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进入3月份,楼市开始像天气一样变冷了。克而瑞数据显示,2023年第12周监测的15个重点城市成交209.9万平方米,环比下降6%,结束连续六周的规模环比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同比增长较高,但是这个数据个人认为参考的意义不大,毕竟去年这个时间段买房的人确实不多,那时候还没有全面解封,很多城市即便想买房也没办法出门。

我们发现近2-3年来,除了少数热点城市外,楼市呈现出冷淡的态势。这种情况的原因被许多人归咎于疫情的影响。由于大家的工作和收入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未来也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所以人们在买房方面变得更加谨慎。

但是实际上,楼市走低并非只有这一个原因。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在起作用。例如我国出生率下降严重,并且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这导致青壮年人口减少,在购房需求方面产生了巨大压力。

此外,随着时间推移,供应量逐渐增加而需求量却没有相应提高。当然也不能忽略投资客对于房地产税政策的担忧和顾虑等间接因素。

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方面影响因素可以看出:楼市趋冷是由多种复杂原因共同作用所致,并非单一问题可解决。

房价如果任由其不断下跌,对经济影响巨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财富效应:房产价格下跌可能导致人们感到贫困和不安全,从而减少他们花费和投资。这种心理反应被称为“财富效应”,因为它涉及到人们如何感受自己的财务状况。

2. 建筑业就业机会减少:建筑业通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的劳动力市场。如果房价下跌导致建筑公司收入减少,那么他们将很有可能裁员或者暂停新项目开发。这将直接影响该行业中工人和其他相关职位(例如设计师、销售代表等)。

3. 金融系统稳定性风险增加:在某些情况下,若大量借款用于购买房地产,并且当价格开始下跌时,许多借款人可能无法偿还其抵押贷款。这个问题会引发银行体系内部风险传递,并最终导致金融危机。

4. 改善住宅需求增加: 当房价持续走低时, 更多消费者可以承担更好更大型别墅/公寓, 这将促进改善型住宅市场并提高整体居民生活水平

5. 房屋租赁市场变化: 如果购买成本较高(由于利率上升),那么租赁需求也随之上升;相反,在购买成本较低(由于利率下降)时,则需要租赁数量相对较少。

对于我国也是一样,所以央行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预计释放中长期资金约5000多亿元。这是自2018年以来的第15次降准,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准率也由当初的近15%降为当下的7.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后、向央行缴存的资金,缴存资金与吸收存款的比例即为存款准备金率。

可以说这是楼市关键“底牌”,如今放出是否意味着房价要涨了呢?个人认为很难。

一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个人按揭贷款3495亿元,下降15.3%。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住户贷款增加2081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863亿元,较1月份的2231亿元下滑了61.3%。

其次,2022年人口负增长85万,结合两个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当下买房的人数在减少,即便这次央行“防水”,个人认为对房价影响也不会很大,更多的可能依然是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