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科波拉一连上映了两部青春片。

一部是《小教父》,一部是《斗鱼》,都改编自S·E·辛顿的小说,只是两者的质量却有些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教父》中规中矩,像是科波拉随便鼓捣出来的作品。

故事没有什么深度,与港片《古惑仔》相似,年轻人肆意发泄自己过剩的精力,以为这样就是顶天立地的真男人。

一个小城内有南北两个帮派,南帮是富家子弟,北帮是穷苦小子,两边水火不容,经常一言不合就动手,打架对他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

在一次冲突中,北帮的约翰尼为保护波尼博伊失手杀死了鲍勃,为了不让他们被报复和被逮捕,达拉斯将他们藏在一座废弃教堂中。

在教堂中,约翰尼和波尼博伊阅读小说《飘》,一起看夕阳,对谈年少如金子般珍贵。

三人看到另一所教堂失火,奋不顾身地冲入火场,约翰尼被烧成重伤,但他们英勇的行为上了当地的报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北帮的决斗是影片最大的高潮戏。

当北帮胜利后,达拉斯和波尼博伊专门到医院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约翰尼,可他却因重伤不治而身亡。

达拉斯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变得神智不清,稀里糊涂的抢劫了一家便利店,在警察追捕过程中被打死。

一天内,连失两位好兄弟,波尼博伊和北帮的成员们全都精神崩溃。

但波尼博伊打开约翰尼给他的《飘》后,发现里面夹着的纸条上写着,他不后悔救了那些孩子,并让波尼博伊保持内心的善良,也让其他兄弟别再打架斗殴。

这就是《小教父》的故事,简单明了。

片名翻译成《小教父》,更多是蹭《教父》的热度,因为《教父》可不是打打杀杀的江湖斗气。

但也不是说《小教父》一无是处,在对阶级和青春期的探讨上,科波拉还是道出了社会的本质,以及年轻人为何酷爱混社会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南北两帮决斗前,南帮的成员曾对波尼博伊说,这场决斗就算你们赢了也改变不了什么。

我们依然可以过最好的生活,上最好的学校,毕了业有一份好工作,而你们还是在贫民窟生活,吃了上顿没下顿。

这就是阶级的鸿沟,就像大院子弟的青春与普通人家的青春一样,虽然两者都对青春有着一样的迷茫,但在本质上却天差地别。

大院子弟在青春疯狂后,可以进入体制内,或继承家里的权贵,继续莺歌燕舞,描绘当年的故事。

而普通人家在青春撒野后,不像大院子弟那样有背景和后路,他们浪费了青春就失去了追赶美好生活的时机与年纪。

长大后,进入体制内的寥寥无几,大都为了生活到处奔波,勉强混口饭吃,没见过大千世界,也不知道未来的生活到底该怎么过。

至于北帮的男孩们为什么钟情于流连社会,科波拉用到了底层逻辑。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缺爱的,波尼博伊父母双亡,跟着哥哥讨生活,约翰尼的父亲不知所踪,母亲酗酒不管他。

所有人中学历最高的是波尼博伊,其他人甚至连字都认不全,经常性出口成脏,视帮派为所有,没见过更大的世面与世界。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他们的心理大多是不健全的,只能靠在社会上寻找存在感,干一些没什么技术性,对文化没什么要求的工作。

他们目之所及都是这样的境遇,融入不了更高的圈层,走不出被困住的小城,久而久之,混社会就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最后慢慢被时代淘汰。

科波拉也借此说出了《小教父》最大的主题,存在主义,人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可以通过自身的改变去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小教父》是科波拉的揭露,那么姊妹篇《斗鱼》就是科波拉的反思。

《斗鱼》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优于《小教父》,而且相较于科波拉的《教父》系列和《现代启示录》,完全是另一种风格。

不同于《现代启示录》那种沉重、史诗的影像风格。

《斗鱼》更偏向于散漫、肆意,不受约束,科波拉好像回到了70年代好莱坞小子们不被规则所缚,不拘一格的时期。

在片中,科波拉用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来诠释青春。

时而出现的阴影和线条是对詹姆斯以及他哥哥摩托骑士的禁锢,到处弥漫的烟雾是青春的迷茫跟漫无目的,斗鱼的五彩斑斓与黑白的画面是对人生和青春的写照。

青春不该是盲目崇拜街头混混,也不该被小镇困住,看不到外面广阔的天地,更不该游手好闲,还自以为特立独行。

这样的青春是黑白,就算是一条色彩缤纷的斗鱼,也游不出鱼缸,结局只能是被困与孤独,而詹姆斯就是这样一条斗鱼。

摩托骑士曾是小镇所有年轻人追随的偶像,大街小巷都有他的故事。

可当他去了一趟加州,见到更大的世界后,世界观发生了改变,不再羡慕决斗、帮派的日子,做一条在河中自由自在的鱼。

但詹姆斯并不理解哥哥的思想行为,还是想成为过去一呼百应的摩托骑士。

所以在他灵魂出窍后,看到的依然是女朋友为跟他分手而痛哭流涕,台球厅的众人对他充满尊敬,他的思维从来没有跳出过小镇。

哥哥给他讲得那些大道理他不明白,因为他一直奉以前的哥哥为神,只有神破灭了,他才会有所改变,然而破灭的代表是摩托骑士的生命。

神不在了,詹姆斯才看到了河中的斗鱼因到了大地方而不再打架,才骑着哥哥的摩托车走了出去,来到了大海,成为了长大了的摩托骑士。

科波拉用钟表这个符号来表现这种一瞬间的长大。

无处不在的钟表代表了青春的躁动和无处安放,时间对于青春来说是用来挥霍的,因为年轻不懂得珍惜,也就不会明白一去不复返,总以为一切都可以重来。

钟表的滴答声是时间的流逝,人由年轻变老,与年龄大小无关,因为时间于长大而言,可能是在某一分某一秒开始回忆过去,不再无所事事的浪费。

就像摩托骑士一样,即使才21岁,但已经看起来很老了,因为他选择当一条大海中的斗鱼,而不是鱼缸中的斗鱼。

这种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很高级,日后的《斗鱼》也成了偶像剧的标杆。

湾湾的《斗鱼》虽然也改编自小说,但也受到了科波拉的影响,还有内地的《风犬少年的天空》,其内核与剧作模式都传承自科波拉的《斗鱼》。

可惜的是,《斗鱼》之后,科波拉在整个80年代再没有一部好片出现。

为了填补《现代启示录》造成的亏空,科波拉没能再现70年代的精益求精,直到1990年的《教父3》才让他挽回了曾经的声誉。

1992年的《惊情四百年》又让科波拉赚得盆满钵满,之后就渐渐减少了拍片,留了大家的印象也就停在了《教父》和《现代启示录》上,其实科波拉的这两部青春片也算不错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