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访谈节目中,宁浩说:刘德华忽悠我,刚开始跟我说的是投资500万,后面就给了300万。
主持人问宁浩:《疯狂的石头》这部戏,刘德华投资了多少钱?
宁浩说:300万。主持人说:到你那儿都缩水了。宁浩说:没有,是他忽悠我,刚开始跟我说的是500万,后面就变成了300万。
主持人说:打了6折,怎么我听说是你去忽悠他的。宁浩说:那年我去参加香港电影节,余伟国来找我拍电影,说给你500万,你来搞,随便怎么拍都行,不提任何要求,也没有票房压力。

主持人问:那个戏最后赚了多少钱?宁浩说:票房大概3000多万吧。
2006年,只有300万的投资,经费相当紧张,因为拍戏其实就是生活缩影的快进模式。为了达到那种贴近现实的感觉,从环境、人物、设备等各方面都需要布景,特别是现实实景电影。
300万的预算,屏幕外都能感觉到那种捉襟见肘的无奈,不过,也就这样凑合着开拍了。毕竟拍一部投资人不去约束的电影很难。
其实当时也有高于300万的投资,只是宁浩有选择。因为投资多的,对方的要求相应着也多,因此他选中了无票房压力的刘德华的支持。
而这一次,也是宁浩给自己的最后一次机会,甚至他在心中对着自己说,这次要再亏本,我就转行!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绝。
刘德华只是投资了300万,没有在剧中客串,但并没有影响《疯狂的石头》取得的疯狂成就。对此宁浩感言,刘德华就是他生命中的贵人,如果不是刘德华,也许自己早就转行了。
300万发掘了一个不错的导演,超值啊!
再说剧中人物的挑选,也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因为预算少,布景的钱压减不了,只能压减演员的费用。
原本男一号的理想演员是孙红雷,可当时的颜王已经红极一时,片酬不是宁浩能够承担的,所以被果断弃选了。
宁浩将剧本发给陶虹,通过网络聊天工具请她出演道哥的女朋友。
然而,剧本却被徐峥看到,片中那个唯利是图的地产商人,引起了徐峥的兴趣。当时,渴望通过转型突破事业瓶颈的徐峥,马上联系宁浩,表示可以零片酬出演。
宁浩一听,当然是喜出望外,虽说陶虹最终以角色不适合自己为由,没有加盟剧组,但徐峥的从天而降,让这部电影愈发兵强马壮,也让宁浩的信心更足了。
而后来挑选成功的演员,片酬真是少得可怜,男主郭涛10万,“道哥”刘桦25000,“黑皮”黄渤10000,徐峥没要钱。

看看这组数字,拍一部卖座的电影,主要演员费用竟然只有135000,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不过,虽然拍《疯狂的石头》时给的演出费低,但是也是通过此剧,主角配角齐翻红,也许这样的结果比多拿几十万来得更为重要,毕竟,杀出了一条血路。
当时的黄渤还藉藉无名,演技很好的他只是路人一枚;当时的徐峥还没有涉足电影界,但他不满足于现状,希望突破自我,因此看到这个剧本的第一时间,便果断弃酬进组了。
据说,电影拍到一半时,剧组都快断粮了,宁浩便将自己的导演费用全部掏了出来,才让这部笑料十足、情节跌宕起伏的好作品,没有半路夭折。
这部小成本大能量的电影,最终取得3000多万的票房。同时也将徐峥、黄渤、刘桦、王迅、郭涛这些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演员,捧得大红大紫,就算今天,在圈子里依然很活跃。
而导演宁浩更是凭借这部剧获得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演员黄渤名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徐峥也为涉足电影行业开了一个好头。
好的婚姻可以成就彼此,好的剧本也一样,就像《疯狂的石头》,主角配角齐刷刷翻红,真的是赤果果的疯狂啊。
如果刘德华知道这部剧会火,加大投入的话,也许票房更会好上加好,你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