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丨李可沫 来源丨十点读书(ID:duhaoshu)

01

前不久,大学同学夏夏发来结婚喜帖,我俩顺便聊了许多知心话。

看着身披婚纱的夏夏,大学时期的过往在脑海里不断闪现,我们曾经一起逛街嬉笑、打饭抢座位、坐在校园草地上互诉小秘密。

想到这里,我打开朋友圈试图寻找以前记录下的画面,可翻了许久都不见踪迹,朋友圈只剩下少许正经而平淡的内容。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总会下意识清理朋友圈,删掉一些自认为“不堪”的内容。

其中,有和闺蜜闹矛盾的抱怨,有同家人争执时的不满,还有恋爱分手后的忧伤。

而如今,再想翻来看看却已无处寻觅。

或许,当初狠心删除是觉得某个时刻很傻,某个瞬间很差,但现在想起来都成了美好的回忆,心中难免涌现出懊悔的情绪。

人往往就是这样,拥有的时候带有嫌弃之意,删除之后却又后悔莫及。

短暂踌躇之后,我又随手点开几位好友的名片,结果他们的朋友圈要么剩下零星动态,要么设置“仅三天可见”,甚至还有一个关闭了朋友圈功能。

终究,我只好悻悻作罢。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

原本朋友圈是了解好友生活近况的途径,而如今却成了摆设和屏障。

以前吃到美味的食物,我们会迫不及待分享喜悦;遇到有趣的人和事,我们会毫无顾忌叙写感悟。

生活的许多经历和美好,都会被我们细细记录在朋友圈里,一方面是想分享给朋友家人,另一方面是想给时间画上印记。

可渐渐地,我们不知不觉变了。

我们开始刻意经营朋友圈,反复斟酌要发的内容,一次次发了删、删了发,唯恐留下一点负面影响。

然而,精心雕琢后的朋友圈非但没能带来更好的体验,反而流失了真实生活的烟火气。

到最后,朋友圈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我们也不再是真实的自己。

02

有人说:“删除是和过去的自己告别,是一种生活仪式感。”

乍一听有些道理,于是我们乐此不疲徘徊在开始与结束之间。

夜深人静时的忧伤,还未等到天明就没了痕迹;

情感不顺时的抱怨,刚刚发送出去就立即点了删除;

加班结束后的疲惫,思前想后还是选择了隐藏。

似乎清理掉痕迹,所有不快都会化作无形,消散在空气中。

然而却忘了,真正的告别和遗忘是悄无声息的。

形式上消除不过是排斥抗拒当下的表现,同时夹杂着一种不安心理。

网友@子玉说:

我很喜欢删朋友圈,经常前一秒高冷地发出感悟,后一秒就觉得自己幼稚索性删了。

有一次参加部门聚餐,吃饭期间和同事们拍了不少合影,我当即分享到了朋友圈。

晚上回家再点开细看,我才发现白色T恤上有几处吃火锅时溅到的油点。

我顿时感觉非常尴尬,立即删除了那条动态。

第二天,我跟同事说起此事,几个同事竟一致表示没注意到我衣服上有污渍。

就这样长期删删减减,我似乎发过朋友圈,却又好似没发一样。

网友@白音说:

其实很多时候我不想删,但又害怕一些内容给别人留下不好印象,最后只好忍痛删除。

比如有次在阿坝旅行,我突然有感而发:“为什么高原的云朵更白?”

但发完之后我就后悔了,心想别人一定会觉得我矫情,提出这种造作的问题。

比如一天跟老公吵完架,我随手发了条:“婚姻更多时候是一地鸡毛。”

但发出去没几分钟又删了,担心别人认为我满身负能量,是个悲观的人。

这样的分享比比皆是,表面上看无外乎各种理由,各种无奈。

但归根结底,其实是我们无法接受自己某一刻的狼狈与不堪,太过在乎他人的言论与看法。

不由想起《未来不迎,过往不恋》书中的一句话: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这一点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里有一个“完美自我”的幻象,并以实际生活中的境遇来对照,一旦做不到,就强烈怀疑自己的价值。

完美犹如魔咒,倘若你太过在意,便会被其蛊惑失去理性和真实。

不管是自我苛求还是他人评判,都不该成为你表达自己的束缚。

时光从来不为谁倒流,每个人的喜怒哀乐都是独特经历,一旦删除将再难以回头。

成熟也好,幼稚也罢;狼狈也好,潇洒也罢。

凡是属于你的,所有情绪都值得被记录,不为他人,只为自己。

03

对于朋友圈,很喜欢这样一段比喻:

“朋友圈是一个承载回忆的巧克力盒,里面放满了颜色不同,口味不一的巧克力。”

是啊,朋友圈收藏着无尽的过往,无论好与坏,都是我们专属的记忆。

在所有朋友中,发小陈薇的朋友圈最为丰富,我每每感到烦躁不安就会翻来看看。

陈薇的朋友圈不是那么精美,但胜在一切很真实。

里面有与家人欢聚的时光,有工作中的见闻感悟,有和丈夫哭笑不得的日常琐碎。

当然,也少不了记录外出旅行,逛街吃喝玩乐。

陈薇时而笑到眼角皱纹如沟渠,时而头发飞舞像极了疯子,她身上那股自在洒脱的劲儿时常传递给我一种踏实感。

记得过年回四川老家时,我俩在熟悉的街边吃麻辣烫串串,撸完串之后油辣椒蹭了一脸。

我正准备拿纸巾擦干净,陈薇拉住了我:“先别擦,我们拍张照记录下。”

陈薇拍完当即发到朋友圈,我点开图片一看,不由被两个人脏兮兮的样子逗笑了。

我感慨道:“你真是放飞自我,从来不怕丢脸呀!”

陈薇一脸自豪地说:“有什么好怕的,这本就是真实的我们,不喜欢可以不看。”

想来也是,社交平台的本质在于表达,每个人都有权利记录自己的情绪和状态。

尤其是成年之后,我们在世间踽踽前行,诸多情绪积压在心头,更需要一个输出的管道。

不管是朋友圈,还是微博、小红书,一切都应该回归简单。

不必隐藏悲伤,也不必遮掩喜悦,只要不波及他人,表达都自有力量。

就像芥川龙之介说的:“删除我一生中的任何一个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接受每个当下的自己。

朋友圈里有一部博大恢宏的历史长卷,藏着你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

哪怕偶尔矫情、造作,也是一路走来的美妙插曲。

请相信:

所有悲欢离合,爱恨情愁,都会凝聚成你的成长经验,通过时光沉淀散发出诗香。

04

随着日渐成熟,越来越喜欢这样一句话:

是一树花,就做一树花;是一片海,就成一片海。 让你最舒服的姿态,就是这世界最喜欢的姿态。

生活的最高境界,不在于外在富足,而重在内心舒服。

大胆去表达,勇敢做自我,想笑就笑,想说就说。

灵魂不求有多高尚,但求肆意而洒脱,散发出独有的魅力。

或许,不是所有人懂得欣赏,但一定会有人为你鼓掌。

是你,是我,亦是TA,如此,足矣!

推荐故事:

感 谢 转 发 支 持 !

*作者:李可沫,个人公众号:可沫姑娘。。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原标题:一位离婚女人的忠告:恭喜那些不删微信朋友圈的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