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淡淡地说“不是我不愿意离婚,是你儿子离不开我,你还不知道吧,你儿子在外面欠了一堆债,连张纸巾都买不起,吃喝都得靠我,你要是有本事就劝你儿子跟我离婚,没本事你就闭嘴。”儿媳的话让王大妈更生气了,说“不可能,我儿子做着生意,怎么还会欠债?”儿媳冷笑了一下,说“只有你觉得你儿子是块宝,因为他足够听你的话,既然如此,你还是去找你儿子照顾你吧,我就不伺候了。”说完,儿媳走了,连早餐也不做了,留下王大妈在那大哭大骂。是什么原因让这对婆媳关系如此紧张?他们之间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王大妈是村里出了名的强势女人,家里什么事情都要她说了算才行,听说无论是她的娘家嫂嫂弟媳,还是婆婆的4个妯娌,都不敢惹她,什么事都让着她。可想而知,她家里的男人和孩子,那必须都听她的,连婆婆都不敢反抗,她的婆婆常说“做一事不如少一事。”婆婆不是怕她,而是为了家庭和睦,另外,婆婆更不想让儿子难做。而从这些细节就可以看得出,王大妈不但强势,而且还是一个非常难缠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哪怕无理也要争三分的人。也是因为这样的性格,她的儿子也非常听话,哪怕结婚后,如果妻子和父母之间发生矛盾的话,错的永远都是妻子。这是后话。可能每个父母都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永远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王大妈同样如此,儿子在找对象时,都要按照她的标准去找,儿子的所有相亲对象,都要合她的眼缘,都要她认为可以才可以。在这件事情上,王大妈的强势,终于引起了儿子的反抗,母子之间发生了第一次争吵,争吵过后,儿子拎起包袱,投奔他远在广东打工的小叔叔了。后来,儿子在广东带回了一个王大妈不喜欢的儿媳,第一次见面,王大妈就嫌弃儿媳的嘴巴大,说“嘴巴大吃穷郎”,儿媳会吃穷儿子。而最让王大妈嫌弃或者说看不惯的是儿媳居然还没有和儿子领证,就跟她儿子同居了,而且还是未婚先孕。

她经常有意或无意地在儿媳面前说“如果我闺女是这个样子的话,我打断她的腿,还要跟她断绝关系。”儿媳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而且,她明知道婆婆在指桑骂槐,却无法像村里其他女人那样,站起来和婆婆理论。她除了生闷气之外,只能向老公诉苦,希望老公能够为自己撑腰。可惜,她老公就是一个“妈宝男”,不但没有为她撑腰,反而劝她要多让让父母,别总是惹父母生气。都说“泥人还有三分泥性子”,时间长了,儿媳也被逼出几分火气,夫妻之间也会像其他夫妻一样,为一些家庭琐碎而吵架。这时候丈夫的性格完全暴露出来,他会为了一点小事而发火,甚至还会家暴,对妻子拳脚相向。

作为一名远嫁的女人,她第一个求助的对象就是公公婆婆,她满心以为公公婆婆会阻止丈夫,可是,公公婆婆却让她失望透顶。公公婆婆不但从来没有制止过儿子,甚至觉得儿子教训儿媳是天经地义的事,还说“儿媳不听话就应该调教。”记得她第一次找到公公婆婆时,公公是这样说的“我儿子从来没有对任何人动手过,他会对你动手,肯定是因为你的原因,男人管教自己的老婆,谁也不能插手。”婆婆也在旁边煽风点火说“如果不是你事多,他能对你动手,我看你都是挨打挨得少,你父母没有把你教好,只能我儿子来管教你。”公公婆婆的行为和态度让儿媳寒透了心,同时,也在儿媳的心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可对于儿媳的心理活动,公公婆婆从不放在心上,婆婆甚至对外直扬说“我有儿有女,还有存款,根本就不需要她给我养老。”

可现实却像两个铁沙掌一样,拍拍打在婆婆脸上,让她的晚年再也硬气不起来。儿媳的头胎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这样的好事无论落在谁身上都会高兴得做梦都会笑醒,更会把儿媳当成宝一样宠着。可是,王大妈却不是这样子,她依然对儿媳没有好脸色,不但没有照顾儿子坐月子,甚至连孙子也不帮忙照顾。后来,还是婆婆的婆婆来帮忙伺候儿媳的月子,并经常帮忙照顾双胞胎。为此,儿媳不知哭了多少回,她不知道有多后悔远嫁,还嫁给这么一个没有担当的男人,和这样一个没有温度的家庭。可是,木已成舟,不管她有多懊恼,都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她也说过离开,但是,她实在舍不得这对双胞胎儿子。

后来,婆婆的婆婆(丈夫的奶奶)提出让小两口分开,奶奶说他们都长大了,就应该独立,学着去做一个合格的父母,而不应该像没断奶的孩子一样,一直粘在父母身边。奶奶是希望孙媳妇能够过一点自己做主的日子,而不是一直被婆婆拿捏,甚至连吃饭都要看婆婆的脸色。而前提是他们要分家,只有分家,孙媳妇才有可能过得顺心一点,再说,哪怕孙子不成器,还没断奶,但起码远离了父母,还有机会板正。有了奶奶在一旁帮衬着,公公婆婆哪怕心里不高兴,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和儿子儿媳分家。终于,儿媳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了,起码可以按自己的口味去吃饭了,而且,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后来,双胎胞上学后,儿媳在娘家人的帮助下,在镇上开了一家饭店,刚开始的两年基本没赚到钱,后来生意才慢慢好起来。

