“运动”,而是实实在在的一门门“课程”。

而“温暖”,体现了学校的一种良好的教育状态,让孩子们无忧无虑地成长。又体现在家校共育上,他们开办“家长学堂”。比如,每年的10月13日和11月16日,学校会分别为五年段与六年段家长作《解码青春期》与《与青春期和解》两个主题活动,同样“活动”也成为“家长教育课程。”

因而学校与老师同步:家长除了在家督促孩子做作业,还与孩子们一起做家务,与孩子每天课外运动一小时;家长也能融入学校教育之中,“故事妈妈”、“中午陪餐”、“家长志愿者行动”等,让家校共育有血有肉。

同时,学校也为老师开设学习工作坊,以“正面管教在班级”为主题,价值引领,引导教师运用“正面管教”理念,管理和教育学生。让老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身也获得成长。

所谓“明亮”,指的是让孩子们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他们真心真意做“气质课程”,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比如,通过“班级艺术家”发现、培养学生专项特长。

学校的教育名言,本身就“温暖而明亮”:知书明理 成人成己;从小立志,成为大写的“中国人”;温暖的童年值得回味;沉浸在书的海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晋江四实小的典型意义

非同一般

学校办学目标鲜明:“办一所有气质的学校”,他们有目标也有步骤:两个“五年”:前五年构建完善气质课程;后五年研究实践气质课堂。

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付之实践。气质课程有:国家课程、拓展课程和体验课程。拓展课程有品格课程、诵读课程、健体课程、艺术课程、家务课程和生命课程。

比如,“诵读课程”,推动班级开展阅读活动,班级都制定阅读计划,结合教材“快乐读书吧”,确定班级共读书目,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整本书阅读”中每个学段的学习内容,推荐自读书目,并组织班级读书交流会、好书推荐、绘制思维导图等形式以予展示。

完整的气质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生“全人”素质结构的形成。

什么又叫气质课堂呢?一主两翼。一主是指:研制学习单;两翼是指:课堂观察与生态场域。他们总结出了“自转加公转”的校本研修模式,以此为载体开展“源动式”教研活动。

他们的“气质课堂”,不停在“表象”,而是营造“四若”课堂文化:

教学设计大巧若拙,变缜密的课堂为生成的课堂;

教学评价大成若缺,变输入的课堂为产出的课堂;

教师行为大智若愚,变专制的课堂为润泽的课堂;

学生行为大音若希,变表现的课堂为思维的课堂。

四“若”,构成了学校“问题+”的教学范式,上升到了理论,从不自觉到自觉。教学上是这样,教育上更是这样。教师的“学高”“身正”都有具体的内容,所谓“每日六善”:

善目关照孩子,善语温暖孩子,善听欣赏孩子,善举感动孩子,善心宽容孩子,善念度量孩子。

这“目、语、听、举、心、念”六个字,就是理性的高度概论。

学校对“好学生”也有自己的个性理解,即“善良”又“努力”,不是停留在概念上,而是要求体现在日常的行为上,学校制定的“标准”,形象简单而能操作:

善良的孩子,天黑时,会陪着脚踝扭伤的同学回家;善良的孩子在午餐后,会自觉留下来整理餐具;善良的孩子看到操场散落的足球,会及时捡回足球框里,等等。

努力的孩子,每天早晨“一进校就读书”;努力的孩子,每天中午“写字天天练”;努力的孩子,都会吹葫芦丝、会踢足球、会国画,等等。

我们在学校仅仅半天,但我每时每刻都被感动着,这是一个有内涵的有品质有境界的学校,即他们的“学生学习有趣味,教师工作有滋味,学校办学有品味”的“三味”追求。气质教育与诗性教育是相通的,当即我作了一个《气质教育与诗性教育的共同指向》的发言,表达了我的感悟与对晋江四小的敬意。

2023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