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提醒:本文内容仅对合格投资人开放!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并且符合这些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说明下,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最后,私募基金风险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哦~

厂长的话

随着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落地,市场情绪也暂时转好,今天两市成交额超万亿,一些朋友已经在期待这周的基金收益了。然而对亏了20%以上的投资人来讲,净值修复可能才刚刚开始。。。最近,很久没上业绩红榜的但斌突然杀出,旗下一只产品年内收益超40%,多次反向择时后,这次但斌真的要翻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斌管理的产品夺冠

不知不觉,去年轻仓踏空,重仓被锤的但斌,最近终于在业绩上有了点声音。

截至3月17日,但斌所管理的一只基金年内收益达到40.82%,成功摘得百亿主观多头产品的冠军。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

不过这只产品2022年亏损超55%,近三年最大回撤超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

回想起陈光明前两天刚说的那句话:“若是在一波熊市中亏损超过60%,做资管往往就不会再有机会。”

不知道但斌后面还能否翻盘,或者说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修复净值。

毕竟旗下披露净值的产品里,也就这一只基金年内收益爆炸,其他但斌所管理的产品业绩不太一致。

表现最差的产品年内收益为-7.72%,产品最新净值仅为0.6。。。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

只能说同是东方港湾产品的持有人,投资人之间的持有感受完全不同。

除了重仓特斯拉以外,东方港湾近期也在跟踪当下最火的AIGC赛道。

2月以来,东方港湾调研了汤姆猫、格灵深瞳、博彦科技、数字政通等4家涉及了ChatGPT概念的公司。

但斌近期也在微博上多次转发GPT相关的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往但斌也多次在微博上对自己的重仓股茅台、特斯拉表示强烈看好。

这次不知他能否乘上这波科技的东风,让旗下亏损的基金早日修复净值。

林园主投“嘴巴”+打新

同样业绩一致性不太好的私募还有林园投资。

不过今年林园旗下产品的业绩分化没有东方港湾那么严重,截至2月28日,最差的产品业绩为-3.96%,最好的产品业绩为11.2%。

曾经也有投资人询问林园,产品业绩不一致怎么解决,林园当时表示把他家的产品全买了就行了。。。

如果全买了,业绩中位数还是有的,就是有这么多钱的话真的要梭哈林园吗?

旗下某产品的2月月报显示,股票仓位在8.5成,行业分布为医药生物49.05%,食品饮料35.79%,农林牧渔14.79%,外加不到0.36%的非银金融和美容护理。

最近林园参与了一次线上路演,再次表示看好与“嘴巴”相关的企业,他认为相关企业占据了全球最赚钱企业总数的70%。

具体到投资方法上,林园表示要选对道、找准龙头、集中持股、坚持持有。

的确,林园过往这么多年的投资也是这样,集中持股,长期持有,贵州茅台、片仔癀、金龙鱼等也都是他的心水股。

除了在股票上继续重仓持有的风格以外,林园近几年对可转债投资也相当热衷。

早年,林园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能发可转债的公司本身要求近三年净资产利润率平均在10%以上,发可债券的公司至少证监会给你把了关。

在全面注册制的大背景下,林园依旧坚持打新。

林园曾表示,打新成功的股票在上市后就会卖掉,只有和嘴巴有关的不会卖,而且还会加仓。

今年3月份的数据统计,全A市场新上市或即将完成上市的22家公司中,林园投资即成功参与了其中15家公司的打新配售,几乎是逢新必打。

总的来讲,与“嘴巴”有关的几只重仓股+可转债+打新大致就是林园的投资策略,如果选对了公司,那这套集中长期持有的方法论没什么问题。

从过往十多年的情况来看,林园看好的几家公司确实也都是少有的长牛股,他自己也长期霸占十年期私募基金经理年化收益榜的榜首。

业绩一致性、预警线问题

同一个基金经理所管理的产品如果出现业绩分化,那投资人买这个金经理的产品就像买盲盒。

赚还是亏不仅看市场,还得看你是否买对了产品。

这个市场上产品业绩一致性做得不好的也不仅仅是但斌和林园,据厂长所知有些基金因为代销渠道不同,合同的限制条款也不一样。

比如有些产品就不能投场外,像是气囊、雪球结构这种,那这类产品和基金经理管理的的其它产品业绩自然会有所差别。

关键在于投资人可能在一开始购买基金时并不清楚这些条款,而当投资人发现产品之间的业绩有差别时就已经太晚了。

所以后续投资人在代销渠道购买私募产品时可以问得更加仔细一些。

除此以外,部分产品由于预警线、止损线等设计被动降仓,业绩和仓位高的产品有差别也非常正常。

不仅是东方港湾,目前冲积等百亿私募也有产品遇到预警线限制仓位的问题。

以上提到的可能都是客观因素影响,最怕的是管理人本身的道德问题,各个产品的策略不一致。

一些管理人经常会说新产品和老产品策略不同来解释业绩的不一致。

那投资人就得搞清楚新产品的策略究竟是什么,如果策略符合自身的风险偏好可以再去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