当然,这本就是小本生意,哪怕赚钱,除开本金之外,剩余的也不会多,但是,对于这对小夫妻来说,这已经很不错了,哪怕累一点,总比在外打工要好。毕竟出去打工的话,不但要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而且,打工还会消磨人的斗志。这家饭店虽然算不上大生意,但是,它可以让这对夫妻守着孩子,更可以让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最关键的是他们能够靠自己的双手养活孩子,而且,他们还可以脱离父母的控制,有了独立的资本。而自从搬到了县城之后,公公婆婆来店里闹了好几次,每次闹的原因都是希望儿子跟他们回去,说做生意不赚钱,还辛苦,还不如出去打工。只是,儿子虽然听话,但在这件事情上却坚持自己的立场,不愿意听父母的话了。

为此,婆婆把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到儿媳身上,儿媳再一次成为婆婆的出气筒。幸运的是,他们不用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更不用天天见面,哪怕有矛盾,哪怕公公婆婆想要找儿媳麻烦,也没有什么机会。慢慢地,儿子长大了,他们也在县城买了房子,而这时,公公婆婆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了。一年前,婆婆还摔了一跤,造成了腰椎骨折,在床上躺了半年才能下床拄着拐杖走路。只是,从此以后,婆婆的身体就大不如前了,身边更是需要有人看着。可婆婆即便躺在床上,还是一如既往地强势,她在埋怨儿媳不回来照顾她,对所有的亲戚朋友哭诉、指责儿媳不孝。甚至连两个小姑子也在指责嫂子不该这样对待父母,指责嫂子没有人情味。这时候,儿媳却爆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最近两年,丈夫经常和一堆朋友在外面玩,欠了一大笔外债,婆婆的手术费都是儿媳垫付的。最后儿媳说“我在外辛苦赚钱,你儿子却在外花天酒地,我念在你是我儿子的奶奶,给你垫付了几万医药费,你们不但不念我的好,反而还要指责我,你们有什么立场来指责?我不欠你们老王家的。”

怼了公公婆婆后,儿媳转过头来对着两个小姑子说“你们有时间在这里挑拨离间,这么爱管闲事,这么有能耐,怎么把你母亲的医药费付了?没有能力就不要在这里搅三搅四,像个长舌妇一样,是不是要把娘家人都搞散你们才满意?”婆婆好一点后,公公相继出事,心肌梗塞被送进了医院。这又是一大笔医疗费,面对这庞大的医疗费,家里快炸开锅了,原因是:儿媳不愿意出钱后,这笔医疗费就直接造成他们三兄妹产生激烈的争吵。两个小姑子说自己是女儿,可以出力,出钱就应该儿子出,可儿子本身就欠了一身的外债,根本就拿不出钱,连信用卡也透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候,所有人都希望儿媳能再次站出来,为他们解燃眉之急,可是,儿媳却不愿再当那个出力不讨好的人了,她直接回了娘家。只是,哪怕她回了娘家,丈夫也没有放过她,电话打过来开口就问她要钱。而儿媳的话堪称经典,儿媳是这样说的“你是儿子,赡养父母是应该的,无论你给他们多少钱,我都不会阻拦你。”“但是,他们是你的责任却不是我的责任,我没有义务去照顾他们,更没义务去赡养,再说,我从未得到过他们对我的一点点善意,你凭什么来要求我对他们好?我也是有底线的,别欺人太甚。”儿子气得摔了电话,夫妻关系因此也降到了冰点。可公公婆婆却还在对儿子说“这样的老婆要来有什么用,还不如离婚。”甚至连两个小姑子也怂恿他离婚,可是,只有自己知道,妻子如果不是看在两个儿子的份上,早就和他离婚了。现在,不是妻子巴着他,而是他不敢从妻子身边走开。

而当公公婆婆知道真相后,他们心里也恐慌了,别看平时他们嘴上说得厉害,其实,那只不过是他们在逞强而已,实际上,他们比谁都担心儿媳会丢下他们一走了之。正因为心虚,嘴上才更不饶人,仿佛这样才能给自己增加一点底气,更因为害怕儿媳会不给自己养老,才会一次次变相地试探儿媳的底线。可儿媳却不吃这一套,她已经不是去过那个还会盼望公公婆婆对自己好的儿媳了,现在,轮到她翻身作主把歌唱了。最终,儿子也只是嘴上说说,却不敢真的离婚。

如今,老两口只能住在老房子里,相依为命,偶尔儿媳会回去看一下,给老两口买点肉,做点好吃的。而每次儿媳要走时,老两口嘴上虽然不说,但表情却眼巴巴看着,仿佛在问她什么时候再来?儿媳只能做到这里了,毕竟,她也只是普通人,至于其他,儿媳是这样说的“反正他们有儿女赡养,我只不过是儿媳,我能偶尔抽空来看一下,也算是尽到我的份了。”以上就是一个总说不指望儿子儿媳伺候的老人的真实故事,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说这些话的老人,结果往往很打脸,他们不但更需要儿子儿媳伺候,甚至还离不开儿媳。当然,这也说明一个问题: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正是有能力赚钱的时候,甚至也可以说有这心理的人,他们打从心里看不起儿媳。这里之所以特别点明是“儿媳”,那是因为大多数父母,真正不喜欢的人不可能是儿子,只会是儿媳。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心理,儿子不听话那都是儿媳的错,甚至他们还爱给儿媳扣帽子,说是儿媳带坏了儿子,有的更是直接说“娶了媳妇忘了娘”。社会上有这样一个现象“花了毕生的积蓄为儿子娶媳妇,却又把那个自己努力娶回来的儿媳视为敌人,一个和自己抢儿子的敌人”。这就像有人说的那样“娶不到儿媳的在发愁,娶了儿媳的却嫌弃儿媳不够好”,总之,这是不是自相矛盾。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联系删除!