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唐太宗李世民病重之时,下令“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勋为叠州都督。”

这是一份贬斥凌烟阁功臣李勣的诏令,是李世民在为自己的身后事做安排,他把在军方威望极高的李勣赶出了长安。

李世民为什么这么做?他给皇太子李治说的理由是:“汝于李勣无恩,我今将责出之。我死后,汝当授以仆射,即荷汝恩,必致其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理由很强大,先贬后拉,给儿子留下一个可以帮助掌控军方的大臣,可谓是用心良苦。

但这也是李世民不信任李勣的一种表现,否则,李世民为什么不对长孙无忌、程咬金等大臣用这种手段?为什么独独是李勣?

实际上,李世民登基后,对李勣一直抱有不怎么信任的态度,这从李勣在贞观朝的任职经历可以判断出来。

根据史书记载,李世民登基后即委任李勣为并州都督,让他远离朝堂,后来李勣的官职一直在提升,可李世民却一直把李勣摁在并州,直到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才把李勣召回朝任职兵部尚书。

从武德九年到贞观十五年,李勣在并州任职的时间足足有16年,一直就没有挪窝。

并州就是今天的太原及周边地区,在贞观年间还不是边境第一线,在并州的北方还有代州,所以,李勣也不是作为防御外敌第一线的将领在任用。

在贞观十五年之前,贞观朝的对外战争有很多,可李勣也只参与了唐灭东突厥之战,其后基本被弃用了。

让李勣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远离朝堂,任职地点还不是在防御外敌的最前线,对外战争也不怎么任用他,李世民对李勣的态度是明显的,他不信任李勣。

李世民为什么不信任李勣?这从李勣的一些经历上或许能推断些端倪出来。

李勣不是李世民的嫡系,他投唐后的地位很高,因为他是带着瓦岗剩余的“东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的地盘和数十万军民投降的唐朝,相当于是一路诸侯了。

所以,他跟后来追随李世民的秦琼、程咬金等投唐的将领有些不一样。

秦琼等人投唐后,唐高祖李渊是直接让他们到李世民的秦王府任职,但李渊不会让李勣这样一位有着数十万旧部的瓦岗势力代言人身份的将领成为李世民的私人属下。

因此,李勣虽然在投唐后也跟着李世民打过仗,但私人交情恐怕一般。

而且,李勣投唐是魏征招揽的,魏征和李勣同为瓦岗旧人,魏征先跟随李密投唐,然后主动请缨“安辑山东”,他写信劝说李勣归唐。

魏征能凭借一封书信就让李勣带着地盘和数十万军民投唐,两人之间的关系肯定不一般,至少也说明,魏征对李勣有很强的影响力。

在李世民登基前,魏征可是皇太子李建成的心腹,那么在李渊执政的武德年间,李勣在李世民和李建成争夺皇位时的态度就有些微妙了。

他是否有可能曾倾向于李建成?即使没有明显的倾向性,但他估计也没有倾向于李世民,否则,李世民不会刚登基就把李勣丢在并州任职,且长时间不让他回长安,这是不放心李勣。

并州不是唐朝防御北方强敌的第一线,这里还是唐朝的龙兴之地,唐高祖李渊就是从这里起兵反隋的,并州的人心绝对是拥唐的,任何人想在并州造唐朝的反,难度都相当大。

把李勣丢在这么个地方16年,除了不放心他外,也是为了方便监视和考察。

这不能怪李世民多疑,涉及到军方将领,还是李勣这样的瓦岗势力代言人的军方将领,他不得不慎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李勣本身就不是那么忠义的将领,他在投唐后都还有过反复。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李勣上半年投唐,下半年就投了窦建德,然后转头又投唐。

在隋末唐初,其实这种情况很常见,比如后来在玄武门之变中有过重要作用的玄武门守将常何,就是在投唐后还投降过王世充,然后再投唐。

但李勣的反复值得商榷,根据史书记载,李勣投唐后奉命镇守黎阳,窦建德攻黎阳,李勣没能守住,黎阳城破,李勣的父亲被俘虏。

窦建德以李勣之父为人质,逼迫李勣投降,“建德收其父,从军为质,令勣复守黎阳。”

可李勣转头重归唐朝时根本没有在意父亲的生死,他在密谋杀掉窦建德失败后,只带着数十人就跑回了唐朝,他的父亲还留在窦建德那边。

好在窦建德比较仁义,大凡被他俘虏的唐朝宗室、将领,窦建德基本都没有杀,否则,李勣的行为估计就把他父亲害死了。

李勣投降窦建德可以用孝道搪塞,转头归唐又用什么理由说服别人相信他的忠义?

如果不是李勣在瓦岗旧部中有着巨大的威望,他的这个行为恐怕就能让唐朝收拾他。

比如,前面说的常何初次投唐朝时曾获封一个郡公的爵位,可他投王世充后再归唐时,郡公的爵位就没有了,李勣的反复却没有降低他的官职爵位,无非就是因为他是瓦岗势力的代言人,为了安抚瓦岗旧部,唐朝需要他。

不过,这样的经历和行为,也让李世民对李勣有了防范心理。

在唐初,瓦岗势力的余部遍布唐朝的朝堂,不止是军方,文官势力中也充斥着大量瓦岗旧部,因此,对于一个在瓦岗旧部中有着巨大影响力,但忠诚度又不那么可靠的人,李世民当然要防范。

这或许就是李世民把李勣丢在并州十六年的原因,不信任他,要经过长期考察后才能提拔重用。

到了贞观朝后期,随着李靖的退隐,侯君集的谋反被杀,李勣的重要性才又凸显了出来,李世民为了收服李勣,开始了一系列施恩行为。

如李勣生病时,李世民减掉自己的胡须“为其和药”,在李勣醉酒大睡后“乃解御服覆之”等等行为,都是李世民试图收服李勣之心的把戏。

即便如此,李世民依旧不放心李勣,临终前贬斥他是一种试探,也是真有杀李勣之心。

在皇位更迭之际,李世民相信的始终只有当初秦王府出来的那些嫡系,如他死前,安排的是程咬金宿卫宫廷,来保护儿子李治顺利登基。

至于李勣,李世民无法判断自己在短短几年内对他的施恩是否起了作用,为了不给后继之君留下隐患,给了李勣最后也是最危险的一次选择。

好在李勣也相当精明,收到李世民贬斥他出外的诏令后连家都不回,赶紧就离开了将有巨大变动的长安,才让李世民稍微放心,收回了准备斩向他的屠刀。

唐高宗李治登基后,马上按照李世民的交代,开始提拔李勣,“高宗即位,其月,召拜洛州刺史,寻加开府仪同三司,令同中书门下,参掌机密。是岁,册拜尚书左仆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勣后来在唐高宗李治执政时期成为宰相,能成为唐朝军方的顶梁柱,对于他本人来说很不容易,他熬过了李世民长达二十多年的各种考验。